解放东北,林彪笑容满面,但看了罗荣桓的总结后拂袖而去

历史实战派 2024-08-23 11:27:54

罗荣桓元帅和林彪曾共事合作,为人民解放事业立下了赫赫战功。但在解放东北的战争中,林彪和他却有了分歧。在看罗荣桓的战后总结后,林彪一下子变了脸。

从井冈山时期到抗日战争再到解放战争,林彪和罗荣桓两位元帅的关系总体来说,是相处得比较好的。他们各司其职,配合得比较默契。林彪在前线,罗荣桓在后勤。

他在东北野战军任政委时,曾对作战处长苏静说:“在山东将近7年,我对军事指挥已经比较熟悉,搞起来很有兴趣。但现在组织上要我给林总当副政委,我就要尽力保证他顺畅指挥。”

在1948年8月的战略决战中,两人齐心协力,密切配合,领导东北野战军歼灭了50万国民党军,解放东北全境的伟大胜利。

但实际上,在这次战斗中,两个人也有了巨大的分歧,造成了后来两人的分道扬镳。

1947年,东北野战军发动了夏秋冬三个攻势,解放了长春、沈阳、锦州几个大城市及附近据点。

为了全歼东北的敌人,加快整个解放战争的进程,中央军委做出了南下作战的指示。可当时林彪对中央军委的指示却心存疑虑,在接下来好几个月他的指示使得部队始终在长春和沈阳之间徘徊。

对此,罗荣桓也多次劝说南下但林彪仍然无动于衷。最后在东北局常委会的讨论下,林彪向上级汇报了结果。可是当他发出电报后,林彪又多次寻找借口按兵不动。

而在另一边,蒋介石已经制定了撤退东北的计划。

中央军委和毛主席来电,要他赶紧下前线,支援锦州。林彪不敢违抗,只好下令叫6个纵队和3个独立师支援,剩下的部队仍然在长春、沈阳地区徘徊。

次日上午,中央军委再次来电指出他平分兵力的部署是不对的。

这样会影响第二阶段的作战计划。林彪一脸不高兴,于是他询问罗荣桓的意见。罗荣桓让他要听取毛主席和中央的话,拿下锦州。

林彪却仍然有顾虑,他担心锦州的敌人很强,万一打不下来,我们就会吃大亏。罗荣桓给他出计谋,解除了他的后顾之忧。林彪这才同意罗荣桓的意见。

两天后,林彪以身体不适为由,搬到了一座大院里休养。罗荣桓担任起了指挥战役的重担。

然而就在罗荣桓和刘亚楼研究攻城部署的时候,突然得知林彪要命令部队往北开。

两个人心中很是恼火,直接找到了林彪。而林彪早已等待着他们,他不说话而是拿出一份蒋介石增援锦州的情报,他才决定回去打长春。

就在这个时候,他已经给上级发去了请求打长春的电报。罗荣桓和刘亚楼气愤不已。

质问他,应该和大家商量后再做决定,而且打锦州是主席和军委的命令。如果我们不打部队士气受影响,我们也会受损失。

林彪仍然固执说,锦州不能打。罗荣桓一向脾气好,这一次他再也忍不住,怒吼他这是在怕敌人。林彪被罗荣桓吓了一跳,仍然表示:“反正锦州打不得,敌情变了,中央也会实事求是。”

罗荣桓警告他这是在违抗中央军委的命令,破坏毛主席的战略决策。林彪没办法回答,只好询问刘亚楼的意见。刘亚楼表示锦州非打不可。

而此时林彪的电报已经发出,罗荣桓只好重写检讨,重新表态,不得已之下,林彪也只好在上面签了字。

10月3日,中央军委接连来了两份电报,批评林彪回去打长春的做法。与此同时,毛主席也对他们发来的检讨表示了欣慰。再次给他们分析了打长春和锦州的利害关系。毛主席表示,如果不打锦州,就会犯历史上最大的错误。

当天夜里,在罗荣桓的催促下,林彪这才把指挥所推到阜新。

到了阜新后,在中央的催促下,林彪等人只好连夜赶到锦州附近。

在战斗开始时,二纵队两个师受到敌人的拼命反抗,三纵队已经冲到了城根。罗荣桓说是否让三纵队支援二纵队,林彪不可置否,他认为二纵的战斗力强,于是他专门调来十七师去支援纵队。没想到二纵的发展还是不如三纵。罗荣桓再次建议让炮兵支援三纵,林彪只好同意。

就在这个时候,他们收到了廖耀湘占领彰武的消息,林彪忧心忡忡,说补给线被切断了。

罗荣桓看完电报,说廖耀湘不会认真执行蒋介石的命令,他是蒋介石硬逼的,不用理会他。

大家也都觉得罗荣桓分析非常正确,林彪也一直不说话。

半个小时后,三纵队已经打开了突破口,要求把十七师调过去,而此时二纵还没有攻开突破口。罗荣桓再次建议林彪把十七师调过去,林彪不吭声,刘亚楼看着他林彪只好说道:“照政委的意见下命令吧!”

十七师前来支援迅速打开了突破口,冲进了城里,敌人也已经晕头转向,此时我军的各个部队也相继攻进城里,把敌人分割开来。

锦州就这样解放了,这次战斗对辽沈战役的胜利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战役结束后,罗荣桓在沈阳进行总结报告时,提到了林彪多次动摇的事情。

报告起草完后,罗荣桓让林彪过目。林彪正因为战役的胜利笑容满面,而他看到这份总结马上拉长了脸,扔下稿子气冲冲地离开了。

最后,他即便不满,却也不得不同意签发上报。就这样,两人的矛盾一直持续到了建国以后。

0 阅读:34

历史实战派

简介:讲好历史故事,还原历史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