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雪枫牺牲60周年之际,李又兰唤子归国:你爹和彭雪枫关系不一般

风旭历史故事 2024-11-21 19:55:02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持续为您推送此类文章,同时也便于您进行讨论与分享,您的支持是我们坚持创作的动力~文 | 编辑 |云烟兮合前言

2004年9月,正值彭雪枫烈士英勇牺牲六十周年之际,张爱萍将军的遗孀李又兰女士,致电远在海外的儿子张胜,敦促他即刻回国。她为什么要这么做呢?

2004年9月,彭雪枫烈士英勇牺牲六十周年,张爱萍将军的遗孀,李又兰女士,特意致电她在大洋彼岸的儿子张胜,要求他务必尽快回国。她对张胜说:“知道为什么一定要你赶回来吗?你爹生前,在众多的高级干部中,唯独和彭雪枫关系不一般。

张胜对于父亲与彭雪枫之间的战友情有着深切的体会。他回忆道:“自我记事起,每当父亲谈及他的过往经历,彭雪枫这个名字总会不经意间被提及。他们的故事,他们的战斗,他们的笑容与泪水,都深深地烙印在我的记忆中。

张爱萍、彭雪枫的生死情谊,延续了许多年。

1935年,由于第五次反“围剿”的失利,红军被迫踏上了艰苦卓绝的两万五千里长征之路。这条道路充满了未知与挑战,是红军为了生存与信仰而被迫做出的选择。

这时的张爱萍已在军中崭露头角。他在突破国民党第四道封锁线、勇夺娄山关等关键战斗中表现英勇,因此被上级看重,任命为红三军团第11团政委。

在红军成功渡过大渡河之后,组织上做出了一个决定,要将张爱萍从11团调到13团担任政委。尽管职务没有变化,但这个调动却让他有些不满意。他表达了对新团长彭雪枫的担忧,直言“那个人的个人英雄主义太严重了”。

张爱萍虽然与彭雪枫未曾谋面,但两人在红三军团内都早已听闻彼此的事迹。张爱萍对彭雪枫的指挥才能和他在强渡赤水河中的卓越表现给予了高度评价。

但他也了解到彭雪枫在战斗中常常采用出其不意的战术,有时甚至会在未得到上级明确许可的情况下采取行动。这种灵活性虽然有时能取得意想不到的胜利,但也让张爱萍感到一丝担忧。

不过好在彭德怀及时介入,对张爱萍进行了深入的思想工作。他说了组织的决定背后的深意,并强调了团结协作的重要性。在彭德怀的劝解下,张爱萍最终接受了调动,并如期前往13团报到。

在长征途中,红军面临着无数的艰难险阻。当红军队伍艰难地穿越雪山时,张爱萍在泡桐岗遭遇了一次意外。他不慎跌倒,险些掉下悬崖,幸运的是他紧紧抓住了崖边的岩石,虽然最终有惊无险,但他骑乘的骡子却不幸摔死。

失去骡子的张爱萍只能依靠自己的双脚前行。在连续翻越了四座雪山后,他的体力严重透支,开始气喘吁吁,难以跟上大部队的步伐。

旁边的彭雪枫说:“骑我的骡子吧,你看起来需要休息。”张爱萍喘着粗气,却坚定地拒绝了:“不用,我还能走。”两人互相推让了一番,最后都笑了起来,决定将骡子让给更需要的重伤员。他们互相搀扶着,继续踏上了漫漫征途。

对于那一代的将领们而言,共同经历长征的磨砺,铸就了他们一生坚不可摧的兄弟情谊。

不过即便是最亲密的战友,也难免会有分歧。1939年,张爱萍与彭雪枫在豫东的发展战略上产生了激烈的争论。

张爱萍主张向东拓展,而彭雪枫则坚持向西发展。两人各持己见,互不相让。最终,张爱萍毅然决定独自前往皖东北,开辟新的抗日根据地。尽管意见相左,但彭雪枫仍然关心着这位挚友。当他注意到张爱萍破旧的鞋子时,悄悄地为他准备了一双新鞋。

不久后,张爱萍在皖东北成功建立了抗日根据地。彭雪枫对他的成就刮目相看,并慷慨地借给他一个团作为创业的基础。这时的彭雪枫或许并未意识到,他的这一举动将在未来为他自己带来一个重要的“大后方”。

1941年,皖南事变爆发,彭雪枫在战斗中失利,被迫向张爱萍的根据地撤退。面对失意的战友,张爱萍不仅给予了无微不至的关照,更竭尽全力为他保留了第四师师长的职务。在张爱萍的鼎力相助下,彭雪枫很快重振旗鼓,再次展现出他的军事才能,屡建战功。

但就在张爱萍为彭雪枫的捷报频传感到欣喜时,1944年秋天的噩耗让他陷入了悲痛之中:彭雪枫在战斗中英勇牺牲。那年9月,彭雪枫在亲自率领部队围歼顽军时,不幸被流弹击中,年仅37岁便英勇捐躯。毛主席得知这一消息后悲痛欲绝,泪流满面地感叹道:“小小的八里庄,竟然让我失去了一位大将!”

而由于战时的特殊情况,这个消息当时只在内部公布。直到1945年年初,才为彭雪枫举行了隆重的公祭仪式。那天,七千多名淮北军民自发前往洪泽湖边,扶送灵柩回到四师师部。沿途的村庄百姓纷纷自发相送,全师将士挥泪如雨,政委邓子恢更是悲痛欲绝。骑兵团的战马都披上了黑纱,以表达对逝者的哀思。

张爱萍匆匆赶来参加公祭仪式。他一向以坚强著称,但在这段时间里,警卫员发现他晚上常常边写诗边落泪。当天,面对好友的灵柩和众人,35岁的张爱萍坚定地说:“我恨敌人夺走了我的战友,我发誓要率领全师为你复仇。”他的话语充满了决心和悲痛。

张爱萍说到做到。在彭雪枫牺牲后,他接任了四师师长的职务,这一次他没有再推辞。他和四师的将士们化悲痛为力量,在徐州以南的各大战场上连续作战,收复了失地。每当有人夸赞张爱萍时,他总是谦虚地说:“彭雪枫才是最厉害的!”在他的带领下,四师打出了威名。

而彭雪枫英勇牺牲时,他的妻子林颖还怀着孩子,张爱萍深多次以彭雪枫的名义,向林颖发去关怀的电报。那年12月,孩子出生,又过了两个月,林颖才知道丈夫牺牲的消息。

为了纪念深爱的丈夫,林颖决定将他们的孩子命名为彭小枫。但孤儿寡母的生活充满了艰辛。于是,张爱萍经常与周总理等中央领导人一同前往林颖的家中慰问,给予他们精神上的支持和经济上的援助。这些及时的帮助为彭小枫提供了一个稳定的成长环境,确保他能够茁壮成长。

随着彭小枫的成年,张爱萍对他的关心并未减少。当彭小枫立志报考哈尔滨工业大学,希望继承父亲的遗志,为国家的发展贡献力量时,张爱萍更是给予了极大的关注和支持。

尽管彭小枫在各方面都表现出色,成绩优异,但在政审环节却遭遇了阻碍。得知这一情况后,张爱萍毫不犹豫地亲自前往哈尔滨工业大学,敦促学校尽快调查并解决问题。

在张爱萍的积极推动下,误会很快得以澄清,彭小枫也顺利地踏入了哈尔滨工业大学的校门。后来彭小枫与张爱萍的儿子张翔共同竞争学校导弹专业的一个宝贵名额。

张爱萍做出了一个罕见的决定,他私下里劝说自己的儿子张翔退出竞争,将机会让给彭小枫。对于张爱萍的无私帮助和关怀,彭小枫一直铭记在心。多年后,他仍然感慨地说:“我能有今天的这点成绩,多亏了张叔叔的悉心栽培和无私支持。

2003年张爱萍将军也辞世了。2004年9月,彭雪枫殉国六十周年纪念活动如期举行。张爱萍的夫人李又兰深知这次纪念活动对于两位将军以及他们的家人来说意义重大,于是她打越洋电话给当时在美国的儿子张胜,敦促他务必回国参加。

在电话中,李又兰告诉儿子:“你一定要你赶回来,你要知道,你爸爸生前,在众多的高级干部中,唯独和彭雪枫关系不一般。

张胜听到母亲的话,不禁回想起父亲生前常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我是为他们而活着的。

“我为他们而活着”,这不仅仅是一句口号,更是张爱萍将军一生的真实写照。在那些幽暗的岁月里,他无数次用这句话来激励自己,为了那些英勇牺牲的战友们,他必须坚强地活下去,继续战斗,直到胜利的那一天。他要让这些战友们在天之灵得以安息,让他们看到自己的努力和付出没有白费。

0 阅读:10

风旭历史故事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