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有朋友问,现在他每月能挣1万元左右,交完房贷,扣除夫妻俩的花销,孩子的教育费用,再给老人每月一部分钱以后,差不多每月能剩下1000元的养老钱。这些钱是存起来好呢,还是参加养老保险好?
是否参加养老保险,确实是很多年轻人犹豫的选择?他们主要考虑到现在的房贷、车贷,生活费,子女教育支出,确实攒不下多少钱。但是,如果说我们有能力攒下养老钱的话,原则上还是应当参加养老保险好一些,主要从养老的目标一致性、安全性和收益率更占优一些。
养老钱首选养老保险的目标一致性。其实,现在很多老人的退休养老金不低,我父亲每月养老金5500多元,我岳父每月养老金4000多元,我岳母每月养老金3900多元。他们的养老金不仅能够维持自己的生活,甚至还能够帮助我们小两口。退休养老金每年还会增长,从经济角度来看,我们也非常期望他们长命百岁。
参加养老保险的结果就是这样。不管我们是什么情况,每月总会有一份足额的养老金发放到个人养老账户中。而如果我们自己存钱的话,看着一天天因生活消耗而减少的存款也是一种压力。
另外,如果是存款养老,随着年龄的增大,就要把存款的管理交给子女或者其他人。自己没有自己养老钱的管理权,那又算什么自己的养老钱呢?
这就是从理性思考角度来看,为什么参加养老保险会与我们的养老目标有一致性。
从商业保险的经验生命表来看,参加意外保险人群的死亡率是参加养老保险人群死亡率的两倍。所以参加养老保险还更有利于长寿呢。

参加养老保险是一种强制储蓄,不符合领取条件是无法提取的。而日常生活中很多年轻人攒钱,往往会管不住自己的。即使能管住自己,在一些大额必要或不必要支出方面,在银行躺着一大笔养老钱,是否动用也成了意志的考验。
养老钱应当注重的是长期坚持。参加养老保险以后,只能达到退休年龄和条件才能够领取。而且国家给予的养老金是以个人生命为限的,不会因为我们过去交的钱花完而有所限制。
参保人去世以后,家庭成员还可以按规定领取丧葬补助金和抚恤金,这也是对家庭经济安全性的一种保障。国家还是实施病残津贴制度,失去劳动能力就可以享受养老保险待遇了。无需担忧个人的储蓄情况。
所以说,参加养老保险带来的个人安全性体验,要比自己存款好得多。

参加养老保险产生的养老金主要包括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两部分构成。
基础养老金部分,养老金待遇直接跟社会平均工资挂钩,具有非常强的保值增值能力。像早些年我们的社平工资每年增长百分之10~15%,是远远跑赢存款利率的。
个人账户养老金部分,这一部分待遇虽然也是存款积累,但国家也明确个人账户记账利率不低于同期银行存款利率,同时还要结合社平工资增长率考虑。2016年我国个人账户记账利率高达8.31%,去年也达到了2.62%。这样的利率肯定是比存款划算的。

不仅仅养老金计算,退休以后即使我们不再缴纳养老保险费,养老金待遇也会不断提升。可以说养老保险是一种国家福利保障。从近年退休的人群来看,参加15年养老保险花费不到10万元。如果活到80岁的话,养老金却能领取30~50万元(算上丧葬补助金、抚恤金)。
所以,参加养老保险的收益率是更高的。
综上所述,每月存1000块钱的养老钱到银行,真的不如缴纳养老保险更好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