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了十几年的汽车老编辑,见过太多车主被胎压困扰。
有人追求舒适性把胎压打得太低,有人为了省油非要打到3.0,搞得车子跑起来跟马车似的生硬。
最让我哭笑不得的是,很多修车店都是一刀切,不管什么车型直接打到2.5,根本不管具体情况。
今天就和大家聊聊这个看似简单实则有门道的胎压问题。
1.
胎压低了,伤车又伤人
这事儿得从我朋友小王说起。
前几天他跟我抱怨油耗蹭蹭往上涨,检查才发现胎压只有1.8。这种情况下轮胎就像穿了双软塌塌的拖鞋,每转一圈都在跟地面较劲。
开车费油是小事,轮胎过度变形导致的温度升高才要命,搞不好就爆胎了。
实际测试数据显示,胎压每低0.5bar,油耗就会增加5%左右。
更要命的是,轮胎变形会严重影响操控,遇到紧急情况反应迟钝,这可是要命的事。低胎压行驶容易造成轮胎两侧过度磨损,轮胎寿命直接缩短三分之一。
我还见过更极端的例子,有车主为了追求舒适性,把胎压打到1.5。
这简直就是在玩命!
轮胎跟地面的接触面积增大,看着抓地力是上去了,但转向反应会特别迟钝,高速行驶时特别危险。
更别说过弯时轮胎容易发生侧滑,那才叫真正的危险。
2.
胎压太高,省油不省心
那高胎压是不是就好呢?
也不尽然。
我见过不少车主为了省油,把胎压打到3.0以上。这么做车子确实省油了,但颠簸感明显加重,就像穿着双硬邦邦的皮鞋在石子路上跑步。
更糟的是,高胎压会让轮胎中间部分过度磨损,降低轮胎寿命不说,遇到坑洼路面还容易爆胎。
高胎压还有个致命问题:轮胎与地面的接触面积变小,特别是遇到下雨天,很容易出现水漂现象。
我就遇到过一次,高速上遇到积水,车子瞬间失控,那种感觉真的很吓人。
这还不是最可怕的,如果长期保持高胎压,轮胎会出现中间鼓包,这就是在给爆胎埋伏笔。
3.
黄金数值:2.6才是最佳选择
通过多年实测和专业数据分析,我得出了一个相对完美的数值:2.6bar。
这个数值在动态行驶时能保持在2.8bar左右,既保证了轮胎的支撑性,又不会太过生硬。
而且这个数值下,轮胎的接地面积最合适,操控性和舒适性都能兼顾。
不过这个数值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夏天气温高,胎压会自然升高0.2-0.3bar,冬天则相反。光照强烈的夏天,轮胎表面温度能达到60-70度,内部气压自然上升。我建议:
夏季可以打到2.5bar
冬季可以适当提高到2.7bar
跑高速或满载时可以加到2.8-3.0bar
雨天路滑时可以适当降低0.1-0.2bar,增加抓地力
4.
养成定期检查的好习惯
胎压这事儿看着简单,但真要做好也不容易。我见过太多车主,天天给爱车打蜡,却从来不查胎压。这就像天天给自己买名牌衣服,却不管脚上的鞋子合不合脚。我建议各位车主:
每两周检查一次胎压,最好选择早上冷胎状态
更换季节时及时调整胎压
长途出行前必查胎压
装备个人用的胎压表,别太依赖修理店
发现胎压异常及时检查是否有扎钉
特别提醒:不同轴位的轮胎,标准胎压是不一样的。
一般来说,前轮胎压要比后轮略高0.1-0.2bar。
这是因为前轮承担着转向和大部分制动任务,需要更好的支撑性。
大家可以看看车门边框或者加油口盖内侧,上面都标注着厂家推荐的标准胎压值。
胎压这个事,看似小事实则关乎行车安全。
比起盲目相信他人,不如自己多长点心。要知道每年因为胎压异常导致的交通事故可不是小数目。
与其等出了事再后悔,不如平时多花点时间在保养上。
毕竟安全和舒适,都藏在这小小的数值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