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致富的道路上,到底怎样才是富?究竟勤劳能不能致富?

庆双三农 2024-05-17 21:23:43

改革开放后,有一句口号,那就是“勤劳致富”。

“勤劳致富”这句口号,不仅常常出现在墙体上,还大量出现在报刊和杂志上。

可是,现在一些人却对“勤劳致富”加以讽刺与批判。

那么,在致富的道路上,到底怎样才是富?

“富”,跟“贫”相对,即“富”跟“贫”是相反的。

“富”,是在不穷(一般)的标准上的一个定义。随着时代的发展,一些人对“富”的理解缺乏客观性。

改革开放后,大多数老百姓的生活都处在富裕的位置,只有少数人因自身因素还没有富起来。

现在富裕的老百姓,不缺吃、不缺穿。住着楼房,开着轿车,还有存款。即使一般水平的老百姓,也不缺吃、不缺穿,住着楼房。不仅有摩托车、电动车,还有一部分存款。而因自身因素还没有富起来的人是极少数,虽然家里没有轿车,没有楼房,没有存款,但是,吃、穿、住样样都有。就连那些低保户、五保户也有国家照顾着,现在还有穷人吗?穷到什么地步?

实事求是的说,现在根本就没有穷人。即使再穷,也没有过去穷。

一些人说现在还穷,还有穷人,那是身在福中不知福,把“富”绝对化了!

这些人的心态,是把自己跟那些富得流油的人比,觉得自己还穷。殊不知,这些人是自不量力,嫉妒心作怪!

要知道,人的心再大,也要知足才好。要不然,就会走进绝对化富裕的怪圈!

就拿一个不缺吃、不缺穿,住着楼房,开着轿车,还有存款的富裕之家来说,虽然他家富了,但是,如果将他家跟富得很的家庭比,那他家也不算富了。这时,能说这家人不富是穷人吗?

造成这种衡量富裕的标准上升是什么原因?

——当然是人心不足的嫉妒心在作怪!

现在,应该没有穷人。那些认为自己还穷的人,是人心不足的嫉妒心引起的。

一些人说自己还穷,那是人心不足,嫉妒心在作怪。若按这些人的心态去衡量富裕,永远也达不到富裕。因为人外有人,天外有天,要跟富裕程度很高的人比,永远都是穷人!

说句不该说的话,如果一个镇长要和当总统的人比,那他永远都是小官,穷官。如果他跟县长比,那他的官就不小了。

因此,在衡量富裕程度的时候,要和比你还差的人比,不要和那些极端富裕的人比。

只有这样,才能衡量出穷与富来。

在明白了在致富的些道路上怎样才是富以后,那究竟勤劳能不能致富呢?

改革开放后,每一个人创造自身价值的条件基本上是相等的,可以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只要努力,就会有收获。努力越大,收获也越大。

可是,有些人却对勤劳致富加以讽刺与批判。

然而,事实证明,勤劳是能够致富的。而要致富,必须要勤劳!

比如一个人去外地务工,如果这个人从过了年就出去,到年底过年时才回家,那么,这个人肯定挣到了钱。日积月累,年复一年,这家人肯定富裕。

但是,如果这个人出去干活的时间晚,又经常跑回家,那么,这个人肯定挣不到多少钱。长此下去,这家人肯定难以富裕。

是什么原因造成这两种不同的结果?

——当然是勤劳与不勤劳的关系。

试想,一个人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能挣到钱吗?如果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也能够挣到钱的话,还有谁愿意去勤劳?

再举一个例子,假设某一个地段堆着一大堆东西,谁人弄走就是谁人的。在这个时候,如果一个人不停地去把堆着的东西朝自己家里弄,那这个人所得到的东西自然就多。但是,如果这个人怕使劲,懒懒散散的把堆着的东西往自己家里弄,那这个人所得到的东西当然就少。

这种现象说明了什么?

——当然说明了勤劳与不勤劳的结果。

明明勤劳与不勤劳是不一样的,可是一些人却对勤劳产生了怀疑并进行讽刺与批判。

这是什么原因?

——当然是人的嫉妒心和懒惰心在作怪!

如果勤劳不能致富,那还有谁愿意去勤劳?不都在家里睡大觉舒服吗?

聚沙成塔,凑少成多的道理,我想任何人都懂吧?只要勤劳,是能够致富的。反之,是不能致富的。

一些人说勤劳不能致富,是懒惰心在作怪。若按这些人的心态去衡量富裕,永远也达不到富裕。如果按照这些人的心态去评价勤劳致富,那恐怕世界上就没有勤快人!

0 阅读:0

庆双三农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