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服务于一家温馨的养老机构,担任护工一职,期间有幸结识了众多长者,他们各自的家庭背景千差万别,入住养老院的理由也各不相同。
有些老人是出于自愿,他们觉得日常生活的单调乏味,渴望在养老院中结识新朋友,让日子变得更加丰富多彩。而另一些老人则是出于无奈,因为子女无法或不愿承担照顾他们的责任。这些老人往往性格孤僻,敏感且容易偏激,他们中的许多人都不善于与人交往。大多数时候,他们更愿意沉浸在自我的世界中,而非与人交流。
实际上,无论是否居住在养老院,每位步入晚年的长者都应该明白一个道理:此时的人生已经步入夕阳阶段,每一天都关乎着我们走向生命终点时,是否感到遗憾。因此,我们必须学会珍爱自我,时刻关注自己的需求和感受,将自我放在首位。只有懂得愉悦自己,善待自己,这一生才能减少遗憾,增添圆满。你可以深爱子女,可以为他们考虑一切,但绝不能因为关心子女而忽视了自己。这,才是我们最应领悟的真理。
一:善待自己,是后半生最关键的课题许多父母在成为家长后,忘记了自己的身份,将孩子视为生活的全部,即使孩子已经成年,他们在眼中仍是个涉世未深的孩子。然而,为人父母只是你众多角色中的一个。结婚生子,也只是你人生旅途中的一项选择。你的主要任务是成为最好的自己,除了是父母或祖父母,你更是你自己。你有权选择追求何种生活,有权选择更多地为自我着想,而不是始终围着子女转。你若不愿资助子女,可以拒绝;你若不愿照顾孙辈,也可以拒绝。为何要让自己陷入困境?辛勤半生,你的责任已经完成,作为子女,如果他们真的尊重、理解、关心你,他们会明白你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拥有对任何事说“不”的权利。如果他们做不到,还不断对你进行道德绑架,那只能说明他们的孝顺是虚伪的。此时,你应当有所坚持,不为自己而活,更待何时?

二:为自己而活,才是真正的胜利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相互的,即便在父母与子女之间亦是如此。如果子女不懂得尊重、关心、孝顺你,那么你也没有必要继续对他们好。毕竟,你所有的付出都无法得到回报,当你步入暮年,步履蹒跚时,指望他们是不现实的。那就学会放下,看淡一切,顺应自然。只有懂得为自己而活,这一生才算得上是真正的胜利。
常言道:家和万事兴。一个家庭只有和谐,事务才会顺利,整个家庭的运势才会蒸蒸日上。因此,每位步入晚年的长者都希望与子女和睦相处,希望自己的付出能换来同等的回报。然而,子女的尊重和孝顺,这并非是你可以强求的福气。如果他们做不到,那么你应当自私一点,更多地为自己打算,这反而是一种明智和远见。
在与上百位长者接触之后,我深刻地体会到,步入晚年的我们最应该做的,就是学会在凡事上为自己着想,懂得善待自己,这才是余生的首要任务。至于其他事情,只需尽自己所能,问心无愧,然后顺其自然。毕竟,人生中有很多事情是我们无法掌控的,我们只需尽力而为,剩下的就交给天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