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宝桢》中的叶赫那拉恩承,在历史中的评价到底如何?

格叽格叽 2025-02-14 12:17:00

电视剧《丁宝桢》属于历史题材的作品,虽说进行了一定的艺术处理,不过剧中把历史人物恩承的形象给夸大了。事实上,在历史中,恩承并非如剧中所呈现的那样具有很多负面特征。需要注意的是,丁宝桢和恩承的确是同一年出生的,都是1820年生人。那么,在历史上,电视剧《丁宝桢》里的叶赫那拉恩承到底是何种人,人们对他的评价又怎样呢?

恩承是满洲正白旗人,属于满洲八大姓里的叶赫那拉氏。在电视剧中,这一姓氏显得特别显赫,以至于让人容易觉得他和慈禧太后有紧密的血缘关系。但是,历史学家表示,慈禧太后的叶赫那拉氏是镶蓝旗的,而恩承是正白旗的,正白旗才是显赫的。实际上,据《清史稿》所记,恩承的祖上没什么出名的人,就连他的祖父和父亲在文献里都没被提到过。

恩承踏入仕途时起点不高,是以笔帖式的身份进入清朝官场的。他于道光年间开始为官,到了晚年,当上了礼部尚书、总管内务府大臣等职位。恩承崛起的关键节点在咸丰年初,那时京师猛然遭到东王杨秀清的北伐军攻击,这位满洲人跟着僧格林沁出征,在山东滕县的一场战斗中建立了显著功勋,由此晋升为四品京堂,渐渐进入高层官场。同治年间,恩承又跟着僧格林沁去和捻军打仗,然而由于这场战役最后损失惨重,他因为主帅战死而受到革职的处罚。

虽说恩承在仕途上遭遇过波折,不过他很快就凭借着镇压东北地区马贼叛乱的功绩得以官复原职,还当上了理藩院侍郎。往后他的仕途进展也有不少亮眼的地方,在同治年间,他驻守河北,用来抵御捻军,此后在政务方面更是接连获得职务晋升。到了光绪初年,他甚至出任左都御史、礼部尚书这样的高位,但是,因为没能拿到大学士和军机大臣这类最为顶尖的头衔,所以他这辈子都没能到达权力的最高峰。

恩承和丁宝桢在同治时没啥大冲突,到光绪时因为查办四川案才有了纠葛。恩承跟慈禧太后虽说都姓叶赫那拉,但其实关系并不亲近。特别是他和丁宝桢之间的矛盾,主要还是因为政治权力和利益的争夺。恩承本来想通过查办丁宝桢让自己能升个更高的官,可没想到自己家人腐败的事儿被抖搂出来了,结果又没了升职的机会。

瞧瞧恩承的官场生涯,他算得上是清朝同光年间一个典型的军政官员,虽说经历了几番起伏,但没什么特别出名的事儿。其他大臣对他的评价算是比较平常的。要说他在历史上的位置,恩承没什么大功劳,也没什么大过错。他的过往功绩主要是在战场上对太平天国和捻军的打压,而不是在权力核心的争斗中。

恩承在生前得到了低调且积极的谥号“文恪”,这表明在同光新政的波折里,他虽身居高位,却没引发大的动荡,算是功过相抵,得以圆满走完一生。光绪十八年,恩承病故,朝廷特意赐予他谥号,并让他入祀贤良祠,这是清朝廷对他一生功绩的官方认定。

0 阅读:9
格叽格叽

格叽格叽

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