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美国媒体报道,4月6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空军一号上表示,如果美国没有在几天前对中国进口商品加征新关税,中国本会批准TikTok的交易。特朗普称:“有报告显示,我们当时几乎就TikTok达成了协议,虽未最终敲定,但已非常接近,然而中国因关税问题改变了交易条件。如果我稍微削减关税,他们15分钟内就会批准这笔交易,这显示了关税的影响力。”
讲话背景

特朗普的这一表态是在近期中美贸易关系紧张的背景下提出的。4月2日,特朗普签署了所谓的“对等关税”行政令,宣布对包括中国在内的多个国家和地区实施新的关税政策,其中对中国商品加征34%的关税。这一政策被视为特朗普政府试图通过经济制裁来重塑全球贸易规则,并迫使中国在TikTok交易上让步。
背后的玄机
特朗普将TikTok交易与关税政策捆绑,表面上是为了保护美国的经济和国家安全利益,但实际上反映了他对关税工具的路径依赖。从2017年访华签署2535亿美元贸易大单,到2020年对华加征301关税,特朗普始终将关税视为“最美丽的词汇”。此次“对等关税”政策试图通过经济制裁迫使中国在TikTok交易上让步,但现实逻辑却与特朗普的认知相悖。中国对美反制措施迅速且精准:4月4日宣布对美所有进口商品加征34%关税,同时实施中重稀土出口管制。这一组合拳直击美国要害。
中美博弈的本质

中美博弈的本质是两国在经济、科技和政治领域的全面较量。TikTok交易不仅是商业问题,更是数字时代的战略资产。中国的审查并非针对个别企业,而是基于《数据安全法》《出口管制法》等法律框架的必然选择。美国试图通过政治化手段掠夺中国科技成果,这种做法难以取信中国。交易的僵局源于双方核心利益的根本冲突。
特朗普为何误判形势
特朗普的误判源于他对关税政策的过度依赖和对国际规则的蔑视。其“对等关税”政策违反WTO最惠国待遇原则,被国际社会批评为“单边霸凌”。历史经验表明,1930年《斯姆特-霍利关税法》引发的全球贸易战,曾导致世界贸易额暴跌65%。如今,美国试图以“美国优先”重构全球贸易秩序,本质上是霸权衰退期的焦虑表现。特朗普忽视了一个基本事实:在多极化时代,任何国家都无法仅凭单边行动重塑世界秩序。
从历史中寻找答案
回顾历史,美国在20世纪70年代对日本实施类似的贸易制裁,试图通过关税和非关税壁垒遏制日本的经济崛起。然而,这种策略并未改变日本经济的整体竞争力,反而加剧了两国之间的贸易摩擦。同样,特朗普的关税政策不仅未能解决中美贸易逆差问题,反而对美国自身经济造成了反噬。美国商会数据显示,对华加征关税导致美国企业年损失约3000亿美元,普通家庭年均多支出2000美元。

特朗普的“15分钟自信”,本质上是一场政治豪赌。他试图用关税大棒改写国际规则,却忽视了多极化时代的基本事实。当关税成为政治操弄的工具,其破坏力终将反噬施害者自身。在中美博弈的背景下,任何单边主义的策略都难以奏效,唯有通过平等对话和合作,才能实现双方的共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