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仇恨之眼”再现,以色列感到恐惧了

说兵道天下 2023-11-10 03:11:01

我们常常会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或经历:明明这件事情或事物从来没有听说过,也没有见过,但当它突然出现在眼前时,人们就会立即产生以前曾经见过和听过的记忆。

这在心理学上叫“海马效应”,也叫“即视感”。

第二次世界大战过去已经近80年了,很多人对那段惨痛的经历都淡忘了,甚至出现了记忆偏差。但随着俄乌冲突的爆发,一个历史性词汇开始频繁出现在各大媒体的新闻里~纳粹,而且美西方国家一直想要霸占分配这个名词的权利。

明明在乌克兰军队里到处都悬挂着与纳粹相关的旗帜,军人手臂上佩戴相应的符号或徽章,相互见面时打出标志性的敬礼,使用残酷的手段对待战俘,还用非人道的方法处置俄方人员尸体。

这一切分明就是纳粹附体,但美西方国家视而不见, 反倒把纳粹的帽子扣到俄罗斯军人身上,通过非法的法院判决,给俄罗斯总统普京戴上战犯的帽子。

在巴以冲突中,以色列政府更是不断打出悲情牌,不仅大谈特谈2000年来犹太人的流浪经历,还试图用二战时期几百万犹太人惨死在纳粹集中营的遭遇,唤起人们对以色列的同情,以掩盖以色列军人正在加沙地带,对巴勒斯坦人制造的人间悲剧。

有人说这完全是颠倒黑白,更有人指出以色列人当下的所作所为,给人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仿佛纳粹附了体。

我们通过网络找到了一张著名的历史照片,名为“仇恨之眼”。主人公是戈培尔,希特勒的亲密助手,也是当年纳粹德国政府的宣传部长。照片拍摄于1933年。当戈培尔突然发现,站在自己面前给自己拍照的摄影师是犹太人时,他的表情立刻变得凶狠起来。

这是一种真情流露,更是当时德国人甚至是广大欧洲人对犹太人的历史写照。

而在当下的巴以冲突中,这种仇恨的目光,我们又从很多人的眼里看到。他们来自加沙,来自约旦河西岸,来自广大的中东地区,来自欧洲,甚至还来自美国。他们来自于世界各个阶层,有反抗以色列占领的民众,有土耳其总统,有欧洲政客,更包括美国的犹太人团体,他们也坚决反对犹太复国主义者对加沙的暴行,认为这会对全体犹太人造成巨大的威胁。

时隔80年,犹太人再次面临遭到全世界敌视的危险,希望这道关能够平稳过渡。

14 阅读:3287
评论列表
  • 2023-11-22 00:22

    以色列去年和今年两次突袭阿克萨清真寺,抓走800多人;而且其安全部长还两次前往寺内,名为参观,实为挑衅!终于迎来了阿克萨洪水!阿克萨清真寺是人家的第三大圣地!这次行动完全就是以色列不断挑衅的结果!你能想象有人冲进梵蒂冈抓人加挑衅吗!?

  • 2023-11-25 16:12

    就以色列这种所作所为,它们流浪2000年不受世界待见一点也不冤枉。

说兵道天下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