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水”节气里的“抢爹”习俗,堪称最奇特的民间风俗

新集旧事 2025-02-18 12:03:49

今天又到“雨水”节气,古城老街上,忽然跑出来一个抱着孩子、手拿红绸带的年轻人。他在街上寻找着路过的人,好不容易发现一位,他赶紧跑过去,把孩子往那个人身上一塞,又把红绸带往脖子上一套。

年轻人开心地大声喊着,“娃儿撞到干爹喽!”这时,被“套牢”的那个人也不恼,反而乐呵呵掏出红包,亲热得不得了。这就是“雨水”节气时,最奇特也最热闹的习俗——“撞拜寄”。

“撞拜寄”,其实就是给孩子找干爹,目的是为了让孩子顺利、健康地成长。这个传承了四百多年的习俗,蕴藏着古人最朴素的智慧。他们认为“雨水”节气后,草木萌发,万物生长,这一天一定要为孩子“借运”,以便好养活。

“撞拜寄”很有戏剧性,天没亮父母就抱着孩子出门,专找古树、石桥这些“有灵性”的地方蹲守。第一个撞见的人,就是孩子的干爹(干妈)。

相比于“撞拜寄”的随机性,“拉保保”的习俗就文明得多。古时,人们为了孩子健康成长,会在孩子出生后,按生辰年月以及金、木、水、火、土关系,找算命先生算上一卦,得出命里相合相克的关系。

然后再根据这些相合相克,在“雨水”节气这天,有选择性地拜个干爹。如果命里缺木,就要在身边找一个命中多木或者名字中带木的,并拜他为干爹,据说这样孩子就能健康平安。此举一年复一年,后来就逐渐成为不断流传的“拉保保”习俗。

“撞拜寄”和“拉保保”,看似荒诞的习俗,却是父母最温柔的倔强。古代医疗落后,人们相信多一个“保爷保娘”就多一份庇佑。老辈人常说,“娃娃的命是百家饭喂大的,认干亲就是‘借运’。”

所以,一到“雨水”节气,流传这些习俗的地区的人,会出门为孩子认干爹,仿佛这样就能把对方的好运“嫁接”到孩子身上。清朝《阆中县志》记载,连路过的乞丐都被抢着认作干亲,毕竟谁不想给孩子讨个“贱名好养活”的彩头?

这些习俗虽然有迷信的成分,但其内核却是温暖与祈福。就像雨水节气本身,古人看似祈求天时,实际上是对生命成长的期盼。“撞拜寄”与“拉保保”也一样,基根本,是父母对孩子健康成长的殷切希望。

0 阅读: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