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女生到了合适的年纪,最重要的就是找个好人托付一生。
但什么才是“好人”?
别人真的能托举起你想要的人生吗?
小丽(化名)是我的一位老同学,她刚走出一段5年的感情。
和大多数人一样,她认为爱一个人可以意味着牺牲,她辞掉了自己喜爱的工作,学着做一名“贤内助”。
可最后的结果是,生活失去了方向,而那段感情也因缺乏共同成长支撑而戛然而止。
她告诉我:“我才明白,只有靠自己托举起的人生,才不怕风雨。
于是今天,我们不聊“找对人”,也不聊“嫁得好”,只聊女生应该如何掌控自己,更稳稳托举自己的人生。
先谋生,再谋爱,托举自己才值得被爱你有没有遇到过这样的朋友?
她们全身心投入爱情,满幻想着“你负责赚钱养家,我负责貌美如花”,辞掉工作后安心待在家里。
但人总有失落无助的时候,当自己没了社会身份,哪怕亲密关系稍微有点不和谐,都可能让她们陷入摇摆不定的情绪之中。
林徽因曾经说过:“谋爱先谋生,爱人先爱己。
”感情是美好的,但感情绝不是全部。
一个懂得生活的人,不只关注自己是不是被爱,而是先确保自己有独立选择幸福的能力。
除了感情,我们还有工作、有兴趣、有梦想。
如果每一天围着爱情转,再热烈的情感也会消耗殆尽。
生活从来不是为了成全谁而存在。
女生一定要有自己热爱的事业和目标,这样即使感情波动了,生活仍有自洽的支撑点。
经济独立,才能活得底气十足曾经网上流传过一句话:“谈钱伤感情,谈感情伤钱。
”你可能觉得开玩笑。
但不少女孩进入婚姻才发现,不管感情多深,生活还是要围着柴米油盐转。
经济独立,是稳定心态和生活的基石。
比如我的表姐小雅(化名),结婚后,因为丈夫收入不错,就辞了工作一心照顾家庭。
但几年后,因为生活琐事不断,她发现自己变得越来越被动。
甚至有了想坚持的兴趣爱好,也得事先问丈夫:“这个月你看能不能多转我点生活费?
她和我说:“没有经济独立的人,总觉得稍微想多‘为自己花点钱’,都是一种奢望。
”事实上,家庭的责任并不靠谁独自扛下来,而是共同分担。
而拥有自己的经济能力,会让你在家庭事务中更有话语权,也会让你对自己的价值更加确信。
毕竟,那些打不败你的人生低谷,靠的不是别人的帮助,是你自己支撑起来的底气。
摆脱原生家庭,人生路靠自己走对很多人来说,原生家庭就像一张“安全网”。
从小家庭帮你规划生活、托举选择,甚至长大后,家里也会认为你重要的决定需要听听他们的意见。
但最终,每个人的归宿,终究是自己。
我认识一位朋友,母亲教育她的方式很严苛,甚至很多选择都由父母帮忙操办。
她大学梦是学习服装设计,但由于家里认为“艺术没前景”,她最终选择念了会计。
工作几年后,她突然辞职,考了服装设计学校。
今年,她终于在一个设计展上拿了奖。
她感叹地说:“有些事情,不为自己选择一次,真的会后悔一辈子。
所以,无论原生家庭对你多重要,也不要把它当成唯一的依赖。
我们长大的目的,不是让原生家庭为我们的人生买单,而是学会替自己负责。
生活中落脚于具体,行动中走向改变有时候你会发现,为自己托举看似是一个大目标,但实际并不复杂,只需要“具体做事”。
喜欢运动,就花30分钟跑步;想学瑜伽,便先从简单的体式开始;觉得知识储备不足,就每天积累10页书。
我们在言行上的具体,把每件小事脚踏实地做好,才慢慢托起了更好的生活。
一位博主分享过自己的转变故事:她从小不喜欢被人开玩笑说“胖”,但嘴上羞涩一笑,之后却继续嗜甜。
直到她设了一个目标:“一个月减掉3斤就成”。
然后,她每天少吃一些零食,多喝水。
一个月瘦了4斤,比目标还多,她开心得不得了。
这种成就感又带来一种力量,促使她坚持下去,最终自信大方地面对生活挑战。
人生的转变往往始于一个具体可执行的“小目标”。
别小看这些目标,它们能让你从虚无的纠结和空想中脱离出来,专注当下的积累,完成质的托举。
结尾有人说,生活就像一列火车,有人拖着行李等待被带走,有人拿着行李主动出发。
而更好的状态,其实是你驾驶着这列火车,掌控方向,选择终点。
稳稳托举自己的人生,说起来好像很笼统,但每一个独立思考与行动的瞬间,都是一种托举的表现。
从学会谋生到实现经济独立,从摆脱原生家庭到学会为自己负责,甚至从每天踏踏实实做一件事开始,都是在帮助自己拥有更强大的内心和更独立的人生。
愿每一位女生都能掌握自己的人生方向,走得坚定而从容。
这列火车的终点在哪里?
由你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