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桂枝+甘草=补心阳
桂枝温通心阳,而甘草味甘,来辅助桂枝通心阳,张仲景的桂枝甘草汤就是通心阳的经典基础方子。
心阳不足的人容易出现气短、胸闷、心悸心慌、失眠、怕冷等。

2、菟丝子+肉苁蓉=补肾阳
菟丝子和肉苁蓉都入肾经,补肾阳,菟丝子主要是补肾精,好比为肾阳提供燃料,而肉苁蓉则是直接补肾阳,好比是火,能点燃菟丝子,从而生化充足肾阳。
肾阳不足一般表现为畏寒怕冷、腰酸酸软冷痛、手脚冰凉、尿急尿频等。

3、附子+党参=补脾阳
附子入脾经,是大辛大热之药,能直接大补脾阳,而党参补气健脾,同时缓和附子烈性,共同温补脾阳。
脾阳不足多半有消化不良、胃脘冷痛、食欲变差、容易拉肚子、腹胀、大便不成形等。
以上仅供参考,身体不适,请及时就医,药物不具有普适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