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难之役后,朱允炆的四位心腹,分别都是什么下场?

情怀历史如风 2024-11-12 15:00:50

靖难之役,又称靖难之变,是建文元年(1399年)到建文四年(1402年)明朝内部争夺帝位的战争。这场战争历时四年(1399-1402年)。战乱中建文帝下落不明,或说于宫中自焚死,或说由地道逃去,隐藏于云、贵一带为僧。同年,朱棣即位,是为明成祖。那么,问题来了,靖难之役后,朱允炆的四位心腹,分别都是什么下场?

一、齐泰

齐泰(?—1402年7月25日),原名德,字尚礼,别号南塘,溧水(江苏南京南部,隶属应天府)人。公元1395年,齐泰陪朱元璋祭祀郊庙时,因其为官九年而无过失被赐名“泰”;次年擢升兵部左侍郎。

公元1398年,皇太孙朱允炆即位,齐泰与黄子澄同参国政,进位兵部尚书。公元1399年7月,燕王朱棣以“清君侧”为名在北平发动“靖难之役”,矛头直指齐、黄二人。换而言之,齐泰的削藩策略得到了朱允炆的采纳,也引起了朱棣等藩王的强烈不满。

靖难之役爆发后,朱允炆用齐泰的建议,布告天下,发兵攻燕。后耿炳文、李景隆皆为燕王所败,朱允炆解除齐泰和黄子澄职务,但仍留南京参与密议。而这,足以体现出齐泰在建文帝心目中的地位。

公元1402年,朱棣入南京,齐泰出走谋恢复,被执送至南京。齐泰被杀害后,他的堂兄弟齐敬宗等人都被连坐诛杀,他的叔父齐时永、齐阳彦等发配边疆。齐泰的儿子仅仅六岁,免死发配,明世宗的时候才被赦免。

二、黄子澄

黄子澄(1350~1402年),本名湜,字子澄,以字行,江西分宜人。洪武十八年(1385),黄子澄参加会试,考中第一名(会元)。又参加殿试,考中第三名(探花)。历任翰林院编修、修撰,伴读东宫,累官太常寺卿。

建文帝即位后,黄子澄被提拔为翰林院学士,还能参与国事。正是在黄子澄、齐泰等人的建议下,建文帝开始了激烈的削藩行动,也引起了燕王朱棣的反抗。燕王朱棣攻入南京后,黄子澄欲与姚善到海上招募军队,姚善认为不可。黄子澄藏匿到嘉兴人杨任家,密谋举事,为人告发,一起被捕。

最终,黄子澄被押送至京城后,明成祖亲自审问。黄子澄辩论不屈,车裂而死。族人无论老幼,皆被斩首,姻族纷纷被罚戍边。由此,和齐泰一样,黄子澄作为朱允炆的心腹,下场也是比较凄惨的。

三、方孝孺

方孝孺(1357年—1402年7月25日),字希直,又字希古,浙江宁海人。方孝孺自幼聪明好学,长大后拜名儒宋濂为师,深受器重。公元1398年,明惠宗朱允炆即位后,遵先皇遗训,召方孝孺入京委以重任,先后让其出任翰林侍讲及翰林学士。次年,值文渊阁,尊以师礼。皇帝读书每遇到疑难问题,均宣其御前讲解。

朱允炆即位后,宫中纂修《太祖实录》及《类要》,由方孝孺任副总裁。其后又调任文学博士,奉命与董伦、高逊志等主持京考。由此,非常明显的是,方孝孺是明朝初期不可多得的人才。靖难之役爆发后,皇帝派兵北伐,当时讨伐燕王的诏书檄文多出自方孝孺之手。

到了建文四年(1402年)五月,燕王攻占南京,文武百官见风转舵者居多,但是,方孝孺拒不投降,被下狱后凌迟处死,时年四十六岁。对此,在笔者看来,朱棣处死方孝孺,自然是明朝一大的损失了。

四、李景隆

李景隆(1369—1429),小字九江,盱眙人。明朝将领,曹国公李文忠之子。建文元年(1399年),燕王朱棣举兵反;同年八月,建文帝命李景隆为大将军,率军北伐,功败垂成。因为深受建文帝的信任,李景隆屡战屡败,却没有受到惩罚。

不过,李景隆显然辜负了建文帝的信任,等到燕兵攻至金川门,李景隆与谷王朱橞开城门,迎燕师入城,南京陷落。同年六月,朱棣即皇帝位。一开始,李景隆受到了朱棣的厚待。但是,在文武百官的反对乃至于弹劾下,李景隆被褫夺爵位,抄没家产,软禁于家中,后死于幽禁之中。当然,即便如此,李景隆的结局也要好过以上三位了。

0 阅读:19

情怀历史如风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