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5年12月中旬以后,周恩来总理的病情愈发严重,进入了弥留状态,清醒的时间越来越少,昏睡的时间不断增加,这无疑让他的身体状况雪上加霜。
然而,即便在这样艰难的时刻,他心中仍牵挂着国家和人民。
在病重期间,叶剑英、邓小平、李先念等老一辈革命家多次前来探望。
有时,周总理还能嘱咐几句,那是他对国家事务的关切和对未来的期望,有时,他已无力说话,但他眼中的坚定和对同志的深情依然让人感动。每一个来看望他的人,都忍不住红了眼眶,为这位伟大的领导人的病情而揪心。
据周总理的病例日记记载,12月20日,他在体温38.7度的情况下,仍专门召见了对台工作的罗青长。他表达了自己最后一个尚未实现的愿望——希望台湾回归祖国,实现统一大业。
这个愿望,即便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他也从未忘记自己肩负的使命。
此时的周总理,病情更加危急,但他对国家大事的关注从未减少。他坚持让秘书给他读报读文件,还要听听广播,时刻了解国家的动态。
两天后,华国锋和陈锡联来到医院看望他。华国锋与周总理感情深厚,在周总理晚年处理工作时,一直协助他。看到华国锋,周总理感到十分欣慰,仿佛看到了国家事业的延续和希望。
1976年1月5日,北京正值腊月寒冬,寒风凛冽,万物萧条。凌晨两点半,周总理做了第六次大手术,但命运并未眷顾这位伟大的人物。仅仅3天后,他与世长辞,永远地离开了我们。
1月8日上午9时57分,周恩来总理走完了他辉煌而又艰辛的人生历程,告别了他为之奋斗一生、深深眷恋的祖国,告别了他亲爱的人民。
邓颖超告诉大家,周总理临终前留下了三条遗愿:不让举行遗体告别仪式,不用开追悼会,不保留骨灰,骨灰撒到祖国的江河土地上。
当邓颖超说出这些遗愿时,很多人表示不同意。周总理一生为国为民操劳,他的贡献和地位举世公认,人们觉得这样的安排对他太过简单。然而,周总理一生清正廉洁,一心为公,他的遗愿体现了他对生死的超脱和对祖国大地的深深热爱。
最终,毛主席批准了追悼会照常开,骨灰一事遵循周总理的遗愿。
追悼会结束后,邓颖超来到人民大会堂台湾厅,接见周恩来身边的工作人员、医务工作者和亲属。她首先感谢医务人员的治疗,然后坚定地宣布周总理的骨灰不保留,要撒掉。
多年来,有两个问题一直备受关注。
其一,关于周总理生命垂危时,毛主席是否曾悄悄去医院看望过。
1992年版《毛泽东后半生》一书中记载,说“毛泽东不想让很多人看见,他自己曾悄悄来到医院,坐在周总理的病床前,和他谈了很久。”但经过多方查证,这一记载不符合事实。
实际上,毛主席当时也在病重期间。毛主席的警卫员陈长江在《警卫队长的回忆》一书中提到,周总理病重期间,毛主席因为身体原因不能站立或坐下,吃饭都需要人喂,自顾不暇,但他对周总理的病情十分关心,吩咐警卫员一直往医院跑了解情况,所以毛主席亲自去看望,不太可能。
其二,毛主席为什么没有参加周总理的追悼会?
多年后,华国锋给出了详细答案。
华国锋说,进入1976年,毛泽东的身体状况越来越差,他越来越憔悴,肌肉萎缩,两腿膝关节不能伸直,站立起来相当困难,吞咽不畅,讲话也不清楚,我们以为是他牙掉了,给他按上牙依然不清楚,实际上是脑干神经出了问题,舌头萎缩,这就是实情,没什么不能说的。
在这样的情况下,他已无法出门参加追悼会。
如今,周恩来总理和毛泽东主席都已离开我们很多年,但他们的伟大形象和伟大精神永远铭刻在人们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