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1955年,在中南海那地界儿,搞了个挺热闹的授衔大典,上千号人戴上了军衔。不过,授衔那会儿,发生了不少逗乐的事儿。有人觉得自个儿军衔给低了,火冒三丈地找工作人员理论。就说那位四野的猛将钟伟,他放出话来,要把勋章挂到狗屁股后面去。还有许世友,对自己的上将军衔也是一肚子不乐意。
当然,有人心怀不满,也有人表现得十分谦逊,像徐帅、罗帅还有许光达大将等人,都有主动“让衔”的好故事。他们觉得自己干的活儿,还没达到那个军衔的级别,但其实他们完全配得上。中央也是这么认为的,所以硬是把相应的军衔给了他们。
要说有没有人的军衔给得低了,那还真有,谭友林将军就算一个。当他被授予的军衔公布后,竟然有五位上将一块儿上书,为他打抱不平:“他要是只给个少将,我们可不答应!”后来罗帅仔细了解了情况,亲自给谭友林道歉。但谭友林对此已经很满足了,觉得能授少将就不错了,所以他也没再要求补授更高的军衔。
那谭友林到底做了哪些好事,为啥有这么多人站出来为他说话?【一、贺老总的救命之恩】谭友林老家在湖北,跟很多将军一样,他也是从穷苦家庭走出来的。小时候,他就得给地主干活,赚那点辛苦钱养家。他一直梦想着能改变这种苦日子,后来革命的风潮传到了他的家乡,他才看到了新希望。
1930年那会儿,谭友林才14岁,他就毅然决然地参加了红军,在红二方面军红三团当上了警卫员。不过,因为他年纪还小,加上学业没完成,组织就安排他去洪湖苏区军政学校继续深造。在学校里,他加入了共青团,跟着从黄埔军校来的教官,拼命地吸收各种知识。教官要求严格,但他就是想多学点,快点长大成熟起来。
他虽然年纪不大,但学习成绩特别好,那些理论知识他都能倒背如流。可是一到军事训练,他的短板就露出来了。因为他个子小又瘦,经常被枪的后坐力弄得东倒西歪,领导就考虑先让他去游击队锻炼一下。这事儿让谭友林挺难过的。好在后来段德昌的队伍在路上碰见了他,瞧他挺可怜的,就让他加入队伍当了宣传员,这样他就留在了红军里。
可是,两年后,谭友林碰到了他革命路上头一遭大难关。由于一些事儿,谭友林被囚了起来,天天都有人来审问他,硬要他说自己的领导有问题。但他一直咬牙扛着,没吐过一个字。他心里清楚,领导一直很关照他,他也坚信领导是冤枉的。
后来,因为没能抵挡住围剿,队伍只能转移。谭友林和另一个被关的战士,在看守的眼皮底下,踏着厚厚的积雪往前走。实在是太饿了,那个战士没多久就走不动了,结果就被狠心地杀了,雪地上留下了战友的一滩血。谭友林瞧见这惨状,心里头实在受不了,当场就蹲下大哭起来。
他的哭闹让守卫的战士心里头直犯嘀咕,想动手教训他一下。可手刚扬起来,就被人厉声喝止了。这人正是贺老总,他连忙上前把谭友林给搀了起来。事情是这样的,贺老总的队伍刚好从这儿经过,听到有孩子哭,就赶紧跑过来瞧瞧,这才发现有人要动手打谭友林。贺老总当下就火了:“谭小子,他不过是个孩子,能犯啥大错?赶紧住手,我给他担保!”
谭友林多亏了贺老总的帮忙,被带到了他的队伍里,这才躲过了一劫,没受到迫害。【二、“娃娃政委”】进了贺老总的队伍,谭友林那可是战功赫赫。他亲手逮住过敌军的头头儿,还枪决过师长,真是个响当当的“猛将”。连贺老总都夸个不停:“谭小子岁数不大,战场上那股子狠劲儿可真不含糊,我挺看好他,以后前途无量!”
贺老总手下还有位猛将,人称“小贺龙”的贺炳炎,他老早就多次听到谭友林的故事,心里头那个佩服,总吵着要见见这位英雄。后来谭友林调到了第五师,他俩这才终于碰上面了。一打交道,贺炳炎发现谭友林这人行事果断,做起事来井井有条,心里头不由得赞叹:贺老总真是慧眼识人,谭友林这家伙,年轻有为,真是个难得的人才。
1935年那会儿,谭友林才19岁,但已经是第五师的政委了。有回打仗,贺炳炎的右臂受了重伤,得赶紧截肢。多亏了谭友林,他立马派人把贺炳炎送走,这才给贺炳炎争取到了足够的手术时间。事后,贺炳炎特别感激谭友林,他们俩的关系也因此变得更铁了。
那一年,谭友林也不幸中弹,子弹留在了他的右手腕里。因为当时条件有限,一直没机会取出来。直到长征终于结束,在贺老总的帮忙下,他才得以在延安接受治疗并继续学习。刚到延安那会儿,他还专门去找周总理汇报工作。周总理一看,惊讶地发现这个年轻人竟然是政委,不由得赞叹道:“真是了不起,这么年轻就当上了政委,英雄少年!”
1938年,谭友林伤愈归队,到武汉做工作汇报时,碰见了彭雪枫。彭雪枫特别看重他,就邀他一起去河南打游击。两人联手,在河南拉起了一支游击队。没多久,这支队伍就被整编成了八路军第四纵队。
抗战结束后,谭友林接着被调到东北。他卖力工作,把东北的土匪问题彻底解决了,让东北的老百姓过上了安稳日子。之后,他又投身到解放战争中,还亲自带兵解放了自己的故乡。1949年新中国诞生后,谭友林终于有了点喘息的时间,可没想到朝鲜战争又爆发了。他二话不说,主动请缨,被安排做了39军的副军长,成了第二批奔赴朝鲜的志愿军。在刚入朝打的第一仗,云山战役里,他带着部队狠狠打击了美军,打了个漂亮的开门红。
【三、授衔授低了?】1955年的时候,谭友林被评为了少将。但这事儿,让他的那些老战友们心里都挺不痛快。你想,39军的军长刘震都成了上将,而他这个副军长才混了个少将,刘震自己都觉得这也太说不过去了。连贺炳炎都跳出来说这安排不对劲:“谭友林立的功可大了,连我都比不上他,怎么能不给他升,反而还降了,这也太没道理了吧!”
后来,刘震、贺炳炎等五位高级将领一起站出来,为谭友林说话,觉得他的待遇不公平,想帮他争取个重新评估的机会。这事儿传到了罗帅的耳朵里,他特别上心,马上让人去查。结果一查,还真是自己疏忽了。罗帅二话不说,直接找到谭友林,诚恳地认了错,还说要给他补上一个中将的军衔。
但是,谭友林并不觉得这是个啥大事儿,能当上少将他就挺知足了。想想还有好多老战友都没能熬到今天,他自己能活到现在就已经算是走运了。因此,他既不抱怨也不强求更多。最后,他还是婉言谢绝了晋升中将的机会。但是,罗帅还是想方设法地给了谭友林一些补偿,这样他心里也好受点。结果,谭友林总共拿到了三枚一级勋章。加上之前在朝鲜得的那枚,还有后来给他的一级红星荣誉勋章,谭友林成了唯一一个拥有五枚一级勋章的开国将军。
【结语】谭友林大将军是个不图名不图利的人,他把满心的热情和力量都给了咱们国家和老百姓。这种无私的精神,真是让人打心底里佩服。就像那句话说的,他是真正做到了“拼尽全力,直到生命的尽头”。谭友林大将军的那些丰功伟绩,咱们永远不会忘记,他这一辈子是怎么过的,也值得咱们去琢磨、去效仿。
2006年的时候,谭友林将军因为生病去世了,那时候他91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