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冬奥会那会儿,冰球场上有个小伙子特别抢眼,英如镝挥着球杆满场飞,他爹英达在观众席上激动得跟什么似的。记者镜头追着拍,这位大导演逮着机会就猛夸小儿子,说什么"这是我最大的骄傲",听得人耳朵起茧子。可眼尖的网友发现不对劲了——同样是他亲生的巴图,怎么二十多年都没听他提过一嘴?这事说来话长。当年英达和宋丹丹离婚那会儿,巴图才七岁。记得有回电视采访,英达理直气壮地说:"离了婚就别再来往,要不新家该不踏实了。"这话搁现在看,真是能把人气乐了。您倒是给新家踏实了,亲儿子心里那窟窿眼谁给补啊?
要说巴图小时候是真不容易。别的孩子放学有爹接,他只能盯着同学爸爸的后背发呆。有回学校开家长会,班主任问巴图:"你爸是不是那个拍电视剧的?"孩子低着头不吭声,手指头都快把衣角拧破了。后来还是宋丹丹风风火火从片场赶来,脸上妆都没卸干净。
转头看看英如镝那边,那叫一个天上地下。三岁就被抱着上电视,五岁开始学冰球,请的都是外国教练。听说光训练费一年就得百八十万,这要搁普通家庭,得攒多少年啊?可人家英达说得轻巧:"要培养就得往顶尖了整。"这话听着咋这么耳熟?哦对,跟现在家长群里天天念叨的"不能输在起跑线"一个味儿。
最气人的是英达那些年说的话。有记者问他巴图结婚怎么没去,他倒打一耙:"不是我不想去,是人家不待见我。"您倒是摸着良心说说,孩子从小到大您主动打过几个电话?巴图生孩子那会儿,朋友圈都刷屏了,当爷爷的硬是装没看见。这要换作普通老百姓,街坊四邻的唾沫星子都能把人淹死。
话说回来,巴图现在倒是活明白了。直播间里跟媳妇儿有说有笑,卖货时张口就是段子。有回网友问他:"想不想让儿子学冰球?"他咧嘴一笑:"学那玩意儿干啥?摔着多疼,不如跟我学讲笑话。"这话听着解气,可细品又有点心酸。谁不知道他这是把小时候缺的乐子,现在变着法补回来呢。
看看英达这几年,日子好像不太顺当。小儿子打球没打出大名堂,自己拍的戏也没啥水花。倒是巴图这边,直播带货做得风生水起,听说去年在杭州买了大别墅。这事儿就像老话说的,种什么因得什么果。您当年在亲子关系上偷的懒,现在想找补可来不及了。
要说网友为啥这么生气,其实不光是为巴图打抱不平。现在多少家长跟风搞"精英教育",天天逼着孩子学这学那,觉着只要舍得砸钱就是好父母。可您看看英达这例子,钱是没少花,结果养出来的孩子一个比一个生分。反倒是巴图这种放养的,倒活出个人样来了。
最近听说英达开始隔空喊话,说什么"心里一直惦记着大儿子"。这话听着耳熟不?跟咱小区里那个天天打麻将不管孩子,等老了没人搭理才开始哭惨的老张头简直一个模子刻出来的。要我说啊,这父爱就跟存钱似的,平时不往里存,等要用的时候能取出个啥?
现在年轻人常说"父母皆祸害",要我说这话太绝对。但像英达这种爹,还真不如没有。您说他要是当年多陪巴图踢几次球,现在至于被网友骂成筛子吗?所以说啊,当父母的千万别学他,别等老了才明白:钱能买来冰球教练,可买不来孩子真心实意喊声"爸"。
最后想问问大伙儿,您觉得当爹妈的最该给孩子啥?是金山银山,还是知冷知热的心?欢迎在评论区唠唠,咱普通老百姓过日子,讲究的不就是个实实在在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