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将至,老人说:今年是“母伏头,秋包伏”,到底是凉还是热?

青丝评文化 2023-02-22 18:18:04

我们都知道一年中最热的时候是三伏天,作为气温最高,阳气最盛的时段,对人们的生活及农耕都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故而古人对于三伏气候特点的观察和总结可谓面面俱到。就其名称“伏”的定义就很讲究,“伏”即不动,即天气炽热宜伏不宜动。虽然三伏天的说法妇孺皆知,但其时间却相对复杂,需要用到旧时的天干地支进行推算。

每年的三伏时长与入伏时间多不相同,通过口诀“夏至三庚”来推算入伏时间则容易许多,只需要找到夏至开始后的第三个庚日便可以确定入伏的时间。至此往后10天为初伏,10天后的10天或20天为中伏,中伏后的10天为末伏。而庚日的推算则是按十天干和十二地支搭配而来,10天会重复一次。如此夏至第三庚为初伏,第四庚为中伏,如果立秋两天后的第一个庚日为末伏,中伏便是20天。如果立秋当天或者2天内出现庚日,那么中伏就是10天。知道这一规律再来推算今年的三伏日期就轻松许多,今年夏至的第三个庚日是农历六月十八,即公历的七月十六号,中伏就是七月二十六号,末伏为立秋后的第一个庚日也就是立秋后的第八天,即公历的八月十五。由此可见今年的三伏有40天,那么这四十天是热还是凉呢?俗语中的概念便是古人最为简单的预测方法。

民间俗语有“伏包秋,凉悠悠;秋包伏,热得哭。”所以弄清楚今年三伏是哪个范畴便能大致了解今年三伏的气温状况。有了上文提到的推算信息,再来理解“伏包秋和秋包伏”就轻松许多,前者是指立秋与末伏同一天的情况,也就是立秋与庚日同一天,也是上文提到的中伏为10天的情况。后者则是上文提到的中伏为20天的情况,即立秋后的第一个庚日在立秋的2天后。如此今年立秋后的第一个庚日是立秋后的第八天,所以今年就属于“热得哭”的“秋包伏”。不过值得一提的是,虽然今年是“秋包伏”,但末伏过后11天就出伏了,相对来说“包”的时间短,所以按往年的经验来看不会太过酷热,持续时间也不会太长。

题中言及的“母伏”则源于古人的阴阳学说,在古代传统文化中,奇数为阳为公,偶数为阴为母。通过入伏当天日期的奇偶来定义三伏的起始,而今年入伏是六月十八,双数为偶为阴为母,所以今年的三伏也就是旧时民间所说的“母伏”。

三伏天的炎热天气是不容忽视的,尤其其横跨小暑与处暑两个节气,其气温潮湿、闷热的特点促使古人不得不对症下药以顺应节气的规律而生活。面对节节攀高的气温,许多健康问题接踵而至,防范暑热暑湿于古人而言便是重中之重。

可以说从三伏开始,直到初秋的这段时间古人都非常注重饮食节律。天气从立秋开始逐渐变凉,但三伏余威犹在,“苦夏”刚过,需要对身体进行摄补,民间常常在这段时间大快朵颐,古人谓之“贴秋膘”。《内经·素问》中也于此有着非常清晰的总结,曰“秋三月,此谓容平。天气以急,地气以明。早卧早起,与鸡俱兴。使志安宁,以缓秋刑。收敛神气,使秋气平;无外其志,使肺气清。此秋气之应,养收之道也。”足见古人摄生之道已达到相当之高的境界。

0 阅读:13

青丝评文化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