签署扩军令,誓言重建俄罗斯世界,普京要将全球再次带入冷战?

终归陌路人 2023-12-05 18:19:14

最近一段时间,确切地说是在中东地区的哈以冲突爆发后,俄罗斯人仿佛像打了鸡血般,一改过去的颓势,斗志昂扬地从战场、舆论、外交、政治等层面向美西方发起了全面反击,普京还高调宣布了俄罗斯作为一个“世界超级大国”的强势归来。

一,俄军在战场上突然发力,并迅速扭转了长达一年时间的颓势

自俄罗斯2022年2月24日对乌克兰开展特别军事行动至今年10月中旬俄军再次反攻之时,乌克兰战场实际上经历了如下几个阶段:

2022年2月24日至2022年4月初的俄军攻打乌克兰全境阶段,标志是围攻基辅并最终撤出基辅地区。

2022年4月至7月间的俄军重点进攻乌东地区阶段。标志是拿下了马里乌波尔等乌克兰乌东地区的重要城市。

2022年7月至9月初的战场僵持阶段。标志是接受北约军援的乌克兰军队已经能够在战场上有效抵御俄军的进攻。

2022年9月初至11月底的乌军秋季反攻阶段。标志是乌军一举夺回了伊久姆、红利曼等战略重地,并迫使俄军放弃赫尔松城。

2022年11月底至今年6月初的互有攻防模式的战场僵持阶段。标志是,尽管巴赫穆特、扎波罗热等局部地区有战斗,但在总体上,俄乌双方基本上是僵持局面。

2023年6月8日至10月10日的乌克兰“大反攻阶段”。标志是乌克兰军队在赫尔松、扎波罗热一线发起了旨在为夺回克里米亚的乌南地区战役。

从围攻基辅失败到战场相持,从伊久姆、红利曼得而复失到撤出第聂伯河右岸而专事防御,从克里米亚大桥和黑海舰队母港塞瓦斯托波尔数次被炸到包括莫斯科在内的本土被袭击,俄军的拉胯在战场上一览无余。

毋庸置疑,俄罗斯的战争资源和军事潜力毕竟不是在北约“拔苗助长”下的乌克兰军队所能相比。基于此,俄罗斯在战场上被动的情况下,仍然在暗暗重聚资源、积蓄力量和等待时机。

在度过那段时间的武器和弹药“枯竭期”,等到西方对乌克兰战争的“疲劳感”来临,觅得中东地区战事爆发的“机遇期”这三个有利条件后,俄军毫不犹豫地在战场上突然转入了反攻。直白地说,打了乌克兰和美西方一个“措手不及”。

俄军之所以在战场上打得拉胯,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原因,一是高估了自己的实力,低估了对手的韧劲。二是“吃苏联老本”的常规武器与北约武器有代差,信息化技术条件下的作战水平低下。三是对战争的持久性准备不足,军工、武器的生产能力,特别是弹药的供应跟不上战场节奏。

根据以上三个战场中拉胯的原因,俄罗斯进行了有针对性的“修正”。比如武器和弹药供应不足的问题,普京让梅德韦杰夫重新走上前台,任命其为俄联邦军事工业委员会第一副主席(普京为主席),主抓这项工作。

此外,俄罗斯还放下了“世界第二军事强国”的身段,获得了朝鲜、伊朗等盟友和友好国家明里暗里的军援,不仅在那段防御时期储备了大量的弹药,居然还在美西方限制的军工技术领域有了意想不到的“收获”。由此足以说明,俄罗斯也并非是在“孤军作战”。

俄军在战线上的苦苦支撑,其实就是在等待着一个战略上的判断,即俄罗斯领导层坚定地认为,美西方和北约国家肯定会有对乌克兰战争失去耐心的时候。

果不其然,在乌克兰6月份的“大反攻”效果不明显后,北约中的一些国家有了“战争疲劳感”。就连美国也因为内部的政党斗争以及虚伪和自私,导致对乌克兰的军援打了折扣。加之北约国家的弹药库存几乎被清空,乌克兰出现了明显的弹药不足。俄罗斯由此判断:反攻的时候到了。

对于正在进行中的战争,当“由守转攻”之时,实力和基本条件是必须的,但“时机”的选择也同样重要。如果选对了时机,自然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对于俄罗斯来说,也许是“天赐良机”,也许是应了“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这句话。总之,中东地区的一场战事就突然爆发了。

10月7日,在毫无征兆的情况下,哈马斯突然对以色列发动了自该组织成立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袭击。不仅令以色列措手不及,也令以色列最坚定的支持者美国惊慌失措,慌忙将两艘航母战斗群派往东地中海。

由于以色列被视为美国在中东地区“不沉的航空母舰”,所以,美国只得暂时“抛下”乌克兰,集中各种资源支持和保护以色列。而整个世界的聚焦点自然也从东欧转移到了中东。而就在此时,俄军的反攻战也突然打响了。

10月10日,俄军突然在顿涅茨克一线向乌克兰阵地发动了规模巨大的反攻战。之所以说“规模巨大”,是因为仅在阿夫迪夫卡战场上,俄军就投入了12万人以上规模的作战部队。

有西方军事专家和智库分析称,俄军的反攻时间仅仅比哈马斯对以色列的袭击晚三天,按理说,在卫星和监控技术如此发达的现在,在如此短的时间调动如此规模的军队,而且不被乌克兰和北约警觉,根本就不可能。除非是“化整为零”的进入阵地,而那样则又需要较长的时间。

显而易见,俄罗斯的反攻已酝酿很久,可以说是“有备而来”,何时开始,无非是在等待一个“最佳时机”而已。因此,西方舆论普遍认为,俄军的反攻与中东地区的战事爆发有着“只可意会,不可言明”的关联。

显而易见,乌军在战场上被打了个措手不及。直白地说,俄军的反攻也就等于宣告了乌军这次“大反攻”的失败。而鉴于在此前的一段时间里并没有更先进的西方武器交到乌军手中,加之乌军现在弹药不足,所以,就连乌军总司令扎卢日内都承认,乌克兰战争已陷入僵局,乌军不可能再取得更大的成果。

其实,俄罗斯人自己也很清楚,这次的反攻有“讨巧”的成分,尽管取得了一定的战果,但若说取得完全的胜利,显然不可能。因此,有分析认为,俄军这次反攻的目的是要将乌克兰和美西方“逼”上谈判桌。基于此,俄罗斯也同时打响了舆论战和外交战。

二,俄罗斯加强了舆论攻势,乌克兰几乎已被“唱衰”

就在俄军战场上开始反攻之时,关于乌克兰的“负面”新闻和消息突然多了起来,比如乌军总司令扎卢日内与泽连斯基的内斗“白热化”,扎卢日内正在与俄军总参谋长格拉西莫夫“谈判”,乌克兰即将“发生政变”等足以让乌克兰人“自乱阵脚”的传言。

此外,俄罗斯媒体还广泛引用和渲染着西方国家前官员、北约前军官的个人观点,说美西方已经决定放弃乌克兰,乌克兰已经没有任何胜机,俄军的进攻随时可能让乌克兰崩溃等等足以动摇乌克兰人抵抗信心的说法。

而从实际情况来看,俄罗斯的舆论攻势还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因为,战略定力不足的乌克兰真的出现了一些内部不和的迹象,不得不说,在舆论战层面,俄罗斯人“很老辣”,乌克兰人还“太嫩”。

三,拉夫罗夫“独战”欧安组织峰会,普京即将开启中东之行,俄外交反攻战打响

在过去的一年多时间里,美西方对俄罗斯实施了史无前例规模的经济上制裁、技术上禁控、政治上孤立和司法上(国际刑事法院的逮捕令)限制,导致俄罗斯的外交举步维艰。

比如,普京就因此错过了2次G20峰会、南非金砖国家峰会和亚太经济合作组织峰会等重要国际活动。然而,在最近一段时间里,俄罗斯似乎突然拉开了外交反击架势。

根据俄媒5日的报道,俄总统助理尤里·乌沙科夫表示,俄罗斯总统普京即将于本周访问沙特和阿联酋这两个中东国家。普京此时出访中东,显然意味深长。

此外,就在上周,俄罗斯外交部长拉夫罗夫还“独闯”了在北马其顿举行的欧安组织峰会,面对西方国家“设计”的尴尬局面,面不改色的拉夫罗夫做到了“我不尴尬,尴尬的就是你们”的境界。比如,面对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和欧盟外交和安全高级代表博雷利的“避而不见”,拉夫罗夫调侃称,他们是“胆怯”了,是“逃离”。

有分析认为,种种迹象表明,在忍受了近两年的“憋屈”后,俄罗斯要主动在外交层面展开反击了。

四,誓言“重建俄罗斯世界”,签署“扩军令”,普京意欲何为?

俄罗斯在乌克兰战场以及在舆论和外交层面的“反攻”固然重要,但普京关于战略及军备层面的言行更应该被“关注”,因为那将关乎未来世界格局的重塑,甚至会影响到世界是否会进入新一轮的军备竞赛和冷战中。

在11月28日的一次讲话中,普京宣布,在乌克兰的战争是俄罗斯的一场胜利,同时还宣布,“现代俄罗斯”已经更加强大,已经恢复了“全球性大国的主权”。按照德国媒体的解读,普京的意思是“苏联式的超级大国”已经回归。

此外,普京还誓言重建“俄罗斯世界”。并因此表示,古罗斯、俄罗斯帝国、苏联和现代俄罗斯就是“俄罗斯世界”。紧接着,普京又于12月1日签署了一项总统令,将俄联邦武装力量的编制定为220.913万人,其中军人数量为132万,等于又扩编了14万正规军。

对于普京宣布重建“俄罗斯世界”,以及签署扩军的总统令,在特定的舆论场上,不少人向普京竖起了大拇指,称其“硬气”。岂不知,这对世界到底意味着什么,尚需打个问号。因为,这难免会让人想起那令人窒息的冷战时期。

其实,早在11月7日,俄罗斯已经完成了退出《欧洲常规武装力量条约》的全部程序,而在此之前,俄罗斯已经“中止执行”了尚未到期的《新削减核武器条约》。加之普京宣布的扩军和重建“俄罗斯世界”,有西方智库和战略分析家认为,如果“恢复苏联版图”是普京的战略诉求的话,世界就有重回“冷战时期”的可能。

众所周知,世界经济是在苏联解体和冷战结束后才迎来一波高速发展期的。如果世界重回冷战状态的话,也就意味着“全球化”的终结,世界人民又将笼罩在冷战的阴霾中,世界经济也必然会遭到重创。

当然,按照普京的说法,“重建俄罗斯世界”是为了创造一个更加公平的世界秩序。但愿如此。

2 阅读:174

终归陌路人

简介:八年学易,着实不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