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218年,当刘备开始正式攻略汉中的时候。北方草原上,轲比能首先和北边的乌桓人联系上,威胁到了幽州方向的安全。
然后,曹操就派出了曹彰,负责去解决这个威胁。
结果那一战,在魏军主力尚未完成集结的时候,曹彰只带了一千步兵,几百匹马,就把乌桓人打的稀里哗啦。最后,曹彰还俘虏了几千人。
原本在这一战之前,轲比能带来了几万人,已经准备和魏国翻脸了。但是曹彰这一战,却彻底镇住了轲比能。
在轲比能看来,魏国这边,一支千余人的小部队,都能暴打乌桓。就凭自己手里这几万部众,想要和魏国直接翻脸,显然是不够看的。
所以此后,轲比能又安心发展了几年。直到公元222年,也就是夷陵战场那边,刘备和陆逊正好分出胜负的时候。北方草原上,轲比能开始带着部众,对鲜卑其他两部发起统一战争。
首先被轲比能盯上的,就是素利部。
因为轲比能部比较强,所以很快,素利部就被打的溃不成军。然后,素利部很快开始向魏国这边求援。
而负责处理这件事的人,则是当时乌丸校尉,田豫。
田豫这个人,在三国时期其实也不是太重要的人物,不过他的经历很传奇。早年田豫刚刚参军的时候,曾经在公孙瓒麾下做事,然后就被分配到了刘备麾下做事。只不过后来,田豫要回家给老娘养老,再加上刘备也没有一个稳定的地盘,所以就脱离了刘备麾下。
再后来,等到曹操统一北方之后,他就成了曹操麾下的将领。
而之前曹彰暴打乌桓人的时候,他就在曹彰麾下打过仗。
此时曹彰虽然已经不在这边了,但田豫的眼光,依然不差。所以,当田豫得知素利部的求救之后,田豫很快就带着自己麾下的军队,直接杀向轲比能的部族。
然后,一场大战之后,田豫大获全胜。
眼见着幽州这边讨不到好处,轲比能又把目光投向了步度根部。经过一系列战争之后,步度根部同样被很快打垮,被迫向山西方向的雁门郡靠拢。
此后,雁门郡那边,又重演了一遍幽州这边的剧情。雁门太守牵招,同样带兵进行武装干预,直接跑到草原深处,又把轲比能部揍了一顿。
如此,到了公元224年,轲比能又再次入侵素利部。然后,幽州这边的田豫,再次出招。他亲自率轻骑,牵制轲比能的后部,最后再次迫使轲比能撤兵。
而一年之后,轲比能又再次进攻山西方向,结果又再次被并州刺史梁习击退。
总之,在三国最开头的这几年里,北方草原上,这个轲比能其实一直在闹腾。而且,这个轲比能其实真的很有两把刷子。
如果不是因为当时的曹魏,一直奉行分化瓦解政策,一直不给他机会统一草原。说不定在三国时代,草原上还真会出现一个强大的鲜卑政权!继而成了中原王朝的心腹大患!
不过,既然魏国在北方的手段,一直都比较强。这个轲比能,后来也就没机会彻底统一草原。
所以,以上这些战争,最多只能算是‘边境冲突’。在《三国演义》当中,更是连被多提两句的资格都没有了。
……
当然,就算这些边境冲突再小,依然还是战争,始终对当时的局势,还是有一些影响的。
而相比之下,第二件小事,就真的是对当时的魏蜀吴三家,一点影响都没有了!
第二件小事,是一桩草原分家案,再加上一桩婚事。
因为轲比能的崛起,北方草原上,这几年当中经常打仗。那些大部族,或许还能通过战争,获得一些战争资源,继而发展的更好一些。可是对于那些小部族来说,那就真的是灾难了!
所以,在这些年里,很多草原上的小部族,一直在不断迁移,尽全力躲避战争。
而在这些小部族当中,就有一个鲜卑小部族,名为索头部。
在东汉末年的时候,索头部的族长,名叫拓跋诘汾。
然后,到了公元220年,也就是曹操去世的那一年,拓跋诘汾也死了。
当年曹操死了之后,魏国这边,差一点就因为继承人的问题,直接分裂了。而这个索头部,虽然只是一个特别小的草原部族,但当时同样也遇到了这个问题。
这位老族长在世的时候,一共有俩儿子。至少在史书上,他是只有两个儿子。一个儿子叫秃发匹孤,另一个叫拓跋力微。
这其中,秃发匹孤是长子。
不过,那位老族长在临终之前,却并没有把族长的位置,传给自己这个大儿子。相反,他传给了自己的另一个儿子,拓跋力微。
再之后,大儿子秃发匹孤就不干了。
既然继承人的问题谈不拢,那大家索性就直接分家单过算了。于是接下来,这个大儿子,就带着自己麾下的一部分部众,脱离了索头部,直接向西迁移。
后来,这个大儿子,就带着自己的部众,逐渐走到了河西走廊那边。
若干年之后,这个大儿子的后人,在十六国时期建立了一个政权,叫做南凉。
而小儿子这边,虽然继承了索头部,但因为自己大哥带走了一部分族人,这让原本就不太强大的索头部,变得更加弱小了。
既然不够强大,挡不住那些大部族的冲击,那就只能跑了。
于是后来,这个小儿子带着剩余的索头部部众,开始在草原上过起了逃亡的日子,躲避西边一些强大部族的追杀。
直到后来某一天,这个小儿子拓跋力微,在逃亡的路上,遇到了另一个强大很多的部族。
这个部族,叫做没鹿回部。
靠着依附没鹿回部,拓跋力微总算是带着仅剩的索头部,暂时安稳了下来。而接下来,当他不断接触这个没鹿回部的高层之后,他惊讶的发现:这个没鹿回部的首领,竟然不是鲜卑人!
他们是东汉人!
而且,还是很有来头的东汉人!
当时没鹿回部落的首领,名叫窦宾。这个窦宾,他爹在几十年之前,曾经是东汉的雁门郡太守。而且,几十年之前,他们家族的一个女子窦妙,曾经是汉桓帝的皇后!而且还亲手拥立了汉灵帝!
只不过,后来汉灵帝登基之后,为了掌权,很快就干掉了窦家。
那次政变,在中原王朝的史书上,被称作是‘第二次党锢之祸’。
因为家族在中枢的动荡,为了避免被株连,所以当时正好在边境的一些窦家人,就直接离开了中原,跑到草原上这边生活,并且建立了这个没鹿回部。
到了此时,这个没鹿回部,在草原上已经非常强大了。
而接下来,拓跋力微就带着自己的那点部众,直接投靠了没鹿回部,开始在没鹿回部的庇护下生活。有意思的是,此后的几年里,没鹿回部的那个族长窦宾,看他是越来越顺眼!于是后来,窦宾就直接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了拓跋力微!
就这样,拓跋力微成了没鹿回部的女婿。
再之后,又过了二十多年,等到窦宾去世以后,拓跋力微又通过政变,夺取了没鹿回部的继承权。而拓跋力微掌权之后,他麾下的这个部族,又有了一个新名字。
这个新的名字,叫做拓跋部。
在后来南北朝的历史上,这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姓氏。
另外,那个一眼看中拓跋力微,选了他做女婿的窦宾,后来也有后人传了下来。
若干年之后,他有一个后人叫窦毅。
窦毅后来生了个女儿,嫁给了一个叫李渊的男人。最终,他们生了几个儿子,其中一个叫李世民。
当然,在三国时代,这些都是小事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