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芾的用笔三要诀——“得笔”、“八面出锋”、“刷字”

书法爱好不简单 2024-12-18 02:51:31

米芾的笔法技巧诸如“得笔”“八面出锋”“刷字”等为历代书家所重。我们今天就围绕米芾的用笔特点,也谈谈“得笔”、“八面出锋”和“刷”字。

用笔主要在于控制线质形状,行笔中所切割出的字内空白的形状及线条质感。米芾的“得笔”并非只是强调线条的沉实圆劲如“莼丝”般的质感,更是要求注意挥运使转中线条形状的变化,即所谓的“笔笔不同”“出于天真”,最后达到如同“谓筋骨、皮肉、脂泽、风神俱全,犹一佳士也”般的生动气质。进一步讲,“得笔”,就是用笔锋精细精准地写出古人法帖中的线条及形状,并且具有生动的笔势与笔韵,

最重要的是能够把线条的弹性表达出来。

“得笔”的书写技术主要取决于三个关键,即弹性、力度和书写性。

弹性是衡量线条质量好坏的标准,好的线条首先是要具备一定的弹性,经典书法作品中的线条有从纸面呼之欲出的感觉,其内在原因就是线条的弹性极佳。

蹲笔的熟练应用是确保线条有弹性的基础技法,蹲的目的就是为了更好的弹起来,蹲和弹既对立又统一,动作要振迅,弹时发力要快。

另外,在书写的过程中若力不足,笔毫须下蹲蓄力,弹而再行笔。行笔时笔锋贴着纸面书写,如物漂水面,控力而不外放,尽量把锋芒的每一丝动作清晰无遗地表现在纸面上,达到如锥画沙的艺术效果。

米芾的书作中笔力强悍,力透纸背,笔画“虽细如髭发亦圆”。要做到笔力遒劲,比较有效的方法就是要挥臂书写。挥臂书写突破了用腕的界限,活动幅度大,易蓄力,有力感,特别是在字组的书写时把笔画的力感可以推向更高的层次。

挥臂书写要求左手托于桌面上,右手执笔,执笔松且虚,注意左手为实,右手为虚,不可用腕直接书写,核心是要得虚、得力。这种方法起初可能不习惯,但是经过练习后,线条质量会明显上升。

书写性是“得笔”的延伸与补充,是指所用书写工具与所写内容的协调性。就比如我们信笔给别人写一张留言条时的感觉,而这种感觉直观上是注意文字的内容,并不着意强调书写的技巧和笔墨浓淡。反过来讲,书写性就是“得笔”后锋杪艺术性的表达,作品达到“犹一佳士”是其最终的目的。

结合米芾传世的经典法帖对比,“八面出锋”指能

用毛笔笔锋的任意面进行起行收来完成丰富的用笔动作,充分发挥毛笔的特性,收放自如。同时注重中侧藏露的多种用笔方法,表现出笔画上直曲、方圆、俯仰、向背等变化。在米芾的运笔体系中,由毛笔本身的灵活再加上其打破常规而随势运笔的方法,可以从各个不同的方面和角度来回转变,形成了自己的书写风格。而与其说是风格,不如说是随心所欲。这时对笔法自信满满的米芾对“八面出锋”提出自己的观点:

字之八面,唯尚真楷见之,大小各自有分。智永有八面,已少锺法。丁道护、欧、虞笔始匀古法亡矣。柳公权师欧,不及远甚,而为丑怪恶札之祖。自柳世始有俗书。另外,还指出欧、虞、褚、柳颜皆一笔书也。安排费工,岂能垂世?

要达到“八面出锋”的效果,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学会并熟练地使用“换面”。“换面”就是书写时笔肚触纸的部分根据线条及转折变换锋面的方法。“换面”时要根据不同的笔画和走向,运用不同的锋面,最主要就是每次有转折变化都

要把笔锋调整到相应的方向,这样才能使笔锋始终保持中锋行笔,才能使字的点画转折处气脉畅通,不失稳健,同时让笔画更加平滑和稳定,具有极强的张力。这里特别要注意,换面动作一定要做到位,否则达不到“八面出锋”的效果。比如米芾在书写横时,从三点钟的方向再到九点钟的方向,落笔后再到三点钟的方向,这样书写笔笔不同,起笔夹角变化丰富。

米芾的高明之处是起笔处夹角可以在中心线之上也可以在中心线之下,可以是任何角度,都自然可观。此仅以横画起笔而观米芾书法侧锋的运用,推而广之,米书其他笔画的起笔亦是变化很多,不独起笔,在行笔、收笔、转折乃至一个完整的笔画中,他都可用侧锋,也都可以正侧交替变化,甚至在极其细而短处也时时做这些动作,还显得游刃有余。

如米芾《惠柑帖》(图一),“起”字的首横与次横的起笔方向刚好相反,首横锋面从下起笔,而次横锋面从上起。“甜”字的右边两竖的起笔方向亦反,左竖锋面从右落笔,右竖锋面从左落笔。“用”与“司”二字在钩的写法中,“用”的钩锋面从左上弹出,而司的钩锋面从左平出。“感”与“便”中,“感”字末笔撇画与“便”字次笔竖画出笔锋面均向上带出。

“刷”字亦为米芾用笔的另外一大特点。“刷”字本质大概是“八面出锋”技法在速度上的外在表现,是熟练到一定程度后运笔的自然效果。米芾的尺牍中处处可见其用笔迅疾而不失坚劲,痛快淋漓,其“八面出锋”的技法和“刷字”的气魄和力量在书法艺术中独树一帜。

0 阅读:14

书法爱好不简单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