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当七八月份的雨后清晨,你是否听过关于山里抓虫的小故事? 一些人或许认为这只是一种无聊的游戏,可对我来说,它却是一段回味无穷的经历。
山里的每一场雨都是一个信号,像是召唤着我们这些童年的冒险者去揭开自然的神秘面纱,而我永远不会忘记那次的“小探险”。
雨后山村的“召唤”有一回,下了一整夜的雨。
第二天早晨醒来,山村的空气格外清新,仿佛能洗净所有的烦恼。
爷爷总是对着窗外的雨丝说:“雨有灵,招水牛虫。
于是,我们这些孩子就会认真听从他的指引,提着竹编笼子,准备开启一天的探险。
槐树是我们的目标,雨后的它们总是弥漫着一种混合了泥土和青草的清香。
叔叔说,那些藏在槐树上的水牛虫,正是被这种味道吸引来的,树上的琥珀色汁液则是它们的美味佳肴。
每次看到爷爷小心翼翼地用油纸伞挡雨,引领我们翻过小山坡,我们就知道,一场妙趣横生的“狩猎”即将开始。
捕捉水牛虫的智慧与技巧闯入树林,双手握住竹夹,爷爷不急不缓地传授我们“捕虫术”。
一切都必须小心翼翼,尖头的竹夹需要卡住虫子的后颈,否则,它们会闪电般溜走。
记得有一次,我以为成功抓住了一个,结果它却突然振翅腾飞,我傻眼了,爷爷拍拍我的肩:“这可不是简单的事,得多试试。”
水牛虫的黑亮甲壳在阳光下闪着蓝光,捕虫比想象中困难得多。
但也正因为如此,每次成功捕获,总让我有一种说不出的成就感。
一旁爷爷的烟头明灭不定,“当心尾刺!
他的声声提醒让我忙得不可开交,但同时也让我从中逐渐学会了迅速的反应和稳妥的动作。
享受自然的馈赠每逢成功归来时,跟随者的是收获的喜悦和饱满的肚子。
回到家中,满载而归的竹笼被放到厨房,水牛虫将在简单的料理之后成为香气四溢的餐桌美味。
爷爷总是把虫子洗净,然后投进热油,油面上冒出的金黄泡泡伴随着滋滋声,虫子的壳越发金黄酥脆。
虽然我们的“猎物”是昆虫,但捞出后它们那诱人的香气,总让我大快朵颐。
爷爷常常撒上盐,用一点点椒盐提味。
每次我总忍不住多撒几粒盐,洒在金黄的表壳上,像一层细雪轻轻落下。
这样的盛夏午后,伴着浓烈的炸油香,总能让我回味无穷。
这些年过去了,我们渐少听说身边的孩子像当年那样在雨后跑上山去抓虫。
但那段关于水牛虫的“小探险”,如今却成了我清晰的童年回忆。
不管曾经有多少不理解的目光,这种与自然亲密接触的经历却给予了我无尽的乐趣和抚慰。
而今天,当我站在窗前,雨滴轻响在瓦檐上,我想起的依然是那群挥舞着竹夹的小伙伴,是山风,是爷爷,以及那充满探索和好奇心的旧日时光。
这所有的细节,让我懂得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也许这就是那个夏天留给我最大的启示。
无论身处何种时代,与自然的连结总是最淳朴而真实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