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旅行中,您可能会遇到这样一种状况:一个地方的美景让人惊叹,可是当地的美食却总让人觉得乏味。
但如果您去过陇南的小城,成县和文县,您会发现,一些不起眼的小吃,也许是这趟旅途中最大的惊喜。
成县味蕾巡游初到成县的那天晚上,街道已经迎来了暮色,街边小摊次第亮起温馨的灯光,显出城市生活的另一种烟火气。
我循着街上微弱的光线寻找美味,武家巷名声在外,但此时大多数小摊都已收摊。
幸运的是,一个卖炒牛杂的小摊还在营业。
老板热情地招呼我坐下,端上了一份热腾腾的牛杂。
别看摊子不大,炒牛杂的风味可不一般。
小摊儿用心地把调味料提前腌得透透的,所以牛杂有一种特别的香气。
虽然只是街边食物,却在味蕾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第二天,天刚微微亮,我就奔向成县一中附近,那里有一家只卖恬浆的老店,听说从早到晚都很忙。
看着络绎不绝买恬浆的人,我也不禁被吸引,尝了一口,果然味道醇厚,绝对值得一试。
武家巷的特色炒牛杂行走在武家巷犹如一场味觉的探险,尤其是那家卖炒牛杂的小摊。
老板朴实的话语中透出自豪,说这里牛杂独特的豆类调料是几代人传下来的秘方。
一开始我还有些将信将疑,但品尝之后,立刻被征服。
每一块牛杂都饱含调料的香,入口是令人愉悦的干香辣味,边吃边聊着当地人的生活,仿佛自己成了这个地方的一个小小的参与者。
用小盘装,就算大份也才10元,量更多些但不显臃肿,让我在这小城中找到了意外之喜。
不禁感叹,有时候越是市井的东西反而越能打动人心。
说到文县的豆花面,它和豆花结合,非常接地气。
第一次见到这样的搭配,我是在文县的天池景区门口的小摊,菜市场般的拥挤和喧闹中,我享受了一碗相对清淡的豆花面。
最初的尝试并没有让我兴奋,直到在洛塘镇和碧口古镇,我真正为它独特的风味折服。
洛塘镇的豆花面,面条选择丰富而且现压,搭配小咸菜,调味上竟然无可挑剔。
到碧口古镇尝试时,6元的小份刀削面,汤浓面滑,豆花和几种咸菜的搭配毫不逊色,让旅行的记忆中留存了一份特别的滋味。
饮一碗成县恬浆成县的清晨当然少不了一碗温热的恬浆。
这种把豆浆和米煮在一起的饮品,看似简单,却在口感上有独到之处。
走进那家位于成县一中旁边狭窄小巷中的店铺,我点了一碗恬浆。
喝的时候加上一点椒盐,总能让我从心底生出一种满足感。
旁边的小吃摊上,刚出锅的核桃饼也一定要尝尝,外酥内香,让早晨更加圆满。
当地人也许习以为常,但对于初来乍到的游客,这是很好的一次体验。
在结束这段旅程时,我不禁感叹:有时不是美食成就了地方,而是地方给予了这些食物生命。
陇南的这些小吃,看似不经意,实则渗透着当地人平日里最真的烟火味。
旅行结束,回忆这几样小吃,反倒勾起了我更深刻的思考:也许旅行,讲的从来不只是路上的风景,还有那些指向人心的、让我们愿意多看一眼、多停一刻的小地方。
或许,我们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个地图,那是美食于我们的意义所在。
正如生活本身并不完美,旅途中的每一尝试和对当地滋味的探索,也都在丰富着我们的感官体验和生活阅历。
这样的感知,才是真正不可错过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