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1年,上海一女工提出辞职,周恩来急电3点指示,后来结局如何

老章聊历史 2024-04-01 22:49:46

1951年,在上海松江县印刷厂食堂工作的一名女工,感觉众口难调,工作非常辛苦,还经常受到群众指责,于是主动提出辞职。

周恩来得知这个事情后,大为震怒,给上海发了电报,明确了三点指示。

这位女工是谁?跟周总理是什么关系?为什么周总理那么生气?这位女工的结局又如何呢?

嫡亲姨表妹

1908年,周恩来的生母和嗣母相继去世,年仅十岁的周恩来不得不拖着两个弟弟一起生活。

1910年,周恩来要离家去外地上学,两个年幼的弟弟无人照料,只好将6岁的小弟周恩寿送到十四姨娘家里代为抚养。

十四姨娘待恩寿如同己出,非常疼爱他,有好吃的都给他。周恩寿8岁那年,才又回到了周家,和八婶一起生活。

十四姨娘在周恩来的心里,感情要胜于一般的亲戚关系,毕竟有着抚养其弟弟的恩情。

开篇所提到的那位女工,叫陈绣云,是十四姨娘的女儿,比周恩来小10岁,论起来是周恩来的嫡亲姨表妹。

新中国刚成立后,陈绣云与表哥周恩来取得了联系。当时的中国百废待兴,身为一国总理的周恩来,工作特别繁忙,没有时间给表妹回信。

邓颖超便按照周恩来的意思给陈绣云回了一封信,叮嘱她照顾好家里的老人。

陈绣云收到回信以后,便拿着这封信找到上海华东局民主妇女联合会,请求给自己安排一个合适的工作。

当时,松江县各个岗位也缺少人手,于是就把安排到县文教科工作。这个部门的主要工作就是扫盲,需要经常深入到农村。

工作一段时间后,陈绣云吃不了这份苦,后来又被调任到松江县印刷厂做统计工作。这个岗位专业性强一些,陈绣云的文化不是很高,业务能力一直提高不明显,不愿好好干了。

1951年8月,邓颖超来到上海看病。陈绣云在看望邓颖超的时候,提出想去北京找周总理,希望在北京给她安排好一点的工作。

当时,邓颖超的身体比较虚弱,只是委婉而又明确地说道:

“你表哥工作非常繁忙,平常连我自己都很少见到他,你就不要去了。”

邓颖超身体有所好转以后,给陈绣云写了一封信,做做她的思想工作,希望她能够安心工作。

在这封信里,邓颖超这样写道:

绣云表妹:

来沪以后,因病不能同你详谈,曾托胡耐秋同志告诉你一些独立奋斗的意见,希望你采纳。

解放了,我们不仅是在政治上从旧的统治下翻了身,我们还需要从思想里用自己的努力掏出那些旧社会带给我们的渣滓,我们才能真正地变成新社会的主人。

从你的来信和言谈中我们感觉到你缺乏一种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信心,仍然存在有依赖的思想。这必须认识(到这)是旧社会留给我们的坏东西,必须要勇于抛弃它,你才能获得在新社会里开辟你自己前途的力量与勇气!

上海正在为了抵抗帝国主义及其走狗之封锁实行精简、节约、疏散……等六大任务,这个方针你一定会在报上看到,因此,找事情是非常困难的,况且人民政府的用人,主要依靠他自己的工作表现,只要他的工作努力,吃苦耐劳,工作效率高,群众关系好,则不管他是谁,将得到人民政府的器重;相反,则不管谁的“情面”去“提携”也是没有用的。

这种作风是我党长期坚持的优良传统,特别是我和你表哥现在的工作岗位,更不能因亲故而违反原则。特告你。

对于你的工作意见,我意以去苏北生产或从事义务工作为宜,现人民政府正有组织地在进行,望你注意读报,直接前去接洽。

此复并问近好!

邓颖超8月17日

这封信,现如今保存在淮安“邓颖超纪念园”内。

周总理的三点指示

陈绣云收到信后,并没有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她还是想着自己的表哥给她安排工作,所以仍然不好好工作。

后来,松江县印刷厂的领导又给她更换了工作岗位,到食堂搞伙食工作。松江县印刷厂工人比较多,萝卜白菜各有所爱,众口难调。

陈绣云忍受不了别人对她的指责,主动提出辞去工作。对于陈绣云辞职的事情,松江县人民政府还是非常慎重的,就把这件事情上报给了国务院。

周总理知道这件事情以后,非常生气,明确给松江县人民政府三点指示:

“一、予陈绣云开除;

二、给予劳动改造

三、拟登报声明与她脱离亲戚关系。”

陈绣云这才意识到自己的想法是错误的,想靠着表哥来找到舒适的工作是不对的。

她来到华东局妇联,做了深刻的检查,希望能够重新考虑她的工作问题,结果没有如愿。后来,陈绣云报名支边,去了大西北甘肃。

20世纪60年代中期,陈绣云退休,回到了上海。

有一个问题,需要说明一下。当时的“改造”,并不是现在司法意义上的“改造”,是要陈绣云在艰苦的劳动中去改造自己的世界观。

十条家规

周总理与普通人一样,都有着浓厚的亲情,但他又不是一个普通的人。建国之初,周总理亲自制定了10条家规。

一、不准晚辈丢下工作专程看望他,只能是公差顺路看看;

二、亲人来一律住国务院招待所;

三、一律到食堂排队打饭,有工作的自己买饭票,没工作的由周恩来付伙食费;

四、看戏以家属身份买票入场;

五、不准请客送礼;

六、不准动用公家汽车;

七、生活要艰苦朴素;

八、个人生活上能做的事不让别人代办;

九、任何场合不能说自己和周恩来是亲属关系,不能炫耀自己;

十、不谋私利,不搞特殊化。

周总理对待亲属的态度,不仅关系到个人的家事,更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关系到整个社会的风气问题。即使周总理在病重时,他也制止亲属来北京看望他,让他们坚守岗位。

当晚辈们知道周总理的病情越来越严重时,心如刀绞。周总理还专门交待过此事,他告诉晚辈们:

“你们要把我们的亲属感情,提高到无产阶级感情的高度。我为革命工作的日子不多了,要抓紧时间多做工作。我们要像蚕一样,把最 后一根丝都要吐出来,贡献给人民。”

周总理逝世前,还留下遗言,让亲友不要来北京,坚守岗位就是最好的悼念。

0 阅读:0

老章聊历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