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文艺频道《我的艺术清单》:走进茅奖作家陈彦的九个故乡

楠熙看文学 2024-10-02 03:47:37

关注作家出版社,发现更多文学好书

*本文转自央视文艺,作者马宁

走进茅奖作家陈彦的九个故乡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文艺节目中心综艺频道CCTV-3《我的艺术清单》特别呈现《旖旎风光:作家笔尖的江河日月》,本期嘉宾茅盾文学奖获得者陈彦将带领我们走进他的故乡,分享他的创作秘籍。

《装台》《喜剧》《西京故事》以及新书《星空与半棵树》等作品,是作家陈彦对故乡最深情、最深刻的记载。儿时因父亲工作调动,陈彦跟随父母辗转了庙沟镇、红林村、余师乡、柴坪镇等六个别样的“小故乡”,再加上后来工作的镇安县城、西安市这些“大故乡”,陈彦说他在陕西共有八个故乡。庙沟镇有他尤为难忘的童年与少年时光,这里的人与情,风与景,在滋养他成长的同时,也成为了他笔下流淌的江河日月。

今日重温故土,这份情感依旧浓厚。每个故乡都有他不同的回忆,也分别成为书中故事的发生地,更因他的文学成就,在文学中留下了特殊的一笔。

塔云山之约

陈彦和《我的艺术清单》节目组相约在他故乡的塔云山下,恰逢雨季,美景如画,特别是刀切斧劈的山峰和壁立万仞的景象,云雾缭绕,塔云山的金顶如同仙境。山下的村庄就是陈彦儿时现实的世界。他说,小时候爬山的经历和写作感受不同,早期的文字注重描写外部,现在更多注重内心深处的感受。

山上山下的转换是梦中的故乡和现实的故乡的混合,在他的作品《西京故事》中,塔云山和塔云山小学都是实名出现,通过主人公罗天福的形象表达离开家乡的纠结或选择,那也是一代人的共同的情结,今日重游,真真假假,分不清现实与文学。

走在老街上,仿佛走进了他的文字里,陈彦从小喜欢在街上观察人物,乡镇的街道和老房子,保留下来的都是他熟悉的记忆。走着走着,小学同学、中学同学就那么活生生地出现在眼前,握手、寒暄,自然亲切。他们就像他笔下的人物,即使是路人甲,也生动而细腻,充满地域色彩和乡土气息,方言的巧妙融入体现了对民间文化的深刻理解。

作家真是一个神奇的职业,在他的故乡游走就像是一场沉浸式阅读,或像看一场实景演出,沉浸在他的真实或笔下的江河日月、故土人情中。

文学要精准才能精彩

陈彦的文学有着自己独特而朴素的角度。《星空与半棵树》是作家陈彦继《装台》《主角》后推出的最新长篇小说。以猫头鹰的警示开篇,以半棵树被偷卖为导引,通过热爱观测星空的小镇公务员安北斗等人物的命运,与这星空、半棵树紧密相连,展现了他们在现实与理想间的挣扎与抉择。

“猫头鹰是这部小说的眼睛,是惩恶扬善的审判官,它目睹了北斗村的美丑善恶。” 通过猫头鹰这一角色的设定,以一种超然的视角观察着乡村社会的种种现象,增加了作品的象征意义和深度。他坐在山下图书馆谈着过往,他曾经脚踏实地地生活,也一直在仰望星空。《天文爱好者》杂志是他书单的上榜之作。他研究真正天文学视域下的星空,也研究文学语境下的星空,星空给人类带来浪漫、幻想、方向、季节、时令的变化,更成为陈彦对乡村社会的巨大变迁记录的映像。

他说文学表达要精准,世俗的表达也要精准,精准才能精彩。《星空与半棵树》正是于此展现了现实与理想间的挣扎与抉择,是作家心灵深处对故乡最真挚的表达。

陈彦带着节目组继续游走在乡间镇上,这里并不偏僻,陈彦也时常回来,乡亲与他彼此熟识,但斗转星移的人生经历,一位山村长大的孩子后来成为在文学之路上攀登的作家,也让一切都产生了戏剧的“冲突”,雨后山间,云雾缭绕,故乡深藏其间,藏于故人心中,更珍藏在文学中,我们在江河日月里继续寻找。(文/马宁)

0 阅读:0

楠熙看文学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