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乌“摊牌时刻”:万斯下最后通牒,乌克兰拒割地换和平‌

粟米千机 2025-04-24 09:55:21

2025年4月23日,美国副总统万斯在访问印度期间突然向乌克兰抛出“最后通牒”,要求其接受美方主导的俄乌和平协议框架,否则美国将退出调解进程。这一强硬表态将美乌矛盾推至台前,俄乌冲突的“政治解决”路径陷入空前危机。

‌美方提案:承认俄实控,冻结冲突‌

据美方披露的协议草案,美国要求乌克兰接受两大核心条款:

‌承认俄罗斯对克里米亚的主权‌,结束长达11年的领土争议;

‌默认俄对顿涅茨克、卢甘斯克、扎波罗热、赫尔松四州的“实际控制权”‌,双方以当前战线为界实现停火。

美方强调,此方案旨在“避免更多流血”,并称“现实主义的妥协”是结束战争的唯一出路。万斯在记者会上直言:“美国已为和平付出足够多的努力,现在是乌克兰做出抉择的时刻。”

‌泽连斯基拒不让步:克里米亚无谈判空间‌

面对美方施压,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24日发表全国讲话,明确拒绝提案:“克里米亚是乌克兰的,过去是,未来也是。任何要求我们割让领土的协议,都是对侵略的纵容。”

乌方强硬立场直接冲击美欧协调。原定同日举行的美欧乌三边外长会议被迫降级为司局级磋商,伦敦会场气氛紧张。一名欧洲外交官匿名透露:“美国的‘通牒’让欧洲盟友措手不及,乌克兰的愤怒可能引发西方阵营内部裂痕。”

‌俄方冷观美乌角力,特朗普“补刀”施压‌

相较于基辅的激烈反应,俄罗斯表现出耐人寻味的“低调欢迎”。克里姆林宫发言人佩斯科夫称:“我们不将美方言论视为威胁,但支持任何推动对话的尝试。”分析认为,俄方乐见美乌分歧激化,借机巩固战场成果。

美国前总统特朗普则在社交媒体“真相社交”上发文,矛头直指泽连斯基:“拒绝和平的人正在摧毁乌克兰。如果他们继续顽固,可能失去的不仅是四个州,而是整个国家。”此番言论被解读为共和党对拜登政府施压的延续,亦暗示若特朗普赢得2024年大选,美对乌援助政策或大幅转向。

‌美国战略意图:急于抽身,重塑全球布局‌

万斯的“最后通牒”折射出美国急于摆脱俄乌泥潭的战略焦虑。

‌内政压力‌:美国两党对持续援乌分歧加剧,2024年大选临近,拜登政府需向选民展示“结束战争”的政绩;

‌外交转向‌:美国意图将资源投向印太,此次万斯在印度发难,被视作向盟友释放“战略重心东移”信号;

‌对俄博弈‌:默认俄势力范围以换取其“不进一步西扩”的承诺,防止冲突外溢至北约边界。

然而,美国“快刀斩乱麻”的算盘面临双重风险:若乌克兰拒不让步,美国撤出调解将导致俄乌陷入长期消耗战;若强推协议,则可能动摇东欧国家对美的安全信任。

‌专家警告:仓促妥协或埋下更大隐患‌

“以土地换和平”的设想引发国际争议。布鲁金斯学会研究员史蒂文·皮弗指出:“2014年《明斯克协议》的失败证明,冻结冲突不等于解决冲突。若乌克兰被迫接受领土割让,可能激发国内极端民族主义反弹,甚至导致政权更迭。”

乌克兰前驻美大使瓦列里·恰雷警告:“美国若放弃乌克兰,将向全球传递‘强权即正义’的信号——这意味着二战后国际秩序的原则性崩塌。”

‌结语:和平的代价谁来承担?‌

俄乌冲突爆发三年后,战场上的炮火未歇,外交场的博弈已进入更残酷的“终局阶段”。美国的“通牒”将难题抛给乌克兰:是坚守领土完整承受持久战之苦,还是吞下苦果换取不确定的和平?无论选择哪条路,弱国的悲剧性命运再次昭示——在大国角力的棋局中,小国往往只能被动支付“和平的代价”。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