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有两个省会城市,河南省有三个省会城市,河北省有四个省会城市,而青海省曾经没有省会城市。这是怎么一回事呢?
吉林省的建制肇始于清朝顺治十年的宁古塔章京,用以管理除盛京以外的东北广大地区,康熙元年,宁古塔章京改名为宁古塔将军辖区,基本上等同于如今的省级单位。将军驻地宁古塔,即如今的牡丹江市。
清朝康熙十二年,清政府在松花江沿岸修建了一座新的城池,定名为吉林乌拉,意为沿江的城市,即如今的吉林市。这是“吉林”一词第一次出现在历史当中。康熙二十二年,宁古塔将军驻地从牡丹江迁往吉林市。从这时开始一直到后来的270多年,吉林市一直作为吉林省的省会城市存在。
清朝乾隆二十二年,宁古塔将军正式改名为吉林将军,所辖区域涵盖松花江流域、牡丹江流域、图们江流域,西起开原,东至乌苏里江两岸及库页岛,北起外兴安岭至日本海及黑龙江下游,南至长白山区,是当时东北亚地区的巨无霸。
时间进入20世纪后,随着中东铁路支线的贯通,长春市在交通运输、工业发展等方面逐渐超越吉林市成为吉林省的中心城市,以现代的眼光来看,长春市更适合大工业化时代的省会位置。1954年我国行政区划大调整。经国家批准,长春市升级为吉林省的省会,吉林市变成省辖市。
同为北方大省的河南省,其省会城市要比吉林省多一个。现省会郑州,及曾经的省会开封,新乡。而且新乡这个省会还属于一个已经消失的省。
河南自从设立行省以来,一直到1953年,省会就一直设立在开封市。那郑州又是怎么上位的呢?从北宋年间开始,开封成为国家的首都,从此实现了文化、经济、农业、手工业高度的繁荣,富甲天下。但是开封有一个先天的地理劣势——黄河水患严重。随着黄河数次改道并且不断的治理,黄河的开封段成为了地上悬河,开封的头顶始终悬着滔天巨浪。
到了近代后,随着传统的河流漕运被铁路、陆路取代,开封逐渐丧失了漕运中心的位置。新中国建立后,我国修建并整合了陇海线、京汉线等铁路枢纽工程。而郑州恰好处在两条铁路线的交汇处,区位优势一时无两。借助这些优势,郑州的工业、农业、商业也逐渐超越开封。对郑州的投资和政策倾斜也是越来越多,尤其是棉纺厂的投产,使郑州无论在经济、人口,郑州都盖过开封一头。
自然资源丰富、交通位置优越,郑州作为工业后发城市对全省的带动越来越明显。因此以郑州作为省会,更能带动经济的发展,而且相比于开封,郑州更接近河南省的地理中心点,便于辐射全省。1954年河南省会由开封迁往郑州。郑州被确定为国家中心城市、国家重要综合交通枢纽,肩负中国交通十字路口的重任。
而同为河南地级市的新乡,其省会之路更为奇特,新乡所管理的省级单位已经被撤销。1945年抗战末期,日本将河南的沦陷区设立了平原省。新中国建立后,我国沿用了平原省的行政区划,省会依旧设立在新乡市。其目的是借助平原省的存在对黄泛区进行有效治的理。平原省的辖区包括河南省黄河以北的地区、山东省鲁西地区。即如今河南省新乡、安阳、濮阳三市;山东省聊城、菏泽、湖西等地市。
从1952年到1955年,我国进行了大规模的行政区划调整,平原省是在这一轮行政区划调整中最先被撤销的省份。1952年11月,平原省被撤销,新乡市的省会位置也就不存在了。
而河南省的邻居河北省,省会城市数量多达4个,是中国省会城市最多的省份,(仅按新中国建立后进行统计)分别是保定,石家庄,承德,张家口。
河北省及其前身直隶省,省会一直在保定市,直到上世纪60年代,才迁往公路、铁路、工业更为发达的石家庄市。1952年11月,位于华北的察哈尔省被撤销,其原有辖区被分别划归河北省、山西省、内蒙古自治区和北京市,张家口的省会位置被取消。而承德则是热河省的省会,1955年7月,热河省被撤销,原省会承德被取消。所以石家庄也算是最压不住阵脚的省会。
与此类似的还有广西的南宁、桂林;安徽的合肥、芜湖、安庆;江苏的南京、苏州等情况,我们就不一列举了。而在这些省份当中,还有一个“没有省会的省”:青海省。青海省会西宁是由内地通往青藏地区的战略要地。
西宁原本属于甘肃省,在甘肃建省后的600多年时间里,西宁一直是属于甘肃的城市。清朝入主中原后,设立了青海办事大臣,可惜当时的青海没有像样的城镇,无奈之下,青海办事大臣只好向隔壁的甘肃省借来西宁作为办公地点,一借就是300年。直到新中国成立后的1957年,青海省确立西宁为省会,西宁才从甘肃正式脱离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