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一段特斯拉FSD(完全自动驾驶)在夜间暴雨中高速行驶的实测视频引发热议。视频中,车主在能见度不足50米的极端天气下开启FSD,系统以约90公里/小时的速度稳定行驶,精准识别车道线、避让右侧大货车,甚至比人类驾驶员更早发现潜在风险。特斯拉的纯视觉方案在此次测试中展现了惊人的能力:
雨水与雾气干扰:车窗凝结水珠时,系统通过多摄像头融合算法重建三维场景,过滤噪声干扰;
复杂路况处理:暴雨中车道线模糊,但车辆仍能通过历史数据与实时感知预测道路走向;
超越人眼反应:面对突然出现的障碍物(如溅起的水花、临时路障),系统决策速度比人类快0.3秒。
技术解析:纯视觉为何能“看穿”暴雨?特斯拉摒弃激光雷达,依赖8摄像头+神经网络的方案,其核心优势在于:
数据喂养的“超级大脑”:全球300万辆特斯拉每日产生3.2亿公里行驶数据,通过Dojo超算训练出的AI模型,能模拟人类直觉反应,甚至预判未经历过的极端场景。
动态环境建模:摄像头每秒采集100万像素点,经50层算法生成高精度3D场景,比激光雷达点云更细腻。暴雨中,系统通过动态滤波技术区分雨滴与真实障碍物。
硬件协同升级:最新测试车辆配备优化后的摄像头布局与清洁系统,避免雨水遮挡镜头,同时提升低光环境下的成像质量。
实测对比:激光雷达的“雨天困境”尽管激光雷达在部分场景(如假墙识别)中表现更稳定,但其在暴雨中的短板显著:
雨滴干扰:激光束打在密集雨滴上会产生“鬼影”,导致误判;
高成本与算力负担:激光雷达需与摄像头数据融合,增加系统延迟,而特斯拉的纯视觉方案仅需单一数据流处理,效率更高。有网友评论:“暴雨中激光雷达像近视眼戴了脏眼镜,纯视觉反而像擦亮了瞳孔。”
用户亲历:暴雨中的“安全感革命”多位车主分享极端天气下的FSD体验:
夜间暴雨高速:系统自动调整跟车距离,避免大货车溅起的水雾影响视线;
城市积水路段:精准识别被淹没的车道线,并主动避让行人。特斯拉2024年安全报告显示,Autopilot辅助驾驶的事故率仅为人类驾驶的1/10.3,暴雨场景下这一优势进一步扩大。
争议与未来:技术路线的“生死竞速”尽管特斯拉在暴雨测试中表现亮眼,争议仍存:
极端场景局限:大雾、假障碍物等环境下,纯视觉方案易受欺骗;
行业分化:国内厂商多采用“激光雷达+视觉”双冗余方案,但成本与算力要求更高。值得关注的是,特斯拉正测试搭载新型摄像头的Model 3,疑似为无人驾驶出租车Cybercab铺路。若其能攻克剩余10%的极端场景,或将彻底改写自动驾驶竞争格局。
结语特斯拉用一场暴雨中的精准表现,再次验证了纯视觉路线的潜力。当人类视线被雨水模糊时,AI的“电子眼”正在重新定义安全边界。或许正如马斯克所言:“最好的传感器,是进化了5亿年的生物视觉系统——而我们正在复刻它。”
(欢迎评论区分享您的自动驾驶体验,或探讨技术路线的未来之争!)
情义担当
特斯拉的fsd可能很强,但快手上很少见有特斯拉车主发智驾评测的视频,要知道中国可有上百万特斯拉车主啊。倒是国内新势力的各种智驾评测视频很多
用户18xxx95 回复 04-11 23:33
很多,你没关注而已
小斑马 回复 04-12 18:38
还真是怪了我经常关注智驾,为什么不给我推送???
胎不梭舅子爷
特斯拉偷偷用上了毫米波雷达,已经不算是“纯视觉”自动驾驶系统了。这脸打得“啪啪啪啪”。吹纯视觉的出来溜溜
Mystery 回复 04-12 10:19
怎么偷偷的?装在哪里?[吃瓜]
花花道人 回复 Mystery 04-12 23:28
有视频的
地球的左边
近日,自媒体第一智驾在封闭路段模拟高速公路锥桶截断智驾通行测试,参赛的有四款车。特斯拉开了FSD后最丝滑,直接违章绕过双黄线。不过这是白天测试,夜间测试,纯视觉方案不能识别障碍,问界M9近乎人驾,先刹停判断,然后绕过障碍。这是大家看到的
klrs
激光雷达又不是单独使用!+其他雷达+摄像头,性能上除了所谓延迟还有什么?而且如果看得远,那么延迟能不能抵消也是考虑因素。
用户13xxx06
呵呵!特斯拉放个屁都是香的
10xxx23
菊花鬣狗的智驾雨天根本不敢出门,信号被雨水和脏东西挡住了![笑着哭][笑着哭][笑着哭]
10xxx23 回复 乘势而为 04-13 02:49
湖南人专对自己女儿下手!
乘势而为 回复 04-12 18:24
山东出傻逼![打脸]
大海
小编,下雨天你来开
用户10xxx27
按你这种说法飞机只要一套操作系统了,为什么要多冗余设计?什么叫安全第一?为自己,也为别人,别再吹了!
想你的夜
你来夜晚没有路灯的情况下试试
踏雪寻梅
无图无真相,就你自己干吹,谁信呀!!不尴尬吗?!
天道大公
不服的,雨雪雾天的时候,拿出你们的手机,看是你目视直接看的远,还是屏幕里摄像头看得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