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土纳:南海一小岛,华人变马来人,印尼数钱乐开花

烟锁清秋 2025-03-30 14:58:00

纳土纳群岛,巴掌大点地方,搁南海里也就一粒芝麻,可它周围那些大块头——马来半岛、加里曼丹岛,都得对它礼让三分。为啥?位置!位置!还是位置!掐着南海到马六甲海峡的脖子,你说重不重要?每天几百条大船,哪个不得从这过?中国、日本、韩国的货轮,都指着这条路吃饭呢。印尼心里明镜似的,早早在这儿插旗,建了个拉奈空军基地,战斗机往那一摆,南海西南、马六甲东北,都在射程内。还弄了个雷达站,200海里内风吹草动都逃不过它的法眼。摆明了告诉你:这块地儿,我罩着!

光战略位置好使?那也太小看这地方了。海底下的石油、天然气,那叫一个富得流油。印尼官方数据一摆,130亿桶石油,46万亿立方英尺天然气,乖乖!东纳土纳油田一年能产800万吨油气当量,印尼数钱数到手软。

要说这纳土纳,跟咱们中国渊源可深了。宋朝那会儿,咱们的渔民就发现了这地儿,元朝的汪大渊写游记,还特意提了一嘴。明朝郑和下西洋,更是把纳土纳划进了航海路线。打那以后,下南洋的中国人,第一站往往就是纳土纳,人一多,干脆建了个小政权,也算风光过一阵子。

可惜好景不长,17世纪,荷兰人来了。殖民扩张嘛,你懂的。他们看上了纳土纳这块宝地,大手一挥,改名叫“安波那群岛”,华人小政权?直接抹了,并入荷属东印度,完事。二战期间,日本人又来了,把这儿当潜艇基地,也是够折腾的。直到二战结束,印尼独立,纳土纳才算安定下来,成了印尼的地盘。

这地方的人口构成,也跟走马灯似的,换了一茬又一茬。荷兰人那会儿,岛上就两万人,大多是华人。印尼独立后,情况变了。搞了个“移民垦殖”,爪哇岛、苏门答腊岛、加里曼丹岛的马来人呼啦啦地往这儿搬。加上印尼国内的那些事儿,华人日子不好过,纳土纳的华人数量也急剧下降。现在,九万人口里,八成是马来人,都挤在主岛大纳土纳岛上,剩下的人口散落在其他十五个小岛上。

风水轮流转,这地界儿几百年来,主人换了一波又一波。中国人来过,荷兰人来过,日本人来过,现在轮到印尼人。谁知道以后又会怎么样呢?历史这玩意儿,谁说得准?纳土纳,南海里的一颗棋子,不大,却牵动着各方神经。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