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为人知的人民大会堂“五道大门”

孔甲丙今说史 2024-07-18 14:24:58

人民大会堂,一处坐落于首都北京的恢宏建筑,它代表着国之威严,始建于1958年,是新中国成立十周年的盛大贺礼。

它占地15公顷,总建筑面积171800平方米,比故宫全部建筑面积还要大。然而它的建成,仅仅只用了十个月,世界都为之震惊。

鲜为人知的是,其中五道大门的设计别具巧思,为何如此安排呢?

让我们走进人民大会堂,了解背后的故事。

一:人民大会堂的门里门外

在建设人民大会堂之前,首先要决定工程的建址、周围的环境规划和建筑物的规模、定额等等。

中央决定,将人民大会堂和另一工程建筑中国革命历史博物馆选址建在天安门广场的东西两侧。

这两座建筑建成之后与原有的天安门、正阳门东西南北各据一方,构成天安门广场的长远格局。

确定了建址,人民大会堂的门也是有讲究的,正对着天安门广场的是东门,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正门。

正门顶上镶嵌着金光闪闪的国徽,直径达4米,工程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和钢层架结构。

每逢两会召开,大部分委员和代表都是从东门处进入会场的。

南门主要是记者和工作人员入口,大会堂的南面是全国人大常委办公楼,对面是人民大会堂宾馆和中国钱币博物馆。

北门的位置面向长安街,临近中山公园,又称“部长通道”。两会期间,列席人员和国务院主要领导人皆从北门步入会场。

最后,西门为主席台人员入口。同时,西门还包含了一道西北门。

原来,人民大会堂四面都有高达5米的花岗石基座,需要走过台阶才能步入大门。

如此一来,一些上了年纪或者腿脚不便的代表,委员必须拾阶而上,很不方便。

在1958年,周总理看到设计图纸后,自然考虑到老同志的出行问题,建议扩建一道西北门,让车辆直接开到门前。

就这样,西北门落座建成,包含着周总理浓厚真挚的人文关怀。

五道大门仿佛五位共和国卫士,守护着这座国家级标志性建筑。穿过大门,走到内部,里面更是别有洞天,令人叹为观止。

大会堂的北部是可以容纳五千人的宴会厅,中部是万人大礼堂,南部就是紧邻南门的人大常委办公楼,中央大厅将这三个部分连接成一个整体,南北长336米,东西宽206米。

上世纪五十年代,设置在人民大会堂内部的万人礼堂和五千人宴会厅,在当时世界范围内尚无如此规模的先例。

位于北部的宴会厅是接待外宾的国宴活动场所,回廊和顶面绘有彩画藻井,富丽堂皇中不失端庄典雅。

厅东西长102米,南北宽26米,面积相当于一个国际标准的足球场,可同时举行1万人的酒会以及5000人的宴会。

万人礼堂采用弯隆形顶蓬,配合淡青色的壁板,如徐徐铺展的水墨画;

中心的五星灯璀璨如红宝石,纵横密布着500个满天星灯,灯火辉煌时,似群星闪烁。

礼堂内除了有光,电,声,空气调节等基本设备外,还有当时最先进的现代化设备,比如12种语言翻译装置和笼式避雷网。

尤其是避雷网,当国外建筑同行还停留在理论研究阶段,我国已投入使用,领先了18年。

更令人震惊的还是中国速度,人民大会堂从动土到竣工,全部用时不到一年。

这么说吧,悉尼歌剧院建了14年,日内瓦万国宫建了8年,纽约联合国大厦建了7年。

放眼全世界,还没有哪个国家,可以像中国一样,将一座国家级标志性建筑,建设得保质保量,又快又好。

那么,在半个多世纪前,人民大会堂建成始末如何呢?

二:国之栋梁齐聚首都

在20 世纪 50 年代,人民大会堂是北京十大建筑中规模最大,内容最复杂,要求最高的建筑之一。

这里的一砖一瓦皆由中国人民自行设计,仅 10 个月就实现竣工,可以说是中国建筑史上的一大创举。

党中央的计划是在1959年建国十周年大典时投入使用,也就是说,这是一份彰显国力的周年贺礼。

早在1945年,毛主席在延安杨家岭召开中共七大,当时的会议现场只能容纳一百多人。

毛主席环视四周,对身边的同志说,等到革命胜利,一定要建个万人大礼堂,不仅能坐下我们的人,还要邀请外宾来中国开会,见证中国的强大!

终于,1958年3月,随着新中国国力蒸蒸日上,建设人民大会堂被一事被提上日程;9月,党中央正式拍板决定建设人民大会堂。

人民大会堂既是我国的政治活动中心,又是接见宴请外宾的场所,因此全国人民都对这个建筑寄予厚望,人民大会堂就是中国的门面建筑。

所以在布局之初,无论是内部功能建设,还是外部建筑形象,都要按照最高规格来。

党中央对人民大会堂的设想是,这座建筑既要体现出新中国成立10年来建设事业的光辉成就,又要在审美上呈现中华文化渊远流长的雅韵。

同时我们身为泱泱大国,建筑上还不能少了大气,要有扭转乾坤,振兴中华的英雄气魄。

就这样,建筑面积从初步估计的70000平方米增长到160000平方米,位于南门的人大常委办公楼本来不在建设范围之内,也是后期加进去的,最终敲定的面积大于故宫总和。

此时离建国十周年只有13个月,想要在短期内完成如此庞大的工程,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但是中国人民就是靠着不屈不挠的劲头一次又一次战胜了不可能,这次人民大会堂的建设同样又是一次世界建筑史上的奇迹。

9月6日,数千名建筑工作者来到北京开会,除了北京当地的34个设计单位外,还邀请了南京,上海,辽宁,广州等省市的数十名建筑专家赴京共议设计方案。

当时,能够参与大会堂建筑提案的全都是国家栋梁之材,他们来自清华大学,同济大学,南京工学院,天津大学,广东华南工院等知名高校学府,年龄层覆盖老中青三代学者。

中国建筑业的顶尖人才济济一堂,大家劲往一处使,先后提出了400多个规划方案。

这是一次无先例可循,专属于中国的浩荡工程,当400多个方案呈到周总理的案前,周总理稍加思索,就想到了万全之策,开创了世界建筑业中绝无仅有的选案模式——半开放式集体创作方案竞赛。

周总理首先摒弃了国际上惯用的封闭式方案设计竞赛法,也不要投标施工,而是以个人或小组为单位提交方案设计。

完成首轮设计后,由周总理主持研讨大会,大家一起分析弊端,提出改进,在此基础上进入第二轮设计创作,如此一轮轮循环往复,直到进化出最佳方案。

经过7轮的协商研讨,终于提炼出最精粹的理想设计方案。经过党中央批准后,于1958年10月14日正式步入施工阶段。

此时,距离众专家进京研讨仅仅过了35天。35天,一个庞大工程的设计方案顺利尘埃落定,这就是中国人民强悍的执行力。

从施工到建成,中间又有着怎样的故事呢?

三:震惊世界的中国人民大会堂

万事开头难,建造人民大会堂时间紧,任务重,千头万绪,错综复杂,因此需要打破常规,创造一种革新的施工方案才能完成周年献礼。

为此,在周总理的提议下,“三边”建设横空出世。即边设计,边供料,边施工。

1958年10月30日,随着向工地交付第一批基础施工图,施工队犹如百万雄师,陆续下驻现场,浩荡工程拉开序幕。

这是党领导下的多方大协作,周总理全程参与其中。即使工期异常紧张,周总理还是强调三个原则:以人为本,安全第一,大而有当。

直至1959年7月底,主体工程历时280天全部完成,距离国庆只有两个月不到的时间,就在这为数不多的时间内,内部装修工程也顺利完成。

就这样,这座17万平方米的建筑工程,仅仅用了10个月就全部竣工,堪称建筑界一大奇迹。

当中国向国际社会宣布人民大会堂建成时,世界各国纷纷震惊不已,他们怎么也想不明白,中国是如何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内,让一处气势恢宏,庄严典雅的大型建筑拔地而起的。

创造奇迹的背后只有四个字——艰苦卓绝。

据曾经参与过大会堂工程的北京设计学院教授李国胜回忆,当时的设计人员常常持续熬好几个大夜,每个人都斗志昂扬,全力以赴,最累的时候连在什么地方下车都不知道了。

1959年3月初,钢结构部分的设计图纸全部上交完成,共3600多张,如果算上方案草图,透视渲染效果图,初步设计和技术设计图以及竣工图,保守估计有上万张。

如果没有艰苦卓绝的精神,是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创造奇迹的。

1959年初秋,国庆将至,毛主席决心将这座建筑命名为“人民大会堂”,因为它是属于人民的,来往这里的人也都应该为人民服务。

透过人民大会堂的五道门,当年那段挥洒智慧与汗水的岁月熠熠生辉,我们的祖国真伟大!

参考资料:

《人民大会堂十个月建成的背后故事》 孙岩 城乡建设

《17万平方米的“柳暗花明” 人民大会堂这样建成》张艺 中国青年报

0 阅读:2

孔甲丙今说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