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提到“种辣椒”,很多人可能会不以为然:无非是撒把种子,浇点水,耐心等着开花结果。
不也就这么回事吗?
可老李却跟我较起了真,他种的辣椒又红又大,别人家只能望尘莫及。
大家问他秘诀在哪儿,他就一句话:“土没弄对,种啥都不灵!”
这话听着玄,但真做起来才发现,用什么土、怎么配,真藏着不少门道。
你相信吗?
同样一棵辣椒,种好土里和随便找的地里,结果差别可能有一倍多。
不信?
咱今天就好好聊聊,种辣椒的那点“土”道。
“黄金土”怎么配?
一口顺口溜教会你先别急着进田地,我们先学一段顺口溜:“三份园土打底子,两份粪肥增力气,稻壳一份透气好,草木灰来防病疾。”看似简单,但里面有不少学问。
园土,就是咱家院子里或菜地里的普通土,但记住一点,尽量别用种过茄科作物(土豆、茄子、番茄这些)的地土,这样能避免病害。
粪肥就更讲究了,一定要腐熟透才行,否则辣椒苗容易“烧坏根”。
比起化肥,用腐熟的鸡粪或羊粪最好,透气又环保。
还有稻壳,这东西看着又干又轻,其实非常重要,它能帮土壤保持透气性,防止板结。
有村民会用谷壳或碎玉米芯替代,也不错。
不过听老把式讲,千万别用锯末,摸上去一样轻,其实特别“吸肥”,养分都让它带跑了。
至于那草木灰,看着不起眼的灰,但钾肥丰富,还能杀菌,村里灶台边随便扫扫就能攒一堆。
配好土的关键细节:家用材料怎么处理?
仅仅找到这些材料,不代表就能用,还得讲究怎么处理。
比如园土,挖回来要先在太阳底下晒两天,这样可以杀死土里潜藏的病菌,再用筛子过一遍,摒掉杂草和石块。
你说麻烦?
想想蒸馒头前都要过筛面呢,土当然也得仔细。
粪肥的处理也要用点心,不能直接用,得先堆在一起“发酵”3个月以上。
觉得时间长?
教你个快法:加点碎秸秆,加点水,然后盖上塑料布,闻到一股酸香味,这就发酵好了。
没发酵的粪肥可千万直接别用,辣椒苗那可受不了。
再说稻壳,用之前最好在水里泡一夜,这样更好掺进土里,能避免漂浮在表面。
淘米水?
攒一盆晒个七八天,加水稀释以后,就是绝佳的“活性肥”。
咱家厨房里的废料,随手一用都比化肥省钱还好用。
避坑!
种辣椒时这些配土误区要注意很多人初学种辣椒,常会犯几个错。
一是“肥越多越好”这想法。
不少人觉得苗子不长,肯定是肥不够,拼命多加。
其实新苗根弱,肥多了根系负担重,反而容易“肥害”。
适量施粪肥,别超四成,这是老农们多年的经验。
二是“配了土就直接用”。
其实刚配好的土还有些病菌没清理,最好铺开晒两天杀菌。
有条件的话,甚至可以用开水烫一遍土面,这比杀虫剂还管用。
三是“旧土直接用”。
有人觉得,去年的土还能继续用,但长期种同一种作物容易让病害堆积,所以最好给旧土加点生石灰,摊开晒半年,这叫“歇茬”,对地土修养很重要。
过来人的独家经验:这些“佐料”让辣椒更有劲说到这里,给大家分享个“独家秘方”。
我一个种辣椒20年的朋友,爱在土里加蛋壳,说是补钙防病。
具体做法也不难,就是把鸡蛋壳洗干净、晒干,敲碎拌进土里,补点钙,辣椒苗长得更结实,果子也更圆润。
还有就是发酵好的淘米水,这东西含有不少植物需要的营养,用它兑水浇辣椒,苗儿一个劲儿往上蹿。
之前我不信,试着用了几次,结果辣椒是真的长得精神多了。
结尾:种地的大道理,其实是“用心”说到底,种辣椒花的这些心思,全是为了一个字:“细”。
有人随便用地里的土种一棵草草了事,有人却认真打理配好土、调好肥,这看似事小,结果却差得远。
正如老李常挂在嘴边的那句话:“地不骗人,你对它用心,它才肯回报你。
”
所以,种地这事儿,不仅仅是为了收成,也是为了学会观察和体会生活。
你对土认真,它就能给你满园红辣椒。
你说,有没有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