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的具体含义是什么?《易经》有答案:人文始祖

韬滔谈易 2024-07-19 21:48:00

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的文明史,这五千年文明史是从黄帝开始的。

那么,华夏文明为什么是从黄帝开始呢?

也许有人说,黄帝是中华民族共同的祖先。

这种说法并不严谨,确切地说,黄帝是人文始祖,是他首先确立一种道德规范,并以这种道德规范管理社会,故《易》云:“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盖取诸乾坤。”

如果大家对《易经》稍作了解就明白,黄帝所确立的思想体系不叫道德,而是称为乾坤,乾坤这种思想体系经过周人的发扬光大,才逐渐演化成为中国的传统道德思想。因此可以这么说,中国的道德思想就是黄帝首先创立。只是由于时过境迁,所有这一切都逐渐被人们所遗忘了,现在就连“黄帝”到底是什么意思都说不清了。

其实,黄帝就是人文始祖,在众多的古籍文献中都有这样的说法。

也许大家会感到十分疑惑,若从字义上理解,无论怎么想,“黄帝”这两个字都与人文始祖扯不半点关系。

不过,让人感到疑惑的东西实在是太多了,举一个简单的例子,“黄”和“帝”这两个字在形成之初,它的形状结构与今天相比有关天壤之别,如果单独列出来,相信没有几个人能够识别。

“黄”字在早期的甲骨文中,“黄”字的形状就象一个正面站立的人,只是中间多了一个小小的圆。那么,这个圆代表什么意义呢?目前还没有权威解释。有人说这个圆表示玉佩,“黄”字的含义就表示一个人佩戴玉佩。这种解释听起来似乎合理,但“黄”与“帝”合起来又是什么意思呢?难道佩戴玉佩的人就是黄帝?古代佩戴玉佩的人很多,不至于这么多人都能够称得上黄帝吧?

依我看,这个圆更像是代表中心的意思。比如在打靶时,靶标的半身人像就有多个同心圆。打靶当然是要瞄准靶心,这些同心圆就是便于判断环数、计算成绩。人的形状在中央加上一个圆,“黄”字就表示人的中心。因为有了这个中心,“黄”字便带有中心、中央、中间等与“中”有关的含义,比如黄色就被认为是中间色,中国的中央地区称为黄土,白天与黑夜的过度时间被称作黄昏。

同样在甲骨文中,“帝”字的形状就象一个花蒂。随着社会的向前发展以及交流的需要,文字得到更进一步的普及,人们又创造了“蒂”字,就是专门用来形容花蒂。

当然,如果仅仅从甲骨文“帝”字的形状结构来看,还有很多解释。比如,有人认为“帝”字像是将木头捆绑架起来焚烧祭天,是一种古老的祭祀行为。但这种说法仅仅是一种猜测,缺乏可靠的文献资料,无法印证。

说到帝,人们自然联想到皇帝。其实,与帝关系最密切的是黄帝,黄帝是时代的标志,黄帝之前只有皇,黄帝之后才有帝。黄帝是有史以来第一个能够称得上帝的人,“帝”就是因为黄帝的出现而诞生的,不过需要注意的是,黄帝是一个称号而已,并非他本人的名字。

黄帝是什么称号呢?还是要从字义上理解。

“黄”与“帝”的结合就是将花蒂象征生命延续的含义,天下的人民都以某个人为中心,紧密地团结在他的周围。黄帝就象征人类的花蒂,文明的种子。也许正是因为这个缘故,黄帝被誉为人文始祖。

当然,这也是猜测,但是可以在《易经》中得到印证。《易》云:“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盖取诸乾坤。”

黄帝、尧、舜如何管理天下?《易经》中的乾坤就有系统的讲述,不过乾坤的内容太多,这里只摘录与本章节相关的内容:“乾道成男,坤道成女。乾知大始,坤作成物……”

“乾道成男,坤道成女”,意思是说,乾坤之道可以用男女关系来表达。传统的道德思想就是从男女关系开始的,如果连男女关系都处理不好,就没有什么道德可言。我们知道,男人属阳,女人属阴,男女关系可以看作是阴阳关系,现在通常说成是矛盾关系或者对立统一关系。

“乾知大始,坤作成物”,这句话不太好理解,因为句子中省略的成份太多了。俗话说,有始有终,看到上半句“乾知大始”,就应当知道下半句省略了终。下半句的“成物”可看作成果来理解,也就是农作物开花后结出的果实。一般来说,只有播种才有可能看到开花结果。这句话的意思是,从当初播种什么种子,就可以推知最终可以收获到什么样的结果。道理就是这么简单,这就是因果关系,也就是平常所说的种带豆得豆、种瓜得瓜。

“帝”的含义就体现在乾坤之道的因果关系中:种子生根发芽便茁壮成长,到了适当的季节便开花结果,在花蒂上结满了种子;种子落在地上又会重新长出幼苗,幼苗长大后开花结果,然后在花蒂上结出种子,如此周而复此、循环往复。帝的意义就象花蒂一样,象征着生命的延续。

“黄”与“帝”的结合,就是将乾坤之道的因果关系应用于人类社会。象征着人类文明也象花蒂结出种子那样,不断地延续下去。当然,这样的表达方式,对于今天的人们来说,或许感到难以理解,但要知道,五千年前文字还没有出现,除此之外,似乎也没有更好的表达方法了。

以上所讲的是黄帝的含义:黄帝就是人文始祖。

那么,黄帝为什么是人文始祖呢?黄帝对人类文明作出了哪些贡献?

黄帝对人类文明所作的贡献,《易经》就有系统的讲述,只可惜长期以来,大家都不太注意,如前文所引述:“乾道成男,坤道成女。”

黄帝时期就用男女关系来表达乾坤之道,对于今天的人来说,难免感到费解,因为周人用阴阳关系取代了男女关系,而现在则是讲矛盾关系或对立统一关系,也就是说,通过分析事物的矛盾来找出事物的发展变化规律,按照客观规律办事。

而在黄帝之前,人类社会则由神权支配的。《国语·楚语》中楚昭王与大夫观射父的对话就有所反映,楚昭王问:“周书所谓重、黎寔使天地不通者,何也?若无然,民將能登天乎?”

观射父则这样回答:“非此之谓也。古者民神不杂。民之精爽不携贰者,而又能齐肃衷正,其智能上下比义,其圣能光远宣朗,其明能光照之,其聪能听彻之,如是则明神降之,在男曰覡,在女曰巫……”

简单地说,这些觋巫是以神的名义发号施令,良渚出土的玉琮、三星堆出土的神杖都是神权的象征。但到了黄帝时代,这些觋巫就纷纷被打下了神坛。当然,华夏文明暂时无法到达的地方,觋巫还是有市场的,楚地由于地理上的特殊位置,商周时期巫风比较盛行。

从科学的角度来看,觋巫就是骗术。大家都听说过西门豹治邺的故事吧?邺地老百姓深受洪水折磨,巫祝却以为河伯娶妇为理由,搜刮老百姓的钱财。西门豹将巫祝扔到河里后,再也没有人敢提为河伯娶妇了。

黄帝就是一个时代的标志,由神权支配人类的时代过渡到道德治国,因而被誉为人文始祖。

0 阅读:4
韬滔谈易

韬滔谈易

从《易经》中探讨中华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