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并举,中国古代九大雄关之居庸关险在何处、要在哪里

元菱聊国际 2023-05-28 01:23:01

无论去没去过北京,大部分人从小学念书时,多少会知道,北京有天安门、故宫,有八达岭长城,还有居庸关,一个历史上非常重要的地方。

但如若再问,具体险在何处、要在哪里,怕是与中国古代其他关口一样,就没有几个人有哪怕比较直观的概念了。

一、居庸关之地

居庸关在通往八达岭的路上,历史上被称作北京“脑后”,具体位于北京市昌平区西北方的居庸山中。

居庸关地理位置图

其屹立两山夹峙之间,关上是悬崖峭壁,关下是巨壑深涧,关门南北相距四十里。

这自古的南北两个关口,南称南口,北叫居庸关。

环京五关口

二、居庸关之史

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早在春秋战国时代,燕国就在此凭高控险,难于突犯。居庸关之得名,始自秦代,秦始皇修筑长城时,将囚犯和民夫徙居于此,关名取“徙居庸徒”之意。汉朝时,居庸关城池已颇具规模。南北朝时,关城又与长城连接在一起。此后,历经唐、辽、金、元数朝 ,居庸关都有关城之设。现存的关城,是明太祖朱元璋派大将徐达督建的,为明初筹建九边军镇的遗迹。

居庸关的别名很多,军都关、蓟门关、铁门关、纳款关、西关等。而这一个个别名,又都有着各自的来历。如军都关,太行山脉自古以来便有八处东西方向的断裂地带,形成八条横穿太行的交通要道,史称“太行八陉”;第八陉为军都陉,居庸关适控军都陉的中枢,故曾名军都关。

如蓟门关,明代由于北患严重,特设立九边军镇拱卫京师;其中的蓟州边东起山海关,西至居庸关,后者恰似蓟州边西部的门户,故曾名蓟门关。

明朝示意图

铁门关、纳款关、西关、蜓螉塞,均可从有关史实中找到缘起。总之,仅从这些曾经称呼过的关名,就可以窥见居庸关的战略地位如何重要了。

三、居庸关发生的一些重要战争

比如,宋代时,这里是辽、金和金、元激烈争夺的地方。

宋朝嘉定二年(1209年),蒙古军队攻打金朝,金兵在居庸关坚守不出。因此,蒙古军队也只到达居庸关北口,再也无法寸进了。于是,蒙古军队留下部分兵力在关前暂驻,而大部队直奔紫荆关,连取涿、易二州,到达居庸关南口,然后对居庸关进行南北夹击,这样才终于将其占领。

元时期,定都北京,居庸关的战略地位更加重要,“脑后”之说才是产生。

到了明代,将这里列为内三关(居庸、紫荆、倒马)其中之一,驻有守兵一万三千七百六十二人。

公元1399年,燕王朱棣攻打金陵,曾说:“居庸关路窄而险,北平之噤喉也,百人守之,万夫莫窥,必据此乃无北顾忧。”在冷兵器时代,居庸关于北京,犹如洛阳之于成皋,成都之于剑阁,是最后一道天然屏障。

居庸关一旦有失,则“自关以南,皆战场矣”。而历史上凡是从北面进攻北京者,又无不把居庸关看作必经之地而加以争夺。

东汉时公孙瓒反叛幽州牧刘虞,北魏道武帝拓跋珪征伐后燕慕容垂,元将孛罗帖木儿派兵进犯大都,都是先攻取居庸关。明末,李自成率领农民起义军进攻北京,也是“自宣府,历怀来,入居庸,薄都下”。明末清初的历史地理学家顾祖禹在明亡后痛定思痛,提出居庸关若“有不虞,即当倾国争之”。

当然,现在则不同,居庸关地面情况已发生显著变化,上有京张公路,下有京包铁路,“天险”早成通途。景色美不胜收,值得观光旅游,欣赏美景之余,还能近距离感受历史。

白雪皑皑

十里桃花

0 阅读:36
元菱聊国际

元菱聊国际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