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见,网络匿名!

一坨杠精 2023-07-20 22:44:41

到了今天,知乎,人称装X界的老大,一般被叫做X乎,也做出了改变。

他的公告说了,自己的新版本差不多7月14日,上线了应用商店,而其中很出名的匿名功能,将在新版本正式下线,无论是APP还是PC端。

而这个时候,“匿名发布”功能取消,用户不能匿名创建问题以及匿名发布回答内容。

对于之前网友们关注的,例如历史的匿名内容会如何处理,公告中称可自主选择是否将其转为实名,意思是可以暂时保留实名。

事实上要知道X乎的所谓“匿名”,那其实不是真正的匿名。

“匿名发布”只是前端的呈现方式。

最早的时候在X乎上,大家可以直接用匿名用户的身份进行匿名提问和回答的,就等于传统的论坛上的“游客身份”,甚至都不用注册账号的,系统直接给你用“匿名用户”进行下一步操作。

但你要知道,所谓的匿名发布内容和回答,只是不会显示用户的昵称和头像而已,而X乎的后台,仍然会记录发布者的相关注册信息和IP的。

因为后台在核检的时候,已按照“网络实名制”的要求后台绑定了真是的信息。所以“匿名”功能初衷,是让大家有更自由的表达空间。

举个例子,就像是之前有个珊瑚虫版本的QQ,能看到网友是否隐身,也能看到网友的IP,后来企鹅G方把这个山寨版本给办掉了。

而G方的企鹅,不能查看是否隐身,也不能查看对方上线的所在IP了,但是其实企鹅后台什么都知道,他是可以检索用户是否在线,用户当前在干什么的。

说白了就是套个马甲而已,但是软件或者说平台的后台,对用户还是了如指掌的。

所以这样的机制,为X乎在早起带来了很多流量,但也带来了麻烦。

X乎这次下线了“匿名”功能,导火索就是某知名Q业家维权。某CEO黄某在X乎上,曾被多次匿名的方式内容,被人造yao中伤,触及到黄某的底线了,因为用户造yao说黄某花钱购买魔都五四青年jiang章。

黄某生气了,试图通过跟X乎CEO私下沟通,希望能抓出发内容的人。但是遭到了X乎ceo周某无视。

黄某勃然大怒,通过公开网络炮轰周某和X乎的匿名功能,还说自己不断向有关部门举报X乎和周某,直到改变X乎这种匿名功能。

结果大家都看到了,黄某得偿所愿了,而周某也为这个匿名功能付出沉重代价。

当然,可能黄某的确是被造yao伤害了。但他的对手,其实显然并不是X乎和匿名功能,而是试图搞他的人。

黄某的遭遇又不是叶文洁,被整个人类给背刺了。而他本可以选择通过law程序,例如起诉找到那个人去追责来维权,但他采取了类似核捆绑另一种形式操作。

恰恰他的行为赶上了宏大叙事想做的事,就是这十来年都能感受到的越来越紧的麦克风断电。

于是看上去黄某胜利了,然而他影响的时全体网民。因为互联网时代,就是以匿名功能开始的。

在古早的前互联网时代,那些传统M体,G方的M体以及传统电视广播报刊,掌握了话语权,掌握世界。

因此那些精英们通过掌握传统M体,以达到自己想要的。但是互联网崛起后,让每个人都能通过互联网,通过联结,形成了比精英更有力量的力量。

但是个体面对精英的时候,力量依然不对等。而古早时期的互联网的匿名功能,让个体可以躲避精英的压制和背刺。

而同样的个体可以通过匿名,躲避来自其他对立的个人、团体、企业和机构压制。

所以匿名让弱小的个体,拥有了和庞大的Q贵与机构,也就是掌控者对抗的能力,而个体也成为了挑战者。

这是挑战争和掌控者之间的对立,也是互联网的伟大时刻,更是生存转变的伟大时刻。

例如在黄金年代的00年代,那些沉默的大多数无声者可以发言,无力者变得有力。犹记得,2008被称作网络问zheng元年,表哥,雷Z富,微笑哥等人,都是个体通过网络形成合力从而掀翻的。

当然,这十来年,大家都感觉得出来,互联网的麦克风也越来越频繁的被断电了,现在又盯上了匿名功能。

不能多说,说多了又要被夹!

当然,其实绝对匿名肯定不存在的,现在所谓的匿名也是一种前台匿名、后台实名的形态。

大家对匿名功能的怀念其实可以理解,尤其在算法掌控下,网络的“考古”和“追踪”盛行下,这种前台匿后台显的方式,也会被循着蛛丝马迹顺藤摸瓜。

所以如果取消所有匿名意味什么?意味着掌控者彻底击败挑战者,意味着Q力反手把普通人关进long子,意味着将之前的进程被彻底打回原形。

意味之后所有人的所有的说话和身份是透明的,不再拥有与任何对抗精英和机构以及宏大叙事压制的可能。

举个例子,没有匿名保护,发现企业存在问题的时候,还有什么人举报?发现某地宏大叙事举措不满或者某群,例如周相公和鲶鱼的时候,还敢说吗?

彻底原子化,进程打断后的微小的个体,只是微不足道的存在,任何一种力量,都可能轻易碾压。

会发现自己与现实世界的撕裂感,因为宏大叙事说的和现实不一样,线上也成了没有任何遮掩的存在。

所以匿名终结,每个人都要承受代价。

当然,客观的看,之前匿名的反面,也真实存在。

例如今年,就已经有许多网络B力,一再成为了焦点。襄阳那边被撞孩子母亲的自我了断,蜀中牵手门,川大研究生张W对大叔的小作文……

网络B力其实已经成了顽疾,匿名功能也是放大器。所以襄阳那边那个母亲的自我了断,看上去来自匿名的恶意。

所以乍一看上去貌似杜绝匿名也是有道理的。近年被网络B力导致走上绝路的无辜的人已经不烧了,如果搞定匿名能够减少生命的损失,那么无论什么代价似乎也都值得了。

但这显然和黄某,找错了纠正的对象。就比如有人拿菜刀杀了人,那应该惩罚杀人的人,还是杜绝生产菜刀?

互联网其实很大程度是现实的映射,例如00年代的麦克风尺度和现在的麦克风尺度。当然,科学技术、文化艺术等互联网进化的更快。

而要知道,其实这些互联网暴露出来的关于个人信息、名誉攻击和网络B力的问题,是law和管理问题,而不是技术问题。网B所造成的损失,最终其实还是宏大叙事的缺位。

但是因为麻烦就可以不管吗?因为参与网B的人多就不去惩罚骂?调查困难就不查找源头吗?

针对网络B力的成熟管理规定,针对网B参与者怎样定罪,网B的行为如何取证界定,才是立law与执law应该做的事情,但是现在直接......

后台实名、前台匿名,不等同于法律不存在。在西方的金融法律医生等职业中,都有非常严苛的保密条款,禁止执法部门随意获取信息。但同样地,都有解决的方案,通过申请法院的批准,甚至立法机构的法律意见,都可以获取犯罪嫌疑人的信息。

要知道现在这种前台匿名其实已经是后台实名了。后台有匿名犯事的人的全部信息,因为不提供这戏些是不能注册的。

想找到并抓出来人是没什么技术难度的,就是比较麻烦而已,只是宏大叙事怕麻烦而已。

所以你知道为什么很多事情都简单的一刀切了吧,很多时候办事都是二极管。

要知道,大家是有匿名的需求在那里的。强行夹了,跟SB这个词一样,衍生出烧饼,伞兵等更魔幻的说法。

要知道匿名是一种保护,是一种言论Z由方式,是一种互联网得以发展的基础。

彻底不让匿名,就也停止了互联网得以继续前进的动力。

匿名带来了许多无法风险,但这是进化必须付出的代价,要的是更加努力的趣修正,而不是一刀切。

就像现代生活,带来了糖尿病高发一样。但是不能因此摒弃工业化而退回到田园时代吧。

需要的时对于技术更努力地发展,对于公序良俗更卖力的推广,以及law等部门以及宏大叙事更勤勉,更努力履职,需要对平台加强管理约束,而不是一锤子闷。

0 阅读:25

一坨杠精

简介:少林寺驻武当山办事处大神父杠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