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生产中常见的害虫有很多种,其中蚜虫就是比较常见的一种。
害虫不仅会对作物的生长造成影响,还会影响作物的正常收成,因此往往要通过一定的手段将其消灭。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害虫逐渐变得对农药产生了抗药性,这会导致很多之前广泛使用的农药失效。
这给广大农户带来了很大的困扰,对此,科研机构们也在积极探索新的农药。
而在2019年,一种名为双丙环虫酯的新成分农药被大规模引入国内市场,这使得抗性蚜虫问题迎来了新的助力。
新成分农药双丙环虫酯。那么,双丙环虫酯又是什么样的一种农药呢?
先要从“双丙环虫酯”的名字来分析一下。
“酯”这个词通常出现在有机化合物中,它是一个涉及到化学结构中的官能团的术语。
在有机化合物中,酯是某些名为羧酸的化合物中一个特定部分的组合,这部分是羧酸和醇之间形成特定类型化合物的结果。
双丙环虫酯中的“丙”代表着丙烯这个组分,而“环”则体现出它的分子结构中包含两个环状结构。
单从“双丙环虫酯”的名字,我们就大概能猜到它是一种由丙烯基团构成,并且还含有有机化合物中的酯这种化合物的成分。
显然这是一种新型的丙烯类农药,因为它的名称中获得了灵感来源于已经具有广泛使用经验的成熟农药派恩环虫酯。
那么双丙环虫酯与派恩环虫酯到底有什么区别呢?
作为一名农民,了解这些信息是相当重要的。
这源自于我们中国一直以来强调的对比思维,特别是在技术层面上。
派恩环虫酯广泛应用于防治刺吸式口器害虫,对于这类害虫,它是非常有效的。
但就在最近几年,出现了让人不安的情况,那就是通过对派恩环虫酯成分进行研究发现,有许多蚜虫已经对这一传统农药产生了抗药性。
这一消息显然令广大种植者倍感压力,因为抗药性的出现意味着他们将面临更大的防治挑战。
双丙环虫酯则是一个全新的选择,这种成分只有在2019年才首次进入中国市场,并逐渐成为了防治抗性蚜虫的新利器。
如今,双丙环虫酯在农业中被广泛应用,尤其是在防治苹果、番茄和黄瓜作物上的蚜虫方面。
这种新成分的广泛应用主要体现在番茄、苹果小麦等作物上,它们经常受到蚜虫和烟粉虱等害虫的侵袭。
而在辣椒和棉花等作物上,则主要用于防治甜菜夜蛾和蚜虫等害虫。
可以说双丙环虫酯已经成为越来越多种植者心目中的“抗性文艺复兴运动”。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5/0e1a0dbccf5c4d2152e586f1de934b86.png)
双丙环虫酯具有良好的经济性,其在市场上的价格约为50-70元每公斤,且每公顷用量仅需0.10-0.20公斤。
相比之下,其他一些农药则需要使用更高的用量才能达到相同效果,因此双丙环虫酯被认为是一种更具经济性的选择。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5/ac9c7825822589f011c90d932278858c.jpg)
但是为什么双丙环虫酯的新成分能战胜抗药性呢?
这是广大种植户最关心的问题,也是比较好奇的地方。
其实主要原因在于,该成分与派恩环虫酯有很大的差别,主要体现在它的内在机制上,这一机制属于生物源农药中的一类,被称为“内吸型拮抗剂”。
双丙环虫酯由一种名为福氏球囊霉菌的真菌进行发酵提取,同时具有内源性拮抗剂特征。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5/53e5a68de8748a8c833fb8f21db76c9c.png)
众所周知,许多蚜虫通过使用特殊机制来阻挡敌方生物体产生的一些有毒物质,以此逃脱捕食。
然而,内源性拮抗剂通过影响害虫体内某些器官,降低它们的活动能力,使其无法有意识地抵抗施用该成分且逐渐失去活动能力。
这种方式就像是一个猎人在设置技术陷阱,通过技术手段来捕获猎物,而不是直接用眼力去抓捕猎物。
内源性拮抗剂通过这种方法一步步让猎物失去活动能力,从而最终导致死亡。
对久坐不动的人来说,这时候他们会因为饥饿而死亡,就像害怕被捕获的人一样,他们会拼尽全力寻找逃脱的方法来保护自己。
用于防治哪些作物上的害虫?首先,众所周知,双丙环虫酯是一种新型物质,被广泛应用于各种作物上,对众多害虫产生了极好的效果。
此外,它还被广泛用于防治许多害虫,在这里将它们包含在内,并将其总结出来,以便大家查看。
主要有苹果、番茄小麦、黄瓜等作物上的蚜虫,以及烟粉虱等害虫对该新型成分产生了良好的效果。
值得注意的是,对于甜菜夜蛾、棉花上的蚜虫等害虫,双丙环虫酯同样可以发挥出很好的效果。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5/cb1d3d05367d1001966f884d509c32f9.jpg)
双丙环虫酯既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与其他新型成分联用,比如噻虫嗪、吡唑嘧磺脲等。
无论如何,当务之急是要明确的是,双丙环虫酯是一种生物源农药,用户务必在使用过程中遵循说明书中的具体指导,以保证正确使用和施用效果。
而且,有不少人都在议论双丙环虫酯的时候,经常会讨论一个问题,那就是这个新成分与派恩环虫酯之间到底有什么关联?
其实这也是我在前面提到过的问题,但大家可能没有关注到,所以这里我再详细说一下他们之间的关系。
其实这是因为派恩环虫酯早已被 FDA( 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 ) 列入注册名单,也就是它只是一个数学表达式,表示一类广泛的新化合物,但并不是精确指向某一个具体化合物。
因此,目前中国农业技术推广站已经比较明确地确认了这个问题,因为他们也呼吁大家在使用派恩环虫酯期间得到监管授权之前,不要试图将新的化学结构纳入他们的列表中。
当然,大家也不必担心过多,因为这是中国政府希望采取更安全、稳妥、更有效方式来面对这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