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8年,廖汉生组织部队看戏,彭德怀却怒批:打情骂俏,低级情调

帝哥说史 2024-12-09 22:57:21

今天帝哥想说说彭德怀和廖汉生的故事。战争年代,廖汉生长期在贺龙麾下作战,但在解放战争初期,贺龙的部队交由彭德怀指挥,廖汉生又成了彭德怀麾下的一员战将。廖汉生襟怀坦荡、性格直爽,在人品、性格上与彭德怀颇有相似之处。两人相遇相知,结下了浓浓的将帅之情。

廖汉生

1946年11月,晋绥军区统一编成野战军,下辖第1、2、3纵队,廖汉生出任1纵政委。1947年3月,中央军委决定贺龙所属部队交由彭德怀指挥,从此以后,廖汉生便在彭德怀的指挥下战斗。此前廖汉生长期跟随贺龙南北转战,习惯了贺龙宽和而直爽的指挥风格,而彭德怀指挥风格迥异,这对年轻气盛的廖汉生来说,还真有点受不了,两人之间很快产生了一些矛盾。

1947年8月上旬,1纵奉命攻打榆林,攻城两天没能得手,胡宗南急派36师驰援榆林,为避免腹背受敌,廖汉生只好指挥1纵回撤。攻城任务没完成,廖汉生的心情很糟,这时彭德怀又打来电话,他话没有说两句,就开始骂人:“1纵是兵怂怂一个,将怂怂一窝,贺龙的脸都让你们丢光啦!”廖汉生听后也火了,他直接在电话里和彭德怀吵了起来。

廖汉生放下电话后,在心里暗下决心:“让你看看贺龙的部队是什么样子!”他带上警卫连,到榆林城附近选了个有利地形,憋足了一股劲:“今天,我就要让野司看看,我们1纵是什么部队,就这一个连,最少也要挡住追兵一两个钟头。”1纵司令员贺炳炎听说此事后,非常担心廖汉生的安全,他亲自带领一个营增援,最终击退了追敌。

贺炳炎和廖汉生

1947年10月,西北野战军前委召开扩大会议,贺龙也参加了。此前由于1纵在配合6纵夹击屯子镇外围之敌时,走错了路,耽误了时间,彭德怀在会上批评1纵“没有意识到危险,自己先走了”。

其实此事是因为彭德怀越级指挥而造成的,廖汉生心里一直有气,此时他见彭德怀又在会上批评1纵,便站起来争辩说:“什么叫有意识的?你越过两级指挥,直接给团下命令,还是口头命令,事后也不通知,这是有意识的还是无意识的?要是信不过我们纵队领导,干脆以后把我们和旅都取消掉吧!你直接去指挥团好了!我不干了!”

贺炳炎听后,也站起来顶撞彭德怀:“对也骂,错也骂,就你一个人最正确!我也不干了!”

贺龙赶紧制止了贺炳炎和廖汉生,并对他俩提出了批评。会后,贺龙又把1纵的领导单独留下来开了个小会,他还特地请了陕甘宁边区政府主席林伯渠参加。贺龙在肯定1纵前期成绩的同时,也毫不留情地批评纵队领导近来受到的表扬多了,骄傲了,听不进批评了。最后贺龙严肃地对贺炳炎和廖汉生说:“跟彭总顶牛,要检讨。彭总说了就是命令,必须坚决执行,不管有什么理由,有多大困难,都必须坚决执行,没有价钱可讲!”

贺龙和贺炳炎

但贺龙说完以后,廖汉生仍然接受不了,他说:“我对彭总批评人过于严厉有看法,有意见。”

此时林伯渠劝廖汉生说:

有一句古话,叫作“有威可畏,有德可怀”。彭总正是这样的人!你们不要光看到他严厉,“有威可畏”的一面,同时要看到他“有德可怀”的一面。他的“威”正是“德”的一部分。你们愈是了解他,甚至受到他的批评愈多,也就愈能深刻地感受到这一点。

最终贺炳炎和廖汉生终于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他俩主动找彭德怀作检讨。彭德怀却毫不在意,在他看来,上下级之间有不同意见,摊在桌面上,哪怕拍桌子骂娘,都没关系。最后彭德怀也作了自我批评,并表示在指挥方法上要改进。上下级关系融洽了,指挥自然也就顺当了。

1947年11月中旬,1纵在横山县的响水堡、吴家岔一带休整。贺炳炎和廖汉生组织部队对前期的战斗进行总结,大家一致认为,此前部队有些仗打得不好,是因为战斗意志不强所致,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部队兵员成分发生了很大变化,部队补充的兵员几乎都是从俘虏人员中解放入伍,有些连队的解放兵占到了80%,他们当中不少人不懂得为谁扛枪、为谁打仗,有的还沾染了旧军队的不少坏毛病。

廖汉生对这个问题非常重视,他专门组织一批政工干部下部队调研,经过一段时间的经验总结,纵队党委决定用“诉苦、三查”的方法对部队进行政治整训。

廖汉生

“诉苦”,就是诉地主的剥削之苦,诉国民党军队的压迫之苦,选择那些苦大仇深的典型先诉苦,把大家的苦都引出来。某连的一位解放兵路新理主动在大会上诉苦,说自己从小就跟着父亲给地主打工,但还是养不活一家4口人,父亲活活累死后,他和母亲、妹妹向西沿途乞讨,后来母亲也在饥病交加中不幸去世,他被国民党军队抓去当兵,9岁的妹妹至今不知死活……他说到这里时,不禁号啕大哭,诉者失声,听者动容,台上台下情泪交融。

“三查”的重点是查思想,查斗志,相对于以往的整风、整训,“三查”更全面、理深入,先是由个人作自我检查,然后由大家进行评议,表扬好的,批评差的。那些思想没有真正转变过来的解放兵,在“三查”中也诚心检讨了过去的错误言行,不少人流下了悔恨的眼泪,发誓一定要洗心革面,当个好兵。

1纵开展的“诉苦三查”,使部队从思想上、组织上、作风纪律上、军事训练上得到了全面加强,也受到了彭德怀的高度重视,他亲自来到1纵调研了3天,认为这个办法很好,便马上让西野总部在整个野战军进行推广。彭德怀又向毛泽东汇报了1纵“诉苦三查”的情况,毛泽东听后大喜:“此等好事,我怎么不知道?”

后来毛泽东把“诉苦三查”命名为“新式整军运动”,中央军委也发出指示,要求在全军普遍开展新式整军运动,彭德怀和廖汉生对此功不可没。

部队召开“诉会大会”

1948年9月,西北野战军在陕西省合阳县召开前委第三次扩大会议。会议期间,1纵的领导想让部队放松一下,正好2纵的一个评剧团从黄河东边的山西运城过来,廖汉生便点了一出评剧《玉堂春》,请剧团在当天晚上为部队表演。

这天晚上剧团演出时,彭德怀也来到1纵看戏。这个小剧团原来是个跑江湖的戏班,不久前刚刚在山西被收留入伍,他们在演到苏三和王三公子在庙里相会时,穿插了一些噱头。当时这类旧戏都是这么演,指战员们看戏时,谁也没有在意是否合适,大家光想着轻松、娱乐了。

第二天开会时,彭德怀却发了火:“昨天晚上的戏是谁点的?这是什么戏嘛,眉来眼去,打情骂俏,低级情调!你们都是指挥员,是要带兵打仗的,看这种东西,会起什么作用吗?这是消磨革命意志!我不反对大家看戏,但我们应该多看一些歌颂英雄、歌颂人民、鼓舞士气、增强斗志的戏!”

彭德怀

彭德怀说完后,廖汉生马上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他主动检讨说:“昨天是我们点的戏,彭总批评得对。我们看戏光想到娱乐,没有注意到这个问题,今后一定警惕。”彭德怀听后点了点头。

1949年2月,全军统一番号,西北野战军第1纵队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军,贺炳炎任军长,廖汉生任政治委员。这年6月,第一野战军前委在陕西礼泉开会,彭德怀在会上宣布:“现在一野准备成立第1、第2两个兵团,每个兵团各辖3个军。现在就兵团如何组成及干部如何配备问题,请委员们提出具体方案。”

各位委员对这个问题都没有思想准备,会上好一阵没人发言。此时廖汉生带头说道:“这个问题好办,1、2、7军组成1兵团,兵团司令员兼政委王震;3、4、6军组成第2兵团,司令员许光达、政委王世泰。”

彭德怀问廖汉生:“那你干什么?”

廖汉生爽快地回答说:“我还在1军嘛!”

廖汉生

最后一野按照廖汉生的建议组建了第1、2兵团,配备了兵团主官。其实彭德怀是想安排廖汉生当兵团政委的,但廖汉生从干部使用的大局出发,自动放弃了“升官”的机会,甘于当他的第1军政委。

1954年9月,彭德怀出任国务院副总理兼国防部长,1个月后,他便亲自点将廖汉生出任国防部副部长。当时国防部一共任命了7位副部长,在1955年授衔中,这7人中有4人是大将,2人是上将,只有廖汉生1人是中将,这足以说明彭德怀对廖汉生的器重。

彭德怀去世后,廖汉生对老首长的评价,充满了由衷的敬佩之情:

彭总对革命忠心耿耿,对人民敬若父母,对同志们坦诚相见,对个人自省我身。他性格耿直,刚正不阿,从不隐瞒自己的思想。他襟怀坦荡、光明磊落、从不存个人私心。他治军严格,又爱兵如子,从不搞特殊待遇。他赏罚分明、不徇私情,从不顾及个人情面。他嫉恶如仇,从不姑息。

1 阅读:91

帝哥说史

简介:文以载道,击历史虚无,讲英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