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暑期档总票房高达206亿,而票房最高的电影,分别踩中了两个关键词:
女性复仇和诈骗
前有复仇爽片《消失的她》拿下35亿票房,后有东南亚诈骗《孤注一掷》再破37亿票房记录。
那把两者结合起来,拍一部《消失的她》+《孤注一掷》有没有搞头?
周冬雨说,不行
——《鹦鹉杀》
将时间倒回六、七年前,如果你问最火的女演员是谁,答案肯定只有一个:
周冬雨
那几年,是周冬雨疯狂霸屏的日子。
2016年《七月与安生》拿下金马影后。
2017年《喜欢你》拿下中国导演协会年度女演员,《春风十里不如你》大爆,同年入围“福布斯中国30岁以下精英”榜单。
2018年《后来的我们》5天破10亿,最终票房13亿。
到2019年,一部《少年的你》横空出世。
不仅在冷门档期创造了15.58亿票房神话,还让周冬雨拿下了包括金像、金鸡在内的十多个奖项,颁奖礼跑到腿软....
周冬雨是中国第一个90代三金影后,也是唯一一个。
无论是演技硬实力,还是商业能力,都是属性拉满的超级BOSS。
可如今,若再问谁是当下最火的女演员,有人会说马丽,说倪妮,甚至说文咏珊。
周冬雨似乎是上个世纪的名字了。
今年,周冬雨的影响力又下滑了,4月的《长空之王》虽然拿下8亿票房,但基本上都是冲着王一博。
周冬雨存在感可有可无,甚至被骂去掉会更好。
从暑期档到现在,周冬雨两部主演电影连上。
一部《燃冬》凑齐了三金影后+《流浪地球》的屈楚萧+《唐人街探案》的刘昊然。
最终票房只有2597万,几乎是上映第三天就被判死刑,导演亲自开麦求别骂。
到9月15日,周冬雨的第二部电影《鹦鹉杀》上映了,票房依然不见好。
首映日只有739万,刚刚凑上《第八个嫌疑人》的零头。
如果你说是因为下午6点才上映,那今天,整整一天的时间给到了《鹦鹉杀》,可这部电影昨天整日也不过是984万票房,跟首映日相差无几。
截止到发稿前,《鹦鹉杀》总票房1794万,最终预测也从6400万连夜改到了4900万左右,不过亿。
三金影后周冬雨,连史泰龙的烂片《敢死队4》都没打赢。
要问周冬雨为何走到这一步?
原因很简单——
观众怕了。
文艺片?类型片?烂片!01
打开《鹦鹉杀》的评论区,说电影本身就是一场诈骗的大有人在。
要么感觉似是而非,要么看得云里雾里。
总之,走出电影院的观众都是一脸懵圈,不知道刚刚发生了什么。
说实话,看完《鹦鹉杀》,我并没有纠结剧情,而是想问问这部电影:
它到底是文艺片还是类型片?
说它是文艺片吧,电影开头节奏蛮快的。
电影开场就以“周冉”(周冬雨饰)和“林致光”(章宇饰)的聊天为切入点,接着周冉被骗五十五万,对方拉黑了周冉。
随着林周冉跑到异地寻人,并顺利发现了林致光,电影在第二十五分钟就建立起了人物与主线矛盾,一场复仇大戏箭在弦上。
然而,当观众怀揣着暴爽解压的期待感继续观看时,随着第二幕的开始,电影节奏急转直下——
竟 然 变 成 了 文 艺 片 。
周冉找到了林致光后,双方开始疯狂性试探:
在KTV的灯光中眼神交错,在集市的人群中欲拒还迎,在傍晚的海边彼此相拥...
整整一个小时,两个人就是在这种“感觉上并不知道对方是谁,但又做出了种种僭越普通人亲密举动”的混乱中度过。
他们竟然放下了55万的仇恨,谈起了恋爱?!
周冉不知道对方是谁吗?
她知道,她从一开始就凭借口音判断出了他就是骗子。
林致光不知道对方是谁吗?
他也知道,如果说KTV中周冉的点歌是是一种试探,那楼下林致光对陌生女人的推心置腹,就是骗子在暴露身份后最直观的胆怯。
再说了,光凭“周冉”这个名字,双方早就是打明牌了吧?
可周冉为什么不报警?
林致光又为何不提防着周冉?
一个骗子和一个受害者之间到底有什么更重要的事,需要他们放下身份谈一场恋爱?
我不知道,我也不想知道。
四个角色除了李梦还算正常之外,你完全不知道他们在干什么,想干什么,放着55万的事儿不解决,到底都在矫情什么?
大哥,55万啊,你要欠我55万我都要住你们家楼下了。
是的,这是一部文艺片,在文艺片中是没有标准答案的,这或许就是经历千禧年的文青们对文学最深刻的认知——
一切混沌的、模糊的、粘稠的,甚至是不符合三观的,才是“文青们”所需要的。
别说,这就是浪漫,浪就够了。
但问题是,你开了个类型片的头,让主角承载着观众们千千万万个复仇之心走到凶手面前,却三番五次拉进又推开,用文艺片的意向为冲突盖上蒙布。
在明知道“我知道他知道我知道”的情况下,一次次挑逗着观众的心理底线。
大姐,这是弄啥嘞?
你搞的我很难受啊。
02
从开头轰轰烈烈的类型片,到中段完全没有人物驱动力的文艺片,一二幕的衔接几乎是用仙人掌嫁接蒲公英那般生硬。
云山雾绕、不明所以,让人恨不得当场捅死诈骗男主和矫情女主。
而这种突兀的嫁接,只能借助非常刻意的设计上。
周冉是怎么发现林致光的?
她到了异地城市后,被民宿老板“许照”(张宥浩饰)接待,在寻找林致光的同时,许照开的一家旅行社又和周冉发生交集,这让许照对她印象深刻,两个人建立联系。
而许照正是林致光的挚友,“好到不能再好”的那种关系,这才引出后来的故事。
你到异地寻人,随便找了间民宿,老板就是目标人物的好友,你寻找过程中又和老板偶遇。
一来二去,老板爱上你了,而你刚跟老板接触,就发现他的好友就是那个诈骗犯。
这就相当于大海捞针,刚踩下去就用脚趾夹到针头了。
这还算是巧合吗?
有这几率你买彩票不香吗?
剧情刻意,导演手法也是刻意。
开头溺水与聊天记录的叠加,上钩后荧幕上传来where are you台词的对照,女主到达异地后没完没了的迷雾,周冉救了林致光试抬头望向同一片天的月亮....
OMG,感觉就像小学生写作文,字典上偶尔翻出的生僻字必须给安排上,表达了作者浓烈的思乡之情。
而当你几乎要抬屁股走人时,随着第三幕开启,导演又猛拐了一把方向盘,再次回归了类型片。
原来,周冉是有目的的,最后她也得逞了,而所有的繁枝缛节都被冠以“收集证据”的借口,一笔带过。
以彼之道还治彼身,这确实很浪漫,很文学,很《青年文摘》。
可这一切都是建立在抛弃逻辑与观感的前提下,你必须有足够的钝感力,能忍受角色无数次匪夷所思的动作,熬过电影中段冗长的故弄玄虚,才能看到一个连观众都不能提前知道的计划。
类型片开头+文艺片中段+类型片结尾。
电影的三幕撕裂感极其严重,你看个开头,跳过一小时后再看结尾,也不耽误它的叙事功能。
我终于知道了,这不是类型片,更不是文艺片。
而是“导演想拍类型片赚钱,但能力不足只好贴个文艺片标签遮羞”的杂交片。
故事还不是重点,恶心的还在后面。
03
现在看来,《七月与安生》的金马影后双黄蛋,对周冬雨和马思纯的影响是致命的。
拿奖后,马思纯在“文艺”道路上越走越远,把一个“痛”字发挥到极致。
几乎每部电影都要被强暴几次,破旧的摩托车后座成了她的专属座位,不是在逃离原生家庭,就是在逃离这个城市的路上。
而周冬雨也陷入了另一个旋涡——
专属同妻。
《燃冬》乱七八糟,无病呻吟,整整97分钟只凝聚成一个问题:
屈楚萧和刘昊然是同吧?
而《鹦鹉杀》同样有这个问题。
张宥浩饰演的许照一出场,那XX就是纯纯的铁gay啊。
(没有攻击演员的意思)
从诈骗训练营的相互依偎,在车上借着练话术的表白,再到现实中的成双入对。
三个人喝完大酒后,许照在沙发床上醒来,擦拭着眼睛,林致光从厨房走出来,一边摆弄着衣襟,一边和他说:
“不行了吧?”
我差点以为上错了网站。
我甚至怀疑,许照接近周冉的目的就是单纯吃醋,而他在夜空沙滩的怒吼,骂的不是周冉,是在周冉怀里的林致光。
♪哦~~已经不对~~我努力挽回~~♪
比起电影混乱的剧情,人们更想骂的,是导演欲说还休的私货。
电影热门第一的长评甚至说道:
“我强烈怀疑,导演拍这部影片,只是为了满足他对群男后宫的幻想,只是凑巧往里面加了一点杀猪盘的元素而已。”
图源:雨苔思音正如前文所说,观众真的怕了。
在经历过无数次“电影院诈骗”后,他们根本不知道这些“文艺青年大导演们”还能以怎样新奇脑洞,讲出一个又一个把人脑搅成浆糊的故事。
从《燃冬》到《鹦鹉杀》。
从《热带往事》、《灰烬重生》到《断桥》、《风平浪静》....
差不多也该歇歇了。
你想装X,拉来一群性格演员实现你的文学梦,导演梦,文艺片梦,但观众的钱都是辛苦挣来的。
小时候躲过了地摊上色彩艳丽的杂志小说,长大了却在电影院被文艺青年们骗了一次又一次。
这何尝又不是一种“电影郭敬明”呢?
当年的45°角变成了如今的45块电影票。
啊!
痛,就对了!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