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仅供学习、参考,不能替代医嘱和处方。文中所述配伍、方剂,必须在中医师当面辨证指导下来借鉴、应用,切勿盲目尝试。)
本文理论依据:《中医藏象生理学》、《中医方剂学》
你好,我是中医人,文君然。
今天,我想和你说说,慢性支气管炎的事儿。
我们学中医内科的时候,老师曾讲过,当中医,最忌讳死心眼儿。比如说这气管炎,你要是一门心思治肺,有时候就难以触及根本。你得把眼光,放到肾、肝、脾这些脏腑上。
思路一变,疗效就变了。
对此,还有一个典型的医案故事。我给你说说吧。
话说有一个女子,28岁。
什么毛病呢?就是一到冬春季节,每每因为过劳或者外感,她都会出现咳嗽、咳痰、气喘。后来到医院检查,被确诊为慢性支气管炎。该患者用药无数,效果平平。
后来有一回,她又因故咳嗽上了。这一次,特别严重,痰虽然不多,但痰中带有血丝,而且伴有明显的胸闷。与此同时,她还全身乏力、咽喉干痛,眼睛干涩,脑袋昏沉。腰背酸困疼痛,大便偏干。总之,浑身上下没有舒服的地方。
到医院去,大夫说了,还是慢性支气管炎。这一次,患者坚决不再服西药了,转投中医治疗。
刻诊,见患者脉沉细而稍数,舌苔黄厚,舌质发红。
了解到这些情况以后,医家书方一首。但见——
生地30克,白芨15克,沙参10克,麦冬10克,枸杞子15克,桑白皮15克,全瓜蒌15克,五味子9克,光杏仁9克,生甘草3克。
所有这些,水煎服,每日一剂。
结果如何?患者服用20多剂以后,咳嗽等现象消失,便干咽干、浑身乏力等感受也都几乎没有了。后来,医家嘱咐可以停药,改麦味地黄丸善后。
这就是医案的基本经过。我给你简单复述了一遍。
其实,这里的道理,还是很简单的。
你看,这个患者咳嗽多年,老慢支久治不愈。
中医看,这就得把眼光放得远一点了。
眼光一旦拉开,我们发现,她有明显的阴虚倾向。
比如说就诊当时,脉数,苔黄,舌红,咽干眼干,大便也干,痰少而带血。这很显然,是阴虚有热啊。虚热灼伤血络,所以她痰中带血。
于是,我们不得不考虑,她的问题可能出在肝肾阴虚,而且主要是肝阴不足。
中医讲,肝属木,肺属金。正常来说,肺金可以克肝木。但是,如果肝阴不足,虚火上炎,这就会导致肝木反克肺金。于是,肝火就扰及肺,使得肺阴不足,有了虚火。肺本是娇脏,乃轻灵空虚之体,要一尘不染才对。现在,你那里冒烟咕咚的,患者怎么可能不咳嗽呢?
因此,要想解决问题,必须滋补肝阴,清降肺火。这才是关键。
来看看当时医家用的配伍——
生地30克,白芨15克,沙参10克,麦冬10克,枸杞子15克,桑白皮15克,全瓜蒌15克,五味子9克,光杏仁9克,生甘草3克。
这里头,生地、沙参、麦冬、枸杞子,显然是在补阴。生地滋补肝肾之阴,枸杞子补肾阴。沙参和麦冬滋补肺胃之阴。上中下三焦之阴给你补了个遍,还愁肝阴不足吗?
在这个从基础上,桑白皮清肺热,全瓜蒌涤痰清热,杏仁利肺气,五味子敛肺止咳。白芨,用于止血。你看,这么一来,患者的问题不就彻底解决了吗?
等患者症状大大改善以后,用麦味地黄丸善后。麦味地黄丸,滋补肺肾之阴。
这里头用到的,其实是一贯煎加减。一贯煎,基本构成是沙参、麦冬、地黄、当归、枸杞子和川楝子。它的主治,就是肝肾阴虚,气滞不运。实战中,由于患者没有胁痛等问题,所以拿掉了疏肝理气的川楝子。如此,就起到了滋补肝肾之阴,解决病根儿的作用。
总之,你会发现,这个老慢支引发的顽固咳嗽,用中医视角看,未必只是肺的毛病。肝肾阴虚、肝阴不足、虚火灼伤于肺,也是很普遍的因素。我们务必加以注意。
前几天,还有读者跟我说,只要一旦情绪紧张,就咳嗽。我认为,这也要考虑肝和肺之间的关系。肝主情志。情绪紧张激动,肝气失和,令肺气失常,这是常有的事儿。
好了,关于这个问题,我就说这么多吧。文中配伍,非专业读者,务必在中医师辨证指导下来借鉴、应用。
全文完。我感谢你的阅读。
感谢文老师分享,对我当下有非常好的借鉴学习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