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仅供学习、参考,不能替代医嘱和处方。文中所述配伍、方剂,必须在中医师当面辨证指导下来借鉴、应用,切勿盲目尝试。)
本文理论依据:《伤寒论》、《中医男科学》
你好,我是中医人,文君然。
今天这篇文字,我想和你聊聊,男性前列腺增生这个事儿。
这也是前些日子,有读者朋友在后台跟我咨询的事儿。
来,我给你讲一个真实的医案故事。
话说有这么一个男子,当时年纪是56岁。
什么毛病呢?主要就是排尿困难,尿不尽。到了晚上,他至少起夜4次。这个情况,已经持续半年之久了。
怎么回事呢?结合年龄,此人第一时间怀疑是前列腺增生。
结果,到医院这么一查,果然是前列腺增生,49mm×42mm×36mm。
这怎么办啊?患者思来想去,决定先投中医治疗。如果不好使,再想别的办法。
于是,就看中医。
刻诊,见患者脉缓,舌体薄白,舌质胖,舌边有齿痕。
了解到这些情况以后,医家就给开了一张方子。但见:
桂枝15克,猪苓12克,泽泻12克,茯苓12克,白术12克,黄芪30克。
所有这些,每日一剂,水煎分2次服用。
结果呢?你说怪不怪,患者服用3剂以后,症状大大缓解,排尿顺畅许多,而且夜里起夜次数减少。
等服用了14剂以后,患者症状全部消失。
面对这个效果,患者非常高兴,说自己省下来一大笔手术费。
这就是医案的基本经过。我给你简单复述了一下。
现在,我带你探索这里的学问。我跟你讲,它是非常有实用价值的。
你看,这个患者的问题,在于小便不利,尿不尽。
对此,现代医学经过检查,可以明确知道,问题源于前列腺增生。
但是中医呢,不会拍片子,甚至不知道啥是前列腺。
所以,中医就用别的方式来理解其病因。
怎么理解呢?
中医说,这个小便要想顺利排解出来,必须借助体内的“气化”过程。
如果气化不利,小便是排不出来的。
那么,这个气化过程,需要什么作为基础呢?
需要阳气。如果阳气亏虚,气化不利,那患者的小便就别想排出来。
对这个医案里的患者来说,他的阳气足不足呢?答案是否定的。
你看,此人脉缓、舌苔薄白,舌边有齿痕,舌质胖,而且夜尿多,这显然是肾阳虚啊,对不对?
肾阳不足,气化不利,他小便当然困难了。
所以说,要想改善他的状况,就得温阳利水。一方面温补阳气,一方面利水利尿。
我们看看当时医家用的是什么配伍——
桂枝15克,猪苓12克,泽泻12克,茯苓12克,白术12克,黄芪30克。
这是啥呀?这是五苓散的化裁。
其中的桂枝、猪苓、泽泻、茯苓和白术,是五苓散的配伍。
五苓散,出自《伤寒论》,最初是治疗蓄水证的,还治痰饮和水湿内停。这些说起来,都挺复杂的。你只要记住,此方功效在于利水渗湿、温阳化气,就可以了。其中的桂枝,善于温通阳气。水湿得阳气而化。白术,则苦温燥湿,健脾助运,以杜绝生湿之源。还有泽泻、猪苓和茯苓,这三味药能利水利尿,除湿。
这样一番配伍,对上文医案里的患者来说,再合适不过。你不是阳虚吗?桂枝和白术温通脾阳,以助气化。你不是小便不利吗?猪苓、泽泻、茯苓帮你利尿。
当然,在这个基础上,加了一个黄芪。黄芪,可以健脾,增加身体对水湿的代谢之能,同时还可以利尿。
所以说,这就是以五苓散加减,治疗前列腺增生的典型案例。
其实,这个五苓散,最初根本就不是治所谓前列腺增生的。这是后世医家,在不断地临床摸索中,发现的功用。张仲景老先师,恐怕也未曾想到。
但是,五苓散治疗前列腺增生,在临床上又特别多见。患者的典型症候,就是阳气不足,水湿内停。除了小便不利以外,多有舌质淡胖,舌边有齿痕,舌苔薄白或腻,脉象濡缓等等特点。此类的患者,在老年和中老年男性身上是多见的。不信,你可以到男科门诊里瞅一瞅。此类患者一抓一大把。
文老师希望,这篇文字能帮助一些患者,找到自己问题的所在。我建议,你应该去看中医,结合四诊合参,准确找到病因。如果确属五苓散证,那不妨借鉴文中配伍。专业的读者朋友,您也作个参考。毕竟,这是既省钱,又简便的办法,可以为老百姓造福。
好了。关于这个事儿,我就说这么多。文老师感谢你的阅读。
用户43xxx76
现在的中医大都被西医同化了,很难找到传统意义的中医。哪里有,请介绍一下。
用户85xxx80 回复 06-30 15:10
我们这边有,每天排队
玉满堂 回复 用户85xxx80 09-09 00:38
哪里
长栅罩子笼
金匮肾气丸可以吗?
天茧土豆 回复 07-30 06:56
这个治文章中的病例不行,金匮肾气丸治疗症见肢冷,尿多为标准
金辉 回复 08-11 19:37
滋肾丸
树下的风
前列腺,只一个方法能治,就是晚上九点半睡觉
炮火连天 回复 07-31 20:48
这个治不了,我去年戒色将近一年也没有什么改善
CV 回复 炮火连天 08-29 10:59
连那个念头也不想,就可以,想也耗心血
越野蜗牛
本来很相信的,中间加个广告大打折扣。
用户11xxx68 回复 07-04 13:27
本来就是打广告的[呲牙笑]
春风秋雨 回复 08-07 20:13
如果是你有三十万加的关注量再说吧[呲牙笑]
用户10xxx36
对中医有研究的人们,你们可能看了一些所谓老中医、名中医甚至什么医圣医仙的书,都有一些他们对病人的脉相判断,如:濡脉;弦脉;滑脉等等,试问,六个点位的脉相你只给出一个,如何判断病情;你又是如何根据这一个脉相名称综合判断人体各脏腑情况的?中医研究者们,这是不是很可笑。其实这就是一叶障目自欺欺人。
7190310 回复 09-28 11:39
望闻问切,切脉放在后面,用来验证前面的望闻问的问题的,切脉可辩证五脏虚实,说了你也不懂,你也就是为黑而黑。
用户17xxx98 回复 08-16 20:38
你真渊愽[扁嘴]
用户13xxx71
中国传承文化搏大精深、对众生身体好!
路过随便一说别当真
弱弱地问一句:中医里有前列腺一说吗?
平民老百姓 回复 07-19 23:18
人家明确说了。。。没有
三块石头 回复 08-06 16:15
中医叫淋症,虚淋,
南极翁
以中医”活血化瘀"之法更简单!
用户10xxx36
中医学是一座神圣的殿堂。中医延续到现在,(我不说发展到现在是因为他没有任何发展),也是人们相信他存在,不断探寻他的正确方向,想进入这座神圣的殿堂。这座神圣的殿堂存在吗?我以一个病了几十年对中医研究了十几年吃了上百种药受了不可想象之罪终于有所收获的人负责任的告诉你,这座神圣的殿堂他确实存在。只是受限于我是一个普通人不是专业化学成分方面的研究人员也没有专业研究的仪器设备,而难以在前进,但是我可以说我是看到了他的人离他最近的人。这可能就是一个人的使命吧。
7190310 回复 09-28 11:52
这神圣的殿堂不是谁想进就可以进的,天赋加记性变通,缺一不可。
——云和——
有谁能确定文中处方是否真实有效呢?
秋水长天 回复 09-04 14:59
要对症,每个人体质症状不一样
昼之霁 回复 09-01 23:20
这个方不知道,想试试。前面那个黄斑病变的方现在饮了七剂感觉改善了很多,并且精气神充盈,我妻子没有黄斑也一起饮翻煲,结果晚上难眠易醒也消失了。
为民
我要试一试,先谢谢老师!
用户16xxx51
谁给您的勇气说仲景先师是歪打正着!
SIx
真的假的?
南极翁
“中医知识"运用要”融汇贯通“!
心在天涯
信了你就输了,中医大部分医案都是自吹自擂。
用户12xxx68 回复 09-29 11:59
不信你就别看,绕着走也行,告诉你,你家老祖宗时候有西医鸣,没有吧!,没有中医,终于哪有的你!趁早滚蛋!
用户10xxx36
中医要想发展,必须先树立两个正确的核心理论,一个是医理,一个是药理。医理就是脏腑对立统一关系的理论,这个理论咱们的黄帝内经里就非常明确非常科学的阐述了,但是被后世的人才们给扭曲了,现在急需纠正过来。医理里还有一个问题非常重要就是脉理。
一家人平安
如果有好药发出来,帮忙大家,人人会感谢的。
快乐取舍
小病能扛没感觉,大病难扛没药医。
Ajicat
直接买那个五苓散可以不嘛,文老师
超级黄金手
效果真的这么好吗?
超级黄金手
有治疗时间短,中途疲软的方子吗?
用户94xxx06
[呲牙笑]
用户10xxx36
目前中医因为几千年来所谓明医对黄帝内经的错误理解,且各抒己见,没有一个统一的正确标准,已走入了严重的误区,不能令人信服,甚至药物越吃病越重。
用户10xxx36
脏腑对立又统一的关系就是阴阳平衡理论,其实按现在科学的解释就是身体的酸碱平衡,比如胃为阳它分泌的是胃酸其实就是盐酸,胃阳过盛胃酸就会分泌过多,因此烧心的感觉、胃溃疡甚至胃穿孔的病就出现了。肝分泌的肝汁,因其储存在胆囊里也被叫成胆汁,其实是一种碱液,肝阴过旺分泌的肝汁过多,储存在胆囊里用不了,时间长了就会形成胆结石。
用户14xxx79
五苓散利尿可以,吃了尿多而且拉尿顺畅舒服
用户10xxx12
胡乱篡改原方剂量比例
命犯桃花劫
大家都试试吧[大笑][大笑]
人生地不熟地
方子基础上再加肾四味效果更好
华子良
猪苓就是猪粪烘干,相当于印度吃牛粪。
春风得意189 回复 09-26 13:43
无知
用户10xxx12 回复 09-25 15:25
华子良,赶紧改了这个名字,你没有资格使用小,文盲也敢出来混
何求
好好好
福田心耕
中医看的是病,西医命名的是症,不是一回事。中医用温阳化气治水湿内停之病,刚好治了西医的前列腺增生之症。病虽相同,但中、西医命名原则各异,因此在治疗上就各异,中医知道病根,治疗与命名相合,治了病根,西医只知症状,而不知病根,治疗与命名相合,就用切割方法,患者身体受创不说,也无法根治。
梦飞扬
阳伟可以治疗吗
天茧土豆 回复 07-30 07:01
阳伟有的人是肝胆疾病方面引起的,所以要辨症[呲牙笑]
用户10xxx97
中医神奇伟大[点赞]
Nono
看到很多人骂你我很开心[呲牙笑]
用户10xxx36
但是,现在的脉学也是有错误的,也是被后世的一些“能人”给扭曲了,导致现在的中医医生们号脉的方法是错误的,对脉相的理解和解释是错误的,那么对病情的结论就不可能正确了。号脉是在左右手的各三个点位摸索脉动强弱,学名就是左右手的寸关尺,通过对这六个点位脉相的综合判断来确定人的病情,那么医生就应该在病历上标出六个点位的脉相来,然后再分析。但是在现实中很少能有医生能够准确的判断出这六个点位的脉相,更别提准确的分析病情了。
逍遥
我父亲80岁了,尿不出来,插了输尿管,吃了文章中的处方药,吃了20剂,现在排尿正常了。感谢老师推广,医者仁心,功德无量。
用户12xxx01 回复 09-24 07:58
真的吗
逍遥 回复 用户12xxx01 04-26 08:30
真的
好哥们
现在吃的许多药丸都是中医方子,效果非常好,有些不想信中医的人生病了吃了这些药丸好了,还说是西医弄好的。有点好笑。
大道至简86
真武汤用的也比较多,温阳利水
矛盾
[点赞]
泡泡糖
黄芪是生的还是炙的?
春风得意189 回复 09-26 13:47
生黄芪
瓜子
抄下记住。
用户13xxx49
就算从老张出生起计时,也才1800多年,距离二千年有需要再走一百多年
蓝天
可以试试
高山流水
我不相信
岁月静好=现世安稳
原来是来卖药的。
不如归去
真武汤是不是更好一点?
用户10xxx36
以此类推,其他的脏分泌的也是某种碱液,腑分泌的是某种酸液,身体的酸碱完全平衡时就是身体最舒服的时候,是为阴阳平衡。那么怎么才能看出阴阳平不平衡呢,这就得靠脉学了,脉学是咱老祖宗对人体的各个有脉动的部位长期的研究探索,最终总结出的科学的判断人体阴阳平衡与否的伟大方法,它与脏腑阴阳对立统一理论一样伟大。
用户10xxx36
猪苓是一种真菌,不知道不要瞎说
老赵
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