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治排行第九,且不受李世民钟爱,为何却被立为太子?

纵横一万年 2025-01-09 21:12:39

贞观十七年(643年)四月七日,唐太宗李世民向天下颁布旨意,正式册立第九子李治为皇太子。六年后,李世民病死,李治继承皇位,即唐高宗。那么问题来了,李世民有十四个儿子,最钟爱的皇子也不是李治。李世民却为何从众多的子嗣之中,选择排行第九的李治作为唐朝皇位的继承人呢?

一、皇后所生

李治虽然在兄弟之中排行第九,但他的生母非常特殊,即皇后长孙氏。原来,李世民与长孙皇后生有三子,分别是长子李承乾、四子李泰以及九子李治。在中国古代的继承制度中,嫡子的继承权是高于庶子的。因此,从表面上看李治是皇九子,但实际上他是嫡三子,排在他前面的只有李承乾、李泰。

作为李世民的嫡长子,李承乾在626年十月就被册立为皇太子。但是,成年后的李承乾游戏无度,逐渐失去了李世民的喜爱。与此同时,李世民对魏王李泰越来越欣赏。不愿被废掉的李承乾决定效法自己父皇,也来一场“玄武门之变”。然而,李承乾的计划却泄露了。李世民勃然大怒,于是在643年将其废为庶人。

二、李泰作死

李承乾被废后,按理说李泰应该成为皇太子。原因很简单,因为他不仅是嫡次子,而且深受李世民的喜爱。李泰这个人确实很有才华,他“聪敏绝伦”,工于草隶,集书上万卷,身边还聚集了一群文人。他主持编写的《括地志》,深受李世民的赞赏。李泰所得到的各种赏赐甚至超过了太子李承乾。

李承乾之所以要搞政变,在某种程度上说也是被李泰逼迫的。李承乾被废后,李泰表现得非常积极,李世民甚至已经同意立他为太子。李泰非常高兴,就对李世民说:“臣唯有一子,臣百年之后,当为陛下杀之,传国晋王。”意思是说,我成为皇帝后,会杀掉自己的儿子,将来传位给晋王李治。由于李泰的“表演过度”,引起了李世民的厌恶。

三、大臣劝谏

对于这件事,朝中重臣褚遂良认为,“安有陛下百年之后,魏王执权为天下之主,而能杀其爱子,传国于晋王者乎?”褚遂良的这番话,引起了李世民的反思。与此同时,既是国舅,又是宰相的长孙无忌也站了出来,他也不希望李泰储君,而是极力推荐晋王李治。经过一番思考,李世民最终痛下决心,放弃李泰,改立李治为太子。

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保全自己的三子嫡子!如果让李泰当储君,将来继承皇位后,李承乾、李治恐怕都活不下来,而且会助长这种夺储之风。于是,李世民颁布诏书,贬李泰为东莱郡王。他在诏书中说道:“朕志存公道,义在无偏,彰厥巨衅,两从废黜”,“非惟作则四海,亦乃贻范百代”。就这样,性格柔弱的李治“渔翁得利”。

参考资料:1.《旧唐书》;2.《全唐文》

0 阅读:9
纵横一万年

纵横一万年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