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来说,退耕还林肯定是国家政策,为了保证生态环境,维护可持续发展,在我国的中西部地区开展退耕还林政策,确实起到了非常明显的作用。控制了坡地的水土流失、缓解了旱涝灾害、保护了濒危动植物资源、恢复了秀美山河。
在家乡感受非常明显,90年代村里的树林覆盖率大约只有40%,而今树林覆盖率应该超过60%,真的是“青山绿水”。而且,一些逐渐消失的物种越来越繁盛,比如斑鸠,90年代初还能看见成群结队,慢慢就变了,一年难见到几只,而今斑鸠再次密集起来,农民还感到苦恼,常到院坝偷吃粮食。除了斑鸠,还有野猪、野山羊等等也多了起来,野猪甚至都泛滥了。这些都是退林还耕带来的好处。
可最近两年,也看到了一些地方在搞退林还耕,误解为是国家政策,纷纷表达疑问,如此折腾是为了什么呢?自然资源部的官员就讲过,国家从来没有退林还耕的政策。搞退林还耕是因为有些地方在国土绿化、农业结构调整中,把耕地变成了林地,园林变成了景观,没有种粮而是种了花、种了草。面积还很大,从耕地变成了林地有是1.12亿亩,从耕地变成了园地有0.63亿亩,加起来是1.75亿亩,但是这种变化是不符合国家政策的,所以将这些超标的林地、园地复耕,不能叫退林还耕,应该叫整改恢复耕地。
事实应该就是如此,大家可以看看似乎就是提出“保住18亿亩耕地红线”后,各地才出现了退林还耕的操作,以前可没人在意耕地够不够数。即使,有了“保住18亿亩耕地红线”的命令,还是有胆大的地方,他们善用“占补平衡”的套路,将沃土变为建设用地或者其他用地,然后在别的地方找补回来,比如山区改造,调整为基本农田就行。
其实,有时候真不能怨老百姓说,事实真是如此,平原建高楼,山区为良田的事太多了。当然,改变者也有说法,这也是为了城市化发展,没有平地怎么发展城市化。很多新城都建在田地比较平整的地方,山上建城确实不符合经济形势,所以选择牺牲一点耕地而已。
再回头看,新建那么多新城真的有必要吗?特别是乡镇定居点和县城扩建。大城市的虹吸效应把年轻人都吸走了,农村人搬进城好像除了贡献房地产GDP外,起到的作用并不那么大。可钢筋混凝土占用的耕地短时间回不来了。保证耕地至关重要,一旦有突发情况,才能保证咱们的“饭碗”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