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友戴与龄去世后,朱德将其后代接到北京:让你们来不是要做官

丁一丁北 2024-12-06 03:32:14

好友戴与龄去世后,朱德将其后代接到北京:让你们来不是要做官

1962年,一位年近八旬的老人在北京病逝。他的名字叫戴与龄,是朱德元帅的挚友。从席家砭私塾的同窗之谊,到为朱德筹集赴德留学费用,再到照顾朱德年迈的母亲,戴与龄用一生诠释了"君子之交淡如水"的真谛。而在戴与龄离世后,朱德并未忘记这位老友的情谊。他将戴家的子女接到北京,却对他们说:"让你们来不是要做官,是要好好工作。"这句话背后,是两个革命者数十年的深厚友谊,更是一位共和国元帅对晚辈的谆谆教诲。

肝胆相照铸深情

朱德与戴与龄的故事要从四川仪陇县说起。1904年,两个年轻人在席家砭私塾相遇。戴与龄比朱德小两岁,但他们志趣相投,常常一起探讨时局。那时的中国正处在内忧外患之中,两个热血青年都希望能为国家做些什么。

1916年,两人的人生轨迹开始出现重要交集。戴与龄在靖国军担任第三混成旅的军需处长,而朱德正是这个旅的旅长。他们一起工作的经历让这份友谊更加深厚。

转折点出现在1922年。朱德决定前往德国留学,希望能在异国他乡找到救国之路。但是当时的朱德经济拮据,无力支付高额的留学费用。戴与龄得知后,立即筹集了两千元资助朱德。为了能让朱德在德国安心学习,戴与龄还在泸州开设了"大东西药房",用药房的收入继续资助朱德的学业。

在德国期间,朱德与戴与龄保持着频繁的书信往来。通过这些信件,戴与龄了解到朱德在异国他乡的生活,以及他对革命道路的坚定信念。朱德也时常在信中表达对戴与龄的感激之情。

1937年,当朱德得知家乡遭遇旱灾、母亲生活困难时,第一个想到的就是戴与龄。此时的朱德虽然已是八路军总司令,但却身无分文。他给戴与龄写了一封求助信,请求好友援助二百元接济母亲。信中坦言自己无力偿还,希望能算作捐助。戴与龄收到信后,立即将钱寄给了朱德的母亲。

这段跨越半个世纪的友谊,见证了两个人从年少相识到携手共进的过程。即便后来各自走上不同的道路,但他们之间的情谊始终如一。戴与龄用实际行动支持着朱德的革命事业,而朱德也始终记得这份珍贵的友情。

老友离世情谊永驻心

1962年的北京,一场特殊的告别仪式正在举行。戴与龄的追悼会上,朱德元帅神色凝重地站在灵堂前,望着好友的遗像久久不愿离去。这位与他相交半个多世纪的挚友,从此永远地离开了他。

戴与龄的离世让朱德回想起两人相识以来的点点滴滴。在朱德最困难的时候,是戴与龄伸出了援手,不仅资助他去德国留学,还在他投身革命后照顾他年迈的母亲。这份情谊在中国的动荡年代显得尤为珍贵。

追悼会结束后,朱德立即着手安排戴家后人的生活问题。他深知戴与龄一生清廉,家中并无积蓄,子女们的生活和工作都需要照料。作为一位共和国元帅,朱德完全有能力为戴家人谋得一官半职。

但朱德没有这样做。他派人将戴与龄的子女们接到北京,为他们安排了普通的工作岗位。朱德对戴家的子女说:"让你们来不是要做官,是要好好工作,继承你们父亲的遗志,为人民服务。"

戴家的子女们被安排在北京各个普通工作岗位上。有的在工厂当工人,有的在学校教书,都是普普通通的工作。朱德经常抽时间看望他们,询问他们的工作和生活情况。

在一次家宴上,朱德向戴家子女讲述了他们父亲的为人。戴与龄一生正直,从不趋炎附势,即便是在朱德身居高位时期,也从未向他提过任何私人请求。这样的品格值得子女们学习和传承。

朱德对戴家后人的安排,体现了他对革命传统的坚守。在新中国成立后的特殊历史时期,他用实际行动树立了党的干部如何对待老友后人的典范。不搞特殊化,不搞裙带关系,而是引导他们走上正道。

对戴家后人的关心一直持续到朱德生命的最后时刻。每逢节假日,他都会让工作人员送些慰问品给戴家人。有时还会把戴家的孩子们叫到家里,和蔼地询问他们的工作进展。

这种平实而持久的关怀,让戴家人感受到了朱德对他们父亲深厚的情谊。比起一时的高官厚禄,这种润物细无声的教导更让人感动。朱德用自己的方式,传承着与戴与龄之间的革命友谊。

戴家后人也没有辜负朱德的期望。他们继承了父辈的优良传统,在各自的岗位上勤勤恳恳工作,为新中国的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这正是对两位老人之间珍贵友情的最好传承。

身居高位不忘本色

1963年的一个春日,朱德在中南海办公室接见了戴家的几个子女。窗外的玉兰花开得正盛,办公室里却弥漫着一股严肃的气氛。朱德放下手中的文件,仔细询问他们的工作近况。

一位戴家的子女提到单位里有人总拿他们和其他领导子女比较。另一位提到有人说他们"不会来事",否则以朱委员长和父亲的关系,不至于现在还是个普通工人。朱德听后,脸上的表情更加严肃了。

"你们父亲生前最讨厌那些依仗关系走后门的人。"朱德站起身来,走到窗前。他回忆起当年和戴与龄在席家砭私塾读书时的情景,两人常常讨论如何做一个正直的人。

戴与龄一生清贫,从未利用与朱德的关系谋取私利。即便在最困难的时候,他也只是默默经营着自己的药铺,靠着自己的双手生活。这样的品格,是留给子女最宝贵的遗产。

朱德对戴家的子女说:"我让你们来北京不是为了当官,而是为了让你们能够在建设祖国的事业中发挥作用。"他特意强调,在工作岗位上,要靠自己的本事说话,不能靠攀关系。

有一次,一个戴家的孩子在工厂表现突出,被推荐参加进修学习。但有人在背后说闲话,说这是托了朱德的关系。朱德知道后,专门让人去了解情况,确认这确实是因为这个孩子工作认真才得到的机会。

朱德对工作人员说:"要让大家知道,这是靠自己的本事得来的,不是靠关系。"他还特意叮嘱戴家的子女,要更加努力工作,用实际行动证明自己的能力。

在一次家庭聚会上,朱德讲述了一个故事。抗战时期,戴与龄曾有机会通过关系谋取一个好职位,但他拒绝了。他说:"做人要靠自己的本事,不能靠别人。"这个故事让在场的戴家子女深受触动。

朱德的这种教导方式,既体现了他对老友的怀念,也显示了他作为革命者的本色。他没有给戴家子女特殊照顾,而是引导他们走正道,这正是对戴与龄最好的告慰。

随着时间推移,戴家的子女们在各自的岗位上逐渐站稳了脚跟。他们中有的成为技术能手,有的成为教育工作者,都是靠自己的实力取得的成绩。这种成长方式,正是朱德最希望看到的。

戴家后人的表现,也让其他人对他们刮目相看。大家渐渐明白,这些孩子并非靠关系上位,而是凭借自己的努力在平凡的岗位上发光发热。这种默默耕耘的精神,正是朱德和戴与龄共同推崇的为人之道。

百年交情代代传承

1976年7月,朱德在北京病逝。在他生命的最后时期,他依然惦记着戴家的子女们。临终前,他还特意叮嘱身边的工作人员要继续关心戴家后人的生活。

戴家的子女们闻讯赶来送别这位一直关心他们的长辈。他们站在灵堂前,回忆起朱德对他们的谆谆教导。十四年前父亲离世时,是朱德给了他们依靠,现在这位老人也离开了。

在朱德逝世后的日子里,戴家的后人更加努力地工作和生活。他们始终铭记朱德的教导:"不靠关系,凭本事做事。"这句话成为他们家族的座右铭,代代相传。

上世纪八十年代,戴家的第三代已经长大成人。他们中有人成为工程师,有人成为教师,还有人成为医生。这些年轻人都继承了老一辈的传统,靠着自己的努力在各自的领域做出了成绩。

在一次家庭聚会上,戴家的老一辈向孩子们讲述了朱德和戴与龄的故事。从私塾同窗到革命伙伴,从互帮互助到生死相托,这段跨越半个多世纪的友谊让年轻一代深受感动。

戴家的一位后人在整理家族档案时,发现了一沓泛黄的信件。那是朱德与戴与龄之间的通信,字里行间透露着两位老人之间的深厚情谊。这些信件被完整保存下来,成为了家族最宝贵的精神财富。

1984年,戴家在北京的后人举办了一次特殊的纪念活动。他们邀请了当年了解两位老人故事的知情人,共同回忆这段难忘的历史。通过这些老人的讲述,年轻一代更加深入地了解了这段珍贵的友情。

九十年代初,有作家想要采访戴家后人,写一篇关于朱德和戴与龄友情的报道。戴家人婉言谢绝了。他们认为,这份情谊太过珍贵,不应该成为炫耀的资本。

时光飞逝,戴家的第四代也已长大。这些年轻人虽然没有见过朱德和戴与龄,但他们从家族故事中学会了做人的道理。他们明白,真正的友情不是靠攀附权势,而是靠真诚相待。

2008年,一位戴家的后人在工作中获得重要嘉奖。领导提出要为他举办表彰大会,他却婉言谢绝了。他说:"我们家的传统就是默默做事,不张扬。"这种态度,正是对两位老人精神的最好传承。

如今,朱德和戴与龄的故事已经成为了一段佳话。这不仅是一个关于革命友谊的动人故事,更是一个关于品格传承的生动教材。两位老人的精神,通过他们的后人得到了永远的延续。

这段跨越世纪的友情,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君子之交淡如水"的真谛。它告诉后人,真正的友谊不分地位高低,不论贫富贵贱,重要的是那份真挚的情谊和始终如一的坚守。

0 阅读:2

丁一丁北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