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我叫高秀兰,今年58岁,初中毕业,来自一个偏远的小县城,丈夫早年去世,靠着自己在服装厂打工和一点微薄的退休金,把三个孩子辛苦拉扯大。
如今我已经退休,月领1600块退休金,平时也在家附近的菜市场帮人看摊,挣点零花钱。
我有两个女儿,一个儿子。
大女儿今年38岁,嫁到了邻县,一个普通家庭,日子还算过得去;二女儿36岁,婚后在县城做小生意,性子泼辣,嘴巴快,最像我;小儿子32岁,本科毕业后去了南方工作,做了几年销售,现在自己创业,在市里买了房,结了婚,媳妇是城里人,学历比他还高,听说家里也有点根基。
这些年,我把大部分心思都放在儿子身上。 我始终觉得,儿子才是家里的希望 ,他出息了,我才能有个依靠。
两个女儿虽然也孝顺,但终究是“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这话虽不中听,却是我们那个年代的真理。
但我万万没想到,当我在一次饭桌上想要自豪地说出我儿子收入的时候, 二女儿那一记眼神 ,让我把“1万”咽了下去,改口成了“5000”。那一刻,我的心,像被针扎了一样疼。
02那天是我生日,女儿们都带着外孙、外孙女回来了,小院子热热闹闹的。
我亲手做了一大桌子菜,鸡鸭鱼肉样样齐全,想着趁这个机会,一家人聚一聚。儿子没回来,说是公司忙。我理解,毕竟他自己创业压力大。
吃饭的时候,大家有说有笑,孩子们在院子里追着打闹。我坐在主位上,脸上满是笑意。突然姐姐问起了我,“妈,你不是说小高(我儿子)现在自己开公司了吗?收入咋样啊?”
我正准备笑着说:“一个月差不多一万吧。”话音刚起一半,坐在我对面的二女儿就猛地瞪了我一眼,嘴角紧抿。我心里咯噔一下,连忙改口:“也就……五千吧,刚起步,挣得不多。”
桌上的气氛顿时有些微妙。大女儿低头夹菜,没说话。二女儿嗤了一声:“五千?那房子、车子、老婆用的全是最贵的,五千能过日子吗?”
我尴尬地笑笑:“哎呀,你们年轻人不都靠贷款嘛。他也是硬撑着。”
那顿饭,吃得我满嘴苦涩。
饭后,二女儿把我拉到厨房洗碗,边刷边说:“妈,你是不是又往儿子那边贴钱了?你别总觉得养儿防老,姐姐我也不是没眼睛,谁最孝顺你,你心里有数!”
我不敢吱声。因为我知道,她说得没错。
这些年,我确实把大部分的积蓄都给了儿子。
儿子刚毕业那年,找工作屡屡碰壁,我卖了金首饰,给他交了培训班的费用;他结婚买房,我掏出了十几万,那是我几十年攒下来的血汗钱;他创业初期,周转不开,我又把老家的房子抵押了出去,借了笔高利贷。
而两个女儿呢?大女儿生孩子坐月子,我只去陪了她一周,就赶着回来看儿子;二女儿开店缺人,我也没去帮过几天,就说“我身体不好”;甚至前年二女儿婆家出事,来找我借两万块,我也只给了一千块,说自己手头紧。
可实际上,我那时刚给儿子转了五万块。
我不是不疼女儿,我只是……觉得儿子更需要我。 我觉得他才是我老了的依靠,是我这辈子的指望。
可现实狠狠打了我一巴掌。
去年春节,我想去市里看儿子一家,提前打了电话,儿媳在电话里说:“妈,家里太小,过年我们要出去旅游,你就别来了。”我愣了一下,还是笑着说:“好,好,你们去玩吧。”
我一个人坐在冷清的屋子里,裹着棉衣,看着别人家团团圆圆,眼泪止不住往下流。
今年清明节,我提了一篮子水果,坐了两个小时的车去看儿子。敲门的时候,是孙子开的门。他一看是我,愣了一下,然后大喊:“爸爸,奶奶来了!”儿子从书房出来,脸上没什么表情,叫了我一声“妈”。
我笑着,把水果递给他,他却皱眉说:“妈,下次别买这些了,家里吃不完。”儿媳从厨房出来,看到我,脸一下子拉了下来:“妈,怎么不提前说啊?我们晚上订了餐厅,朋友聚会。”
我只好讪讪地说:“没事,我就坐一会儿就走。”
那天,我在他们家坐了不到一个小时,连口茶都没喝上。临走的时候,孙子问我:“奶奶你怎么不住下?”我笑着摸了摸他的头,说:“奶奶还有事。”
我转身下楼,眼泪却在眼眶里打转。 我突然觉得,自己像个外人。
回到家,我什么都没说。那天晚上,女儿打电话来,我也没提去看儿子的事。只是一个人坐在床边,望着天花板,心里空落落的。
我开始想, 是不是我错了?
是不是这些年,我把所有的爱和希望都押在了一个人身上,却忽略了那些真正愿意陪我、为我付出的女儿?
二女儿虽然脾气急,但从来没让我一个人过一个节日;大女儿虽然话少,但每个月都寄点钱给我,让我多吃点好的。
可我呢?总觉得她们做得还不够,还不如儿子“有出息”。
直到那天饭桌上,二女儿那一眼,我才忽然明白,那不是责怪我说谎,那是提醒我:“妈,你看清楚了,你的儿子,不是你想的那样。”
我终于明白, 一个人的孝顺,不是看他说了什么,而是他做了什么。
03那天之后,我做了一个决定:把名下仅剩的那套老房子,留给了二女儿。
她听说后,愣住了:“妈,你是不是被骗了?你不是最疼小高吗?”
我只是淡淡地说了一句:“我老了,不想再赌了。”
我不知道这个决定对不对,但我知道,我不能再继续盲目地相信“养儿防老”的老理。
真正的依靠,是谁愿意为你端碗盛饭,谁愿意陪你说话,谁在你生病时第一个出现在病床前。
或许我这一生有很多错,但我还想在最后的岁月里,睁开眼看看,谁才是真正把我放在心上的人。
这一次,我想听听心的声音。
不再犹豫,不再后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