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之问之“问”:为什么离故乡越近越害怕

雨树披纷 2024-09-23 18:49:09

宋之问,历史上最声名狼藉的唐朝诗人。论文人的臭名,他说第二,没人敢说第一。

宋之问贬谪岭外多年,在回乡途中,写下了著名的《渡汉江》,其中一句:“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因为品行恶劣,臭名远扬,他把家乡的脸丢尽了。家里的妻儿老小,还有街坊邻里,会用什么眼光看他?以什么态度待他?

内心纠结啊,这位昔日龙门诗宴夺锦袍的才子。

宋之问才貌双全,与“初唐四杰”同为才子,成为武则天时期最具盛名的宫廷诗人之一。

他尤其擅长写五言律诗,在当时几乎无人能出其右,与善作七言律诗的沈佺期并驾齐驱。

纵使有如此诗才,但他的人格品行,会令我们大吃一惊。

他百般巴结武则天,跟女皇的一个女儿偷情,常为这个情妇端马桶。

因为患有严重的口臭之疾,他始终未能得到女皇的喜爱,并由于得罪情妇而遭贬谪。

他留恋官场追名逐利,费尽心机见风使舵,昧着良心卖友求荣。

他极尽讨好奉承之能事,十足的投机分子,甚至自降人格,为女皇的男宠倒夜壶。

佛教的因果报应,在宋之问生命中应验了:唐玄宗李隆基登基后,下旨赐死宋之问,他终于为自己结下的孽缘买单。

不论是作家还是名人,何其才气过人,风华绝代;也不论其作品还是成就,何其卓然出众,创下不世之功。他们人性中最深邃隐秘的部分,可能猥琐阴暗,可能一塌糊涂,充满了种种的不谐、卑俗,甚至愚蠢。

名人之所以是名人,是因为某些方面有其过人之处,但他们无法全覆盖。

评判一个人,是看其光鲜亮丽的一面,还是卑劣龌龊的一面,全凭各位看官的自选,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东风。

貌美蛇蝎很多,貌丑君子同样也很多。非黑即白,非正即反,人间几乎没有。

现实生活,正由于清浊并蕴现象的存在,这个社会才显得各式各样,多姿多态。

我们大多数人,一看到大人物,总是忘了他们也是人,跟我们一样普通的人。

他们高位凛然、名声显赫,但光环的背后,跟我们常人并没有本质的不同。

想想爱迪生的卑鄙:对尼古拉·特斯拉发明的剽窃,对他的各种舆论攻击。

想想爱迪生的偏狭:人类“根本不可能”发明无绳电话机,“人类应该放弃对有声电影的尝试,因为那根本不可能实现!”

这位伟大发明家,在某些地方,甚至不如我们普通人。

你将发现:世间没有足赤金,人海没有完美人,从来就没有绝对的完美,完人是非人类的存在。

你将明白:在乎别人对你的关注度,给每个人的看法点赞,感动讨好每一个人,这些操作,既无意义也无聊,只会耗尽自己的精气神。

你将学会:卸下对大人物的敬畏和自卑的包袱,做本色的自己,知足常乐,为自己而活,你就是你自己。

你将做到:对人对事,恰当的挑剔,适度的宽容,不再以偏概全,以点带面。

0 阅读: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