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农民无聊扔石头,竟击穿毛主席专列玻璃,事后此人结局如何

史晓生追寻历史 2024-10-18 10:09:00

1955年6月18日,毛主席刚刚结束在新登县(今杭州富阳区西)的视察工作,正准备前往南昌、长沙等地进行下一步的视察。

但就在这天晚上,毛主席乘坐的列车却发生了一个让所有人都为之震惊的意外情况。

怎么回事?原来,在当晚19时45分左右,当毛主席乘坐的列车穿过杭州萧山的西门道口时,一节其中一节车厢的玻璃竟然被击穿的一个洞。

并且,这洞口大约有拇指大小,猛一看上去,好像被子弹击穿一样。

这个情况,让负责列车保卫工作的工作人员吓出了一身冷汗,而一场调查也随之迅速展开,不过,最终的调查结果却让人哭笑不得。

一、

最先发现异常的,是负责列车保卫工作的王芳。

王芳原名王春芳,生于1920年,18岁时,受革命思想影响,带着家乡的12名青年投身山东抗日游击队,并在同年入党。

之后,王芳经历了抗战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先后在八路军山东纵队以及华东野战军工作,1947年3月后,他历任华野西线兵团、三野第七兵团保卫部部长,是一位有着丰富保卫工作经验的老战士。

新中国成立后,王芳调任杭州,任杭州市公安局副局长、局长以及浙江公安厅厅长等职务。

作为一名有着丰富保卫工作经验的老战士,每当毛主席来到浙江视察,都是王芳亲自负责保卫工作,他的心细如发以及尽职尽责,也多次受到了毛主席的高度赞许。

所以,在毛主席这次杭州视察的过程中,也是王芳负责保卫工作。

而按照当天的行程计划,专列将在19点30分离开杭州火车站,但由于毛主席要求提前二十分钟出发,所以原本应当20点左右抵达萧山的专列,在19点45分便到达萧山。

最开始,列车缓缓驶出杭州火车站后,王芳细致的检查了各处均无异样,由于他知道毛主席有在列车上工作的习惯,因此便来到挨着的另外一节车厢,静静的坐在那里,并随时观察四周。

常年的保卫工作,让王芳练就了一个好听力,而就在他聚精会神的听有无异常声音时,一声闷响传到了他的耳朵里。

几乎在同一时间,王芳“腾”的一声就站了起来,他敏锐的意识到,肯定出事了。

而随着他的检查,最终在第六节车厢行进方向靠右边的一个窗户上,有一个拇指大小的洞,第一眼看上去,像极了被子弹击穿的。

这个发现,让王芳惊出了一身冷汗。

难道有人朝专列开枪吗?在确认了毛主席以及列车上的其他人安全后,王芳带着疑惑,在前方停靠的诸暨站打了一个电话。

他致电时任浙江公安厅副厅长的吕剑光,把刚才发生的状况进行了说明,不过并没有说明是毛主席的专列,而只是说列车上有中央首长。

但尽管如此,吕剑光听完也是大吃一惊,随即向萧山县公安局局长潘振铎去了电话,告诉他中央首长的专列在经过萧山时遭到袭击,列车玻璃被击穿一个洞。

最终,吕剑光要求潘振铎,必须在24小时内破案。

接到命令后,潘振铎迅速调兵遣将,就在他一通忙碌之际,办公室外传来熟悉的脚步声,随着门被推开,潘振铎一看,原来吕剑光亲自来了。

细问之下,吕剑光告诉潘振铎,自己思来想去不放心,觉得最好是自己跑一趟,为啥呢?因为他也知道王芳能给他来电,足以说明列车上的中央首长非比寻常。

所以,吕剑光挂了电话后,想了想还是来一趟最好。

与潘振铎碰头后,两人经过商议,决定连夜赶到杭州,去找浙江省委书记江华,把情况汇报一下,巧合的是,公安部副部长许建国也在江华那里,因此,两人干脆把这个突发情况连同目前已经安排下去的部署,一一进行了汇报。

而在听完两人的汇报之后,许建国一脸严肃的告诉他们,“这件事非常严重,必须迅速侦破,因为车上坐的是毛主席”。

听到这里,吕剑光和潘振铎顿时一愣,之前他们也曾猜测过车上到底是哪位首长,但无论如何都没想到竟然是毛主席。

所以,此时二人也总算是理解了王芳为何会在电话里要求24小时内必须破案的原因。

得知专列上坐的是毛主席后,萧山公安局在第一时间几乎是全员出动,开始对附近进行侦查,当时吕剑光和潘振铎的想法是,沿着事发的铁路沿线去摸排可疑分子,对那些历史复杂的人进行一一调查,落实这些人在当天晚上七点到八点之间都在哪里干什么。

就当时的情况来看,这个思路是对的,毕竟当时不同于现在,人口流动并不大,所以,破坏专列的人极有可能还藏在事发地点附近。

不过,在第二天上午,当公安部副部长许建国抵达现场,并对列车受损部位进行勘察后,却给出了一个令大家意想不到的推测。

二、

许建国,湖北黄陂人,1922年入党,曾参加过安源煤矿大罢工运动,红军长征后,开始负责保卫工作,任红三军团政治保卫分局局长,西安事变期间,是他陪同周总理前往西安并贴身保护。

1949年天津解放后,许建国出任天津市公安局局长一职,而到了新中国成立后不久,他又开始担任公安部副部长。

多年的一线工作,让许建国对现场勘察有着极为丰富的经验,而他在对列车受损部位进行勘察后,发现了几个疑点。

首先,假设真的有人朝着列车开枪,若是开枪地点距离列车较近的话,那么按照子弹的冲击力,理应会直接击穿另一侧的玻璃。

而要是开枪地点较远,那么子弹在击穿一侧玻璃后,力道消尽,那么弹头就应该掉落在车厢内。

可问题就在于,车厢内既没有发现子弹,同时另一侧的玻璃也没有被击穿,这明显就不符合常理。

这还是其一,其二,通过观察玻璃破损处的形状,许建国就发现,这洞口边缘极为不规则,根本就不像是子弹击穿的,倒像是被某种尖锐的东西打中后砸烂的。

因此,许建国最终推测,这应该不是子弹击穿的玻璃,更有可能的是被扔过来的石头砸中的。

许建国的推测,让在场的人都意想不到,同时许建国还讲到,这扔石头的估计是当地老百姓,并且还是在无意中扔的,并没有什么蓄意破坏的意图。

这番话,更让大家意外了,毕竟事关重大,尤其这还是毛主席的专列,在没有找到凶器也没有找到嫌疑人的情况下,就做出是老百姓扔石头误打误撞击中列车的推测,未免也太儿戏了。

但许建国敢这么判断,自然是有他的道理。

第一,他从事保卫、刑侦工作多年,有着十分丰富的经验,而现场的各种迹象和线索都让他觉得,这并不是什么蓄意破坏的案子。

第二,许建国始终坚持一个原则就是,以事实为依据,虽说毛主席的专列受到袭击确实性质十分严重,但并不意味着就是什么暗杀事件。

再者,许建国也知道,由于事情发生在萧山境内,所以这会儿萧山公安局必定是压力山大,尤其是上级要求24小时内破案,这必然会给萧山公安局造成极大心理压力,在这种重压之下,就有可能会出现抓错人的情况。

因此,根据自己的判断结果,许建国把推测与王芳进行了沟通,而王芳经过勘察,也认同了许建国的看法。

之后,许建国马上安排车辆,他要亲自去一趟萧山公安局。

此时的萧山公安局,确实如许建国想的那样,上上下下如临大敌,从头天晚上开始,大家一宿都没睡觉,挨个对存在可疑的人进行调查,问他们当时在哪里,在干什么,谁能证明。

但调查了一晚上,始终都没有什么进展,不过即使这样,大家也没敢松懈,许建国赶到时,大家正强打精神询问又一批人。

看到许建国的到来,干警们是既疲惫又紧张,疲惫的是一夜没休息,加上上级下了死命令,紧张的是到目前还没有任何进展。

看到大家的模样,许建国也是十分心疼,他召集所有干警进行了讲话,先是肯定了大家的工作劲头和负责任的态度,之后,他提到了三点:

第一,取消24小时破案的命令,第二,明示案件的性质,告诉大家这起案件不是反革命分子的破坏,极有可能只是附近群众误扔石头击中的列车,第三,则是把侦查地段放在萧山西道口附近的安桥乡曹家桥村,因为火车是从这里穿村而过的,所以这里应该能调查出结果。

有了许建国的指令,所有人都送了一口气,个个都暗自赞叹“还是许部长有办法”,一来没有了24小时的限制,二来还给出了具体的侦查范围和方向,这真的称得上是雪中送炭。

三、

由于有了明确的调查方向,所以干警们很快就找到了“嫌疑人”。

这个“嫌疑人”,是曹家桥村一个叫做曹文生的村民,不过,他既不是什么反革命分子,也没有复杂历史,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民。

排查出“嫌疑人”后,潘振铎亲自带队赶往曹文生的家了解情况,但没想到却发生了点意外。

最开始,是潘振铎敲了半天门,结果曹文生始终不开,直到潘振铎亮明身份后,曹文生才磨磨蹭蹭的打开了门。

借着模糊的月光,潘振铎这才看清曹文生的家里实在是穷的不像样,家里除了一张床和一张桌子外别无他物,屋里连个油灯都没有。

而在抵达萧山公安局之后,曹文生面对一屋子干警和领导,也是吓得瑟瑟发抖,潘振铎见此情景就安慰说,“曹文生,我们知道你是贫农,但贫农如果做错了事情,也要说清楚,有错误就应当及时说出来,争取宽大处理”。

在潘振铎的安慰下,曹文生这才开了口,他先是对迟迟不开门道了歉,说是因为自己担心被抓走枪毙,留下老婆孩子该怎么活?

之后,曹文生一五一十的把事情说了出来,原来,在事发当天傍晚,他正在村口与人闲聊,刚好手里捏了一块石头在把玩,看到不远处开过来一列火车后,鬼使神差的就把石头丢了出去,并且他也看到砸在了火车玻璃上。

这个过程,当时与曹文生闲聊的人都看见了,而在经过调查走访后,这几个人均表明确实看到曹文生拿石头扔向了火车。

至此,毛主席专列被袭击一案告破,与许建国推测的一致,确实是村民无意间所为。

而在听取了案件汇报后,许建国就认为,虽说曹文生确实有错误在先,但考虑到他并非是故意,且是个贫苦农民,因此应当从宽处理。

最终,在1955年7月16日,萧山县人民法院做出了判决,对曹文生判处有期徒刑三年,缓期执行。

所谓缓期执行,大意就是对已做出的刑罚暂不执行,而是给予犯罪人一定的考验期,根据其在考验期内的表现,来决定是否继续执行原刑罚。

因此在数天后,曹文生被释放回家。

此案从发生到做出判决,前后历时一个月,而在这个过程中,许建国部长能不为案情之外的特殊因素所影响,坚持以事实为依据、实事求是调查的精神,以及丰富的侦查经验,都令人极为敬佩,更重要的是,对于“嫌疑人”的宽大处理,也体现了新中国“以人为本”的法治特色。

0 阅读:0

史晓生追寻历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