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维“敛兵聚谷”之策是否合适,敛兵聚谷真是“开门揖盗之见”吗

江樵品史呀 2024-12-05 17:47:25

蜀汉的灭亡,多少令人感到意外。

毕竟王平费祎在兴势之战大败曹爽后,近二十年时间曹魏无人敢再提伐蜀之事。

263年司马昭再次提出伐蜀时,曹魏朝臣大多持反对意见,仅有钟会一人明确表示支持。

在各方都不抱乐观态度的情况下,魏军竟然一下就将蜀汉给灭了。这的确让人大跌眼镜。

当然蜀汉灭亡和很多因素相关,比如姜维诸葛瞻等将帅失和,刘禅迟迟不向汉中派出援军,成都不战便开城而降等等。

有些人将矛头指向姜维,认为蜀汉之所以灭亡,在于汉中防守不力。而汉中防守不力,在于姜维采取了“敛兵聚谷”之策。并称敛兵聚谷为“开门揖盗之见”。

因为此前王平防守成功,就是沿用魏延制定的“错守诸围”之策。

其实两种策略的区别,在于前者是在汉中守据点为主,重点在于“关门打狗”;而后者则是堵住进入汉中五条道路的关口,重点在于“御敌于国门之外”。

究竟哪个策略更胜一筹,更符合当时的防守形势?

姜维的“敛兵聚谷”之策

在比较两个策略前,先了解下汉中地势。

汉中被称为“益州咽喉”。

该地北边靠近秦岭,南边是平原地带,中部则是延绵不断的丘陵。这便决定了北边的秦岭,便是汉中防守的重点之所在。

汉中地形,实有险固,四岳三涂,皆不及也。彼有精甲数万,临高守要,一人挥戟,万夫不得进。

而汉中在秦岭上共有五条通往关中的道路,这便是“关中五道”。它们分别是:子午道、傥骆道、褒斜道、陈仓道和祁山道。

魏延所制定的“错守诸围”战略,就是围绕这五条道路展开的,简而言之就是堵住这五条道路的口子。

而所谓的“围”,便是在这些要道位于汉中的出口上构建一系列防御工事。

其中包括:在兴势山设“兴势围”,防范来自傥骆道的敌人;在黄金戍设“黄金围”,防范来自子午道的敌人;在龙亭设“赤板围”,与“兴势围”“黄金围”成掎角之势;驻守褒城,防范来自褒斜道的敌人;驻守阳平关,防范来自祁山道、陈仓道的敌人。

此外,在这些防御阵地之后,还有第二道防线。那便是在勉县修筑的汉城和在城固修筑的乐城,用于及时支援前线诸围。

当然,这种防御方案也可以反击。

比如在兴势之战中,费祎就曾经包抄过曹爽的军队。

费祎进兵据三岭以截爽,爽争嶮苦战,仅乃得过。

所以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错守诸围”应该算是一个很靠谱的防御方案。

但这个战略也有很强的局限性:

一、对防守兵力要求较高

魏延设计方案时,所预估的承受极限是多少呢?

他本人曾经有过一段颇带点气势的表述:

若曹操举天下而来,请为大王拒之;偏将十万之众至,请为大王吞之。

如果曹操亲自带领全国之军来攻打,我替大王(刘备)来抵挡他,如果是其他将领率领十万兵马来攻打,我替大王(刘备)消灭他。

也就是说这个方案的极限是防御十万人。

十万以下,这个方案可以歼灭一部分敌人,将敌人击退甚至消灭。而十万以上,那么就只能是勉强挡住而已了。

而魏延手中的兵马在两三万人。

但通过后来战役中的实际操作,可见魏延还是有点夸海口的。

在兴势之战中,王平率三万人防御曹爽的十余万魏军,兵力显得捉襟见肘:

今宜先遣刘护军、杜参军据兴势,平为后拒;若贼分向黄金,平率千人下自临之。

也就是说三万人只是守住兴势围,另外在黄金围王平仅能派出千余人防守。

幸亏曹爽只是从傥骆道进攻,没有像后来的钟会兵分两路从子午道同时进攻。否则王平能不能守住还真不好说。

二、需要及时援助

王平之所以敢使用错守诸围,是因为他还指望着援军。

比尔间,涪军行至,此计之上也。

蒋琬姜维将很快率驻守在涪陵的蜀军主力赶到,所以王平敢于赌一把,将魏军挡住一阵子。

王平的防守压力极大,他不太有信心能挡住,还要虚张声势:

多张旗帜,弥互百余里。

王平充分利用疑兵之计,率兵沿着防线设下大量的旗帜,通过虚张声势打压魏军士气,增加守住的把握。

显然无论是兴势围还是黄金围,在它们上面设立的小规模防御工事,其防守效果都比不上汉中境内的要塞。

所以没有援军的及时救援,王平也将陷入困境。

魏延提出错守诸围之策

三、歼敌效果有限

曹爽在兴势之战损失了多少人,史书上并没有明确记载。

费祎进兵据三岭以截爽,爽争崄苦战,仅乃得过。所发牛马运转者,死失略尽,羌、胡怨叹,而关右悉虚耗矣。

可见在费祎的反击下,曹爽损失的主要以后勤队伍为主。

因为在山地之间,敌我均无法大规模展开,这样就限制了战斗的规模,导致围歼的效果十分有限。

从兴势之战的例子中可以得知,错守诸围成功实施的条件,就是要有足够的兵力用于防御,并且要实现有效反击,将敌人打怕打疼,这样才能够起到有效击退敌人,使其不敢再来进犯的效果。

关中五道

那么姜维为什么放弃错守诸围的战略呢?因为局势变了。

一、汉中不再是蜀汉的军事重点

诸葛亮死后,蒋琬曾谋划改从水路进攻上庸三郡。而姜维则按照“欲诱诸羌、胡以为羽翼,谓自陇以西可断而有也。”的原则,将陇西作为进攻方向。

因为诸葛亮连年进攻,蜀军可以错守诸围,魏军同样可以建起防御体系,这让魏蜀双方在汉中都很难有很大的发挥空间。比如说诸葛亮最后发起的五丈原之战,司马懿跟着步步设防,诸葛亮很难取得进展,直到最后被累垮。而钟会进攻汉中其实进展也极为艰难,若不是邓艾从阴平发起奇袭,很大可能也将无果而终。

既然易守难攻,魏蜀双方都将汉中当成了一个大的防御阵地。那么在此无限堆兵就成为了一种浪费。

所以蜀军在汉中的驻军规模逐年减少,蜀军兵力向姜维北伐前线沓中和成都附近转移。

诸葛亮时期,汉中聚集蜀军近十万。

244年兴势之战,汉中守军仅剩三万人左右。

263年灭蜀之战,将汉乐两城以及阳平关加在一起,汉中守军也仅有万余人。

二、魏军更加强大

1、军队规模更大

兴势之战时,曹爽统领的军队大约为六万人。而灭蜀之战时,钟会所率的魏军主力有十二万人之多,且还有邓艾、诸葛绪两路共六万人马阻止姜维从沓中援救汉中。

2、后期保障更好

兴势之战时,曹爽军队的后勤漏洞百出。

关中及氐、羌转输不能供,牛马骡驴多死,民夷号泣道路。

但到了灭蜀之战时,曹魏进行了周密部署,后勤体系不仅可以保障钟会在前线所需,还能够补给司马昭带去的十万军队。

3、统帅更优秀

曹爽在兴势之战前作战经验几乎是一张白纸,而其助手夏侯玄此前只是爱好空谈玄学的浮华子弟,同样对军事一窍不通。

而灭蜀的主将钟会足智多谋,人们称其可以媲美谋圣张良。而邓艾则是久经沙场的老将,长期与姜维在陇西一带对阵,对蜀军情况了若指掌。

魏延错守诸围的规划,是用两三万蜀军抵御住十万以内的魏军。

王平依照魏延的策略,用三万蜀军勉强抵挡住了曹爽的六万魏军。

但到了灭蜀之战开始时,汉中一万多蜀军所要面对的,是钟会的十二万魏军。

这远远超出错守诸围的设计极限。所以改弦更张在所难免。

错守诸围部署图

所以姜维有了全新的设想:将有限的兵力放在戒备森严的汉城和乐城,利用坚固的城防来拖住魏军。而一旦汉中守军撑不住了,成都会增派援军配合守军坚守。等到魏军和蜀军陷入僵持后,姜维再率军杀入,重创魏军,从而起到歼灭和击退敌人的效果。

按照这个思路,姜维重新布置汉中防御体系。

令督汉中胡济却住汉寿,监军王含守乐城,护军蒋斌守汉城。又于西安、建威、武卫、石门、武城、建昌、临远皆立围守。

将汉中的兵力收缩到汉城和乐城两个主要关口,魏军便不敢孤军深入,否则将面临被汉乐两城守军给截断后路的危险。此外在阳平关另派五千蜀军驻守,卡死魏军前进的道路。

这样魏军就会进退两难。而后蜀军在汉中全境实现坚清壁野,让魏军得不到任何补给,陷入困境中。而一旦等到这个时刻,姜维便可率蜀军主力进行反击,重创魏军。

这个计划可以有效解决错守诸围的几个短板:

1、克服兵力不足的问题

兴势之战,王平用三万蜀军防守六万魏军都捉襟见肘。因为除了“兴势围”之外,“黄金围”“赤板围”等等,他都需要考虑部署兵力。

所以姜维不再分兵,让汉中的一万多守军充分发挥出潜力。

钟会以十二万大军攻汉乐二城,蜀将王含、蒋斌各以五千人守城,钟会久攻也未得手,只得转而攻击阳安关,阳安关守将叛变,才让钟会得以走出汉中。

在十余倍强敌的围攻下,汉中的一万多蜀军竟然安然无恙,还能够威胁魏军的后方。

如果要部署这一万多蜀军错守诸围,估计很快钟会就能突破工事简陋的防线,将蜀军分割吃掉。

2、克服难以大规模歼敌的问题

错守诸围,受限于复杂的山区地形,蜀军无法充分展开对魏军发起围歼,所以反击效果十分有限。

但姜维却急需要一场胜利。

如果姜维再不能取得一场胜利,诸葛瞻等人就会联手谯周黄皓等人制造不利舆论,然后用荆州派将领阎宇将姜维替换掉。

所以姜维压力山大:

適可御敌,不获大利。

而在汉中腹地,中部是丘陵,南部是平原,十分有利于蜀汉的山地步兵展开,并对进攻受挫、疲惫不堪的魏军发起攻击。

3、解决援军不足的问题

灭蜀之战,魏军投入十八万大军。

而蜀军总兵力也仅在十万上下。所以蜀军没有那么多后备军来支援汉中守军堵住诸围的口子,只能收缩防线,重点防御。

用最少的兵力,拖住和消耗最多的魏军,然后伺机发动反攻。

这便是敛兵聚谷的思路。

敛兵聚谷将关口后移

当然敛兵聚谷也并非完美。它也有其漏洞。

比如说对将领素质要求高。将领要有率领少量部队死守的勇气和能力。

阳安关(即阳平关)主将傅佥,就没能管住手下将领蒋舒。

蒋舒记恨蜀汉,打算投降曹魏,于是骗傅佥说:“你以保全城池建功,我以出战破敌建功,请我们各行其志。”于是率众出城。傅佥认为蒋舒是真心出战,结果蒋舒到阴平时,投降了胡烈。胡烈趁虚袭城,傅佥格斗而死。

蜀军遗憾地丢失了阳安关。

此外还极其考验军队之间的配合。

刘禅也没有采纳姜维的建议,迟迟不向汉中派遣援军,导致董厥和张翼所率援军没有及时赶到阳安关。傅佥在遭遇背叛,且势单力孤的情况下丢失了阳安关。

阳安关一丢失,汉中防线便被突破,姜维便只得在剑阁设防。敛兵聚谷防守反击的策略全盘泡汤了。

当然敛兵聚谷究竟有没有收到效果呢?答案是肯定的。

因为如果没有邓艾的偷渡阴平,钟会的进攻便会陷入停顿了。

会不能克,粮运县远,将议还归。

因为汉中没有彻底摆平,后勤补给线拉得太长,为了安全起见,钟会都在考虑退兵的事情了。

但孤木难支,有些事已经并非姜维所能够决定的。即便他的计划再高明,蜀军作战再勇敢,也都无法挽回蜀汉的人心之失。蜀汉的败亡在所难免。

0 阅读:53
江樵品史呀

江樵品史呀

往古者,所以知今也。让我们一起来一场时空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