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海纵笔】陈忠南:笔耕不辍绘丹青翰墨书华章

艺术视界 2024-12-18 14:05:28

画家陈忠南先生是扬州画派领军艺术家,他的艺术创作涉猎题材广泛,意在博采兼蓄,用笔透彻浑融,注重古为今用,奠定了他雄厚的绘画基础。先生每天伏案创作,画他在生活中看到的能打动他的事物,先生始终以生活为源,造化为师,秉持着“人与自然和谐”的文化哲学理念,他品察万类,抒情畅意,追求气韵生动的意境格调。

陈忠南先生笔下花鸟水墨写意,纵横恣意,笔下珠玑,以意运色,他秉承传统文化,笔虽有尽意无穷。多年来,陈忠南先生寄情山水草木,把对自然的探索、对生命的礼赞融入笔墨,他通过大开大阖的构图、清逸翛然的笔墨、绮丽多彩的色彩,在追求“似与不似之间”的同时为观者营造出一个个客观与主观、传统与现代、写实与抽象、真境与幻境相互交融的意境。陈忠南先生佳作题材广泛,富有笔墨情趣,追求“师法造化而抒己之情,物我合一,不断创新”,“彩墨锦鲤”风貌已臻化境,方池如鉴碧溶溶,锦鲤游扬逐浪中……笔落惊风雨。“彩墨锦鲤”被学术界广泛认知和高度评价。笔惊天下,鱼跃乾坤,“江南渔父”闻名遐迩。

陈忠南先生彩墨锦鲤及水墨草鱼,形态自然,翻藻戏蒲,以示水中的畅泳自然之态。其画法全用渲染,间或用没骨法,不见勾勒。在布局上诗、书、画、印浑然一体,水墨写意用笔奔放,挥洒自如,引入了西画中的明暗呈现鱼的体积感,先生研究前人的众多画法,并在数十年的钓鱼、养鱼、画鱼的实践中探索自我,通过鱼体曲线的变化和鱼鳍的翕张,惟妙惟肖的表现鱼在水中憩歇、游弋、移步换影之姿,以大笔蘸花青染出鱼后面的背景,水碧潋滟,水边上的溪涧峦和山花藤蔓,姹紫嫣红,墨香氤氲,鱼群恣肆盎然,让观画者体验到了先生在物化过程中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观鱼之乐”,笔墨绘出心中情。“眼似珍珠鳞似金,时时动浪出还沉 ”,形真、神真、意真。

陈忠南先生笔下的人物画风质朴深邃,笔墨精湛,人物形象生动传神,在传统中国画的基础上融合西画之长,创造性地拓展了中国水墨人物画。东晋顾恺之曾说:“手挥五弦易,目送归鸿难”。陈忠南先生对人物面庞的细腻刻画,神情的着力把握,其造型之精谨,表现人物内心世界之深刻,不仅予人品味出中国绘画独有的笔墨魅力,也予人看到水彩画注重色彩、质感的特色,人物比例与透视准确,游刃有余。“以形写神”及“以神写形”相互交织,两者完美的融合,展现出不可多得的光影流转和色彩亮丽的效果,在中国人物画史上达到了一定高度。

欣赏陈忠南先生层峦叠嶂山水画,浑厚古朴,墨韵淋漓,意境深远。画面千山万壑,“湖光山色倒映水,美景如画折照间”,先生咫尺之图,写百千里之景。

陈忠南先生对中国画传统的理解和继承,是“笔墨当随时代” “同能不如独诣” ,并赋予了新的诠释、新的思维和新的逻辑,古拙传神的笔墨承载着时代嬗变下的文化经略和审美。北宋《宣和画谱·花鸟叙论》云:“诗人六义,多识于鸟兽草本之名,而律历四时,亦记其荣枯语默之候,所以绘事之妙,多寓兴于此,与诗人相表里焉。”中国花鸟画独特的文化内涵与审美意蕴不仅是中国文化的瑰宝,更是世界绘画史的一颗璀璨的明珠。陈忠南先生以浑厚的笔墨、疏朗的空间结构、生动的变化对写意花鸟画的创新,追求神似的物象表达,秉承“自然是我师,我师是自然”的艺术理念,至臻之美,始于形似,终于神似。

(文/赵越)

艺术家简历

陈忠南,1945年出生,江苏省无锡市人,号江南渔父。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国家一级美术师。1966年毕业于江南大学造型美术系,曾任扬州市工艺美术局局长、扬州国画院院长、扬州市美术家协会主席、扬州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席。现为扬州市美术家协会名誉主席、江苏省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江苏省中国画学会常务理事美国休斯敦画会名誉会长。

陈志南先生的作品曾获世界华人书画展铜奖、当代全国中国画小品精品展银奖、全国中国画画展优秀奖等。作品入选1998年全国书画大展、首届北京国际双年展、全国当代花鸟画艺术大展、第十届全国美展等20余次全国展览。

陈忠南花鸟画作品、人物画作品由中央美术学院出版社、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出版邮品十余套。

陈忠南先生的作品曾被中国美术家协会、荣宝斋、江苏省美术馆、江西省博物馆、无锡市博物院、扬州市博物馆等国家机构和英国、日本地方博物馆收藏。

作品欣赏

文章转自人民日报全媒体平台

0 阅读: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