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者,诡道也。意指用兵的方略在于千变万化、出其不意,只要取胜即可。宋襄公恰恰相反,打着“仁义”的口号在两军对阵前,留下了敌人未过完河不打、敌人不摆好阵势不打而兵败的千古笑柄。
平定齐国内乱,打出名气
公元前643年,齐桓公小白病重,五个儿子各率追随者互相争位,导致齐桓公活活饿死,五人又互相攻打,易牙、竖刁两大奸臣立公子无亏为齐君,太子昭逃到宋国求救。
此时,宋国的实力太弱,诸侯中根本排不位,但宋襄公想到齐桓公曾委托照顾太子昭,决定帮助他返回齐国继位,就向各国诸侯发通知,要求他们派兵前来护送太子昭回齐国。
可是宋襄公的号召力太弱,宋国的国力也不算强大,众诸侯没把宋襄公当回事,只有卫、曹、邾三个小国不敢得罪宋国,各派士兵来到宋国。
宋襄公亲自带着四国军队,护送太子昭回齐,齐人不清楚宋军的实力,加上同情太子昭的遭遇,就杀了无亏和竖刁,赶走易牙,迎立太子昭。
没想到,太子昭的四个弟弟的追随者,联手攻打他,太子昭又逃出齐国到宋国向宋襄公求救。宋襄公再次发兵,打败了太子昭的四位弟弟,太子昭得以再次返回齐国顺利继位,宋襄公因此在诸侯堆里有了点名气。势力
图谋称霸,杀君立威
自从齐桓公死后,诸侯盟主(霸主)的位置出现了空缺,楚成王见齐桓公死中原无霸,而打算将楚国的势力渗入中原取代齐国当霸主。
另一方面,宋襄公对霸主地位也十分感兴趣,想到自己有仁义的美誉,完全可以继任齐桓公的天下诸侯盟主地位,就把想法告诉了大哥目夷,希望能以宋国公爵地位压服诸侯各国,并与楚国抢中原对诸侯的控制权。
目夷是个明白人,宋国的实力比曹、卫小国稍强,跟楚、晋、秦、齐大国比起来,是一个天一个地的差距,劝谏宋襄公放弃想法说:“宋国是小国,比不上齐、楚这些大国,小国要称霸很容易付出代价和招来灾祸的。”
宋襄公不听劝也听不进去,邀请曹、邾、滕、曾小国的国君在曹国会盟,滕宣公和曾国国君故意来迟,一个倒数第二、第一才来,随后宋襄公为了立威和让东夷诸侯臣服,扣押了滕宣公和曾国国君,要拿二人当祭品来祭神。
不信鬼神的目夷反对宋襄公的做法,杀他国国君祭祀必惹来麻烦,对求取称霸也影响说:“古人祭祀神灵,连六畜都尽量珍惜,何况是人呢?用人祭神,哪个神敢享用?齐桓公三次扶持灭亡的诸侯,有的嫌弃他道德薄,如今你为一次会盟就要杀两个诸侯,想用此来得到盟主的地位,我怕是欲益反损。”
宋襄公不听劝,滕宣公用重金贿赂宋襄公,宋襄公就放过他而命邾君将曾君杀死祭祀,见曹国不服又发兵攻打曹国,曹国只好承认宋襄公的盟主。
与此同时,遇上陈穆公请诸侯重修齐桓公之好,与蔡、陈、楚、郑等诸侯聚集在齐国国都临淄重新结盟,看上去是修齐桓公之好,实际上是和宋国对抗立威、分庭抗礼。
会盟被擒,称霸失败
眼看着齐、楚结盟,宋襄公急不可耐地邀请齐、楚两大国来宋国的鹿地会盟,会上宋襄公在众诸侯面前完全忽视了实力,沉醉在当霸主的臆想中,首次以盟主身份自居,引起了齐孝公和楚成王对他的不满。
尝到盟主甜头的宋襄公,没看出齐、楚的不满,没有经过齐、楚的约定又自作主张在宋国的盂地号令诸侯会盟,并约定诸侯不准带兵参加,目夷极力劝谏,宋襄公不听。
目夷见宋襄公态度坚定,担心楚成王不守信用,劝他带军队防备楚国偷袭,宋襄公自以为是:“我提出来不带兵参加的,怎能不守信用呢?”
果不出目夷所料,楚成王不满宋襄公用命令的语气叫他参加会盟,为了在诸侯面前羞辱宋襄公,提前派兵在会盟的地点埋伏。
宋襄公到了盂地,与楚成王为争盟主争吵,楚成王忍受不了宋襄公的羞辱,命令伏兵将他捉住押回楚国,经过鲁国的出面调和,才把宋襄公放了。
仁义兵法,沦为笑柄
宋襄公不甘受楚之辱,也不放弃争霸的心思,听说郑国依付楚国支持做盟主,就不顾目夷的反对,联合卫、许、藤三国攻打郑国,楚国派成得臣去助郑国,命他攻打宋国国都,宋襄公连忙撤军,在泓水河与楚军相遇。
等到楚军开始渡河,宋军已摆好阵势,目夷认为敌人渡河是机会,建议宋襄公偷袭楚军,宋襄公称是仁义之师不可攻打正在过河的敌人。楚军人数比宋军多,过完河开始排阵,目夷又建议攻打,宋襄公称不打未摆好阵的敌人。
楚军一排好阵,就冲宋军杀去,宋军惨败,宋襄公被射伤大腿,吃了败仗还责怪目夷,目夷说:“打仗是以取胜为目的,若按国君所说,还不如直接当奴隶。”
公元前637年,宋襄公因伤发作病死,而宋国经泓水一战元气大伤,直至战国时期被齐国吞并。
纵观宋襄公的一生,后人对他的评价分两面,赞者认为宋襄公仁义有信,批评者认为他是伪君子。其实无论如何改变不了一个事实,宋襄公没有采取正确的主张,导致称霸失败使宋国从此一蹶不振。
参考文献:《左传》、《史记》、《汉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