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来看兵马俑看的是什么东西呢?很多人都说活人看泥人,泥人看活人,啥也看不懂”。
这句话来自“西安导游芥末”的视频。
去博物馆看文物、如果没有导游,于普通人而言,那可能只是一个器具,一尊雕塑,一纸文书。
枯燥、乏味,看不出个所以然。
但在一个热爱历史,热爱传统文化的导游眼里,博物馆里的任何一个小物件,都承载着一段历史,一章故事。
导游生动地讲解,我们透过文物,穿越千年历史,看到了文物背后的故事,文物主人的风貌。
导游的视角,文物不仅是文物,文物更是一个民族的历史记忆,精神血脉。
西安导游芥末——王钰,就是这么一位灵魂导游。
她被称为文化的“摆渡人”,也被称为‘复活“兵马俑的95后导游。
她通过录视频讲解兵马俑,掀开了两千多年前秦朝帝国的面纱,将千古一帝生动地展现给世人。
不仅是兵马俑,整个秦朝都活了。
01“导游是联结传统文化和公众的桥梁”“了解兵马俑就得先了解秦始皇,了解秦始皇就得了解整个秦朝历史”。
让我们借王钰的呈现,穿越到两千多年前的秦朝。
“如果扶苏即位,秦朝会灭亡吗?”“兵马俑为什么都是单眼皮?”“兵马俑的身高能代表当时秦人的身高吗?”“秦国统一六国后还统一了什么?”王钰总是能用新奇的角度衍生出游客感兴趣的问题,一步步将游客引进了兵马俑的世界。
从她的视频里,我们知道了——兵马俑不只是一座陪葬品,它还是大国工匠技术的见证。
兵马俑“幸运之星”——唯一一尊出土时完好无损的跪射俑,这尊陶俑就完美地展现了古代工匠精神和设计智慧。
比如,“幸运之星”身上的铠甲,上半身的甲片,上片压下片,从腰作为分界线,下半身的甲片下片压上片。
如此设计,是“人体工程学”的讲究。这样设计的铠甲,士兵穿上才能正常弯腰,抬臂...
以及,兵马俑手上的掌纹也被精细地雕刻出来了。如果你想给兵马俑看手相,爱情线、生命线、事业线都有,任由发挥。
“但它是一尊陶俑啊?又不是真人,随便捏捏不行吗?”
不行!大国工匠精神,讲细节,也讲逻辑。
这种讲究,在兵马俑出土的一万多件陶俑中,体现了一万多次。这还没有算上被损坏的那些兵器,以及不敢挖的秦始皇陵。
兵马俑体现了古代工匠精神,也带出了秦代成熟的作战模式和古代的乘驾制度。
有别1号坑、2号坑整齐划一的列阵布排,3号坑更像一个井然有序的作战指挥部。
在3号坑出土了大量的铜殳,用现在的话来说,叫指挥棒,是古代的兵器之一。
考古学家由此推断这是作战指挥部。
3号坑还出土了四匹战马和一辆战车。四匹战马并排而站,后方是四名御手俑以驾马之姿,手握缰绳。
秦朝乘驾有制:“天子驾六,诸侯驾五,卿驾四,大夫驾三,士驾二,单人驾一”。
所以我们又知道了,这个坑的指挥官,官及卿大夫。
在王钰的视频中,我们还了解到了,项羽身高接近一米九,秦始皇身高一米九八。
关中大汉,从古代就是高个子基因。
我们还知道了,秦朝从秦襄公被封为诸侯开始,一直延续到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六国,总共经历了八次迁都,共有9个都城。
再到“千古一帝”的由来,再到秦朝的法律——秦政法已经有了专门惩治官吏的法律条款。
但是最点燃游客热情的话题是——
“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又统一了什么?”
秦始皇统一了中国之后,马上统一了度量衡,统一了文字。
统一度量衡,方便了生活;统一了文字,统一了思想。
从那时候开始,秦朝给历代中华儿女植入了一个思想钢印——
拥护统一,拒绝分裂,中华民族一条心。
尽管后世又经历了许多朝代更迭,战争动乱,但是历代帝王都会将统一中国视为己任。
大一统思想,是五千年中华文明保留、发展的基础,也是民族团结,民族发展的精神指引。
这一个内容,王钰讲出了民族自豪感,也成为她走红的原因之一。
就这样,她将人带进兵马俑的世界——
从兵马俑的每一个细节,秦朝是如何统一六国,又是如何衰亡的,讲到了现代,兵马俑如何被发现,它对中华民族意味着什么,又是如何见证了中华民族的发展和崛起。
她用专业和热忱,将兵马俑背后的秦朝“复活”,再现给观众。
因此,她也被众多网友称为“专家型导游”。
02
”选择你所热爱的
热爱你所选择的“
讲活一个千年前的古代帝国,并不简单。
王钰是土生土长的西安人,从入行到“专家型导游”,虽然她仅用了三年时间,但是这背后浓缩了很多东西。
王钰跟许多人一样,从小的梦想就是“仗剑走天涯”。
大学选专业,翻了几天报考指南,发现旅游管理最接近她“到处玩”的梦想。
2020年大学毕业,随即考了导游证。
王钰进入了西安一家旅游公司工作,开启了她的导游生涯。
带旅行团,是王钰遇到的第一个挑战。
当时,公司的旅游线路有西安北线、西线、东线。安排给王钰的,正是东线——兵马俑到华清池的线路。
这条线路是最难的。它需要掌握的历史知识很多,而且要将整条线路都串起来,讲得生动有趣,着实是一个不小的挑战。
不过,王钰还是接手了。
作为西安本土的导游,王钰希望能通过自己的一份力量,将西安文化带给全国,乃至全世界。
在带了几次旅游团之后,王钰发现她所掌握的知识仍远远不够。
对于博大精深的西安历史文化,她所掌握的那点知识,根本讲不透。
“做导游不能局限于讲解词,而是要触类旁通。讲解兵马俑需要熟读秦朝历史;讲解华清池,需要结合唐朝开元盛世的历史。所以,我平时会看一些和历史有关的书籍,不断挖掘有趣的故事。”
为了讲好历史,王钰开始疯狂学习,暴风吸入历史知识。
她研读《史记》《考古有意思——秦始皇的兵与城》《发现秦始皇兵马俑》《地下秦朝》等书籍,结合博物馆的文物认真比对。
历史相关视频和纪录片也是反复观看,比如《百家讲坛》《国家宝藏》《中国考古大会》等节目视频和纪录片。
想讲好历史,不仅要看《史记》,还得积累文学常识,比如读点《诗经》,背些唐诗宋词。
王钰会去背诵《诗经》的古词,融入自己的讲解中,给游客营造文化氛围,更好地感受西安文化。像李白、白居易等大诗人的诗歌,她都能信手拈来。
人读的书越多,就会发现自己不懂地越多。
王钰在学习的过程中,面对浩瀚的西安历史文化,不仅人变得谦逊,对文化也生出了敬畏。
她在带团的过程时刻保持谦虚,对于游客的问题,能回答的就回答,回答不了的就记录在备忘录里,下班之后,查资料,弄明白。
现在,她的手机备忘录光是“兵马俑”的相关文件就有56份。每天无论再忙,下班之后都会抽一个小时时间学习新的历史知识。
王钰很喜欢《追风筝的人》里的一句话:“选择你所热爱的,热爱你所选择的。”
选择热爱的,热爱所选择的,才有可能成为专业。
王钰有了充足的历史知识储备,将语言优美的文学融合到了讲解中,旁征博引,引经据典,很快她就在网上走红。
央视报道,粉丝飞涨,明星合作,受邀出席各种旅游文化会议...
但是面对这巨大的流量,王钰很谦虚:
“其实还是要归功于西安这座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的城市,我只是在其中起到了小小的引流、助推作用。”
西安本来就是一座极具魅力的城市,但是有了王钰,西安迸发的光明闪耀得更远。
2023年暑假,王钰接待了一对常年定居国外的华侨母女。
她们从网上刷到了王钰的讲解视频,对西安的历史深深着迷,特意报了芥末的旅行团。
旅行结束后回去,这位妈妈发了视频,说她的女儿听了王钰的讲解,对自己身为中国人,有中国血脉感到很骄傲。
王钰被这段经历再度鼓舞,她重新审视了自己的职业:
“外地游客如果能通过我的讲解,喜欢上兵马俑、喜欢上西安的历史文化,我就觉得挺自豪。”
自此,导游是职业,传承是使命。
03
士不可以不弘毅
任重而道远
开始有了一些影响力之后,王钰录了个视频很真诚地作为回应:
“很多人说我是专家型导游,对于这个称号,我实在是愧不敢当,比我优秀的同辈同行有很多,我只是有幸被大家看到了而已,有句话叫做‘是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在未来,我希望以自己的努力,将更多精彩的讲解带给大家,继续在旅游行业发光发热”。
近期,她的脚步从长安来到了江南。
何以水乡,只此周庄。
随着兵马俑的衍生,王钰来到了沈万三陵墓所在古镇——周庄古镇。
一座姑苏城,半部江南史,不到平江路,不懂苏州城。平江府的历史,有江南水乡的风韵,也有历史非遗的魅力。
淮安城,被称为“大鸾腾飞的地方”,因为这里有古代最大的官衙,也是周恩来总理的故乡。
王钰正在用她年轻的步伐,探访更多中华的名胜古迹,古城风韵。
随着她越来越多真诚专业的分享,很多人不仅从她的视频里了解了历史,而且还生出了民族自豪感。
更重要的是,她让许多看她视频的人感受到了文化的魅力,文物的魅力,提升了文化自信。
在王钰账号的置顶视频中,有这么一个故事——
“2017年,兵马俑运走了十余座陶俑到美国博物馆做展览。以为是文化输出,最后变成一段屈辱的经历。
美国的一位叫罗哈纳的年轻人在喝醉酒后,溜进了博物馆,他对着裸展的兵马俑自拍,摸他们,最后走的时候,把其中一尊兵马俑的手指掰断带走了。
离奇的是,直到几周后,博物馆的工作人员才发现兵马俑的拇指不翼而飞,这才向警方报案。
但是当时因为陪审团认为罗哈纳无罪,罗哈纳被无罪释放。
且不说这些文物对我国的文化价值,在当时将这些陶俑运到美国前,都进行了估价,每尊陶俑价值都高达450万美元。
这件事,美国博物馆在王钰发视频之前都没有给西安博物馆一个交代。
直到2023年,费城联邦法院地区法官才对正式对罗哈纳定刑——五年缓刑,并命令他支付5000美元罚款、完成100小时社区服务。”
王钰说,讲这个故事,不是为了激发起民族的愤怒的情绪,她更想告诉大家的是——
在这个弱肉强食的世界,谁的导弹射程更远,谁就站在了真理的一边。
我们不对外侵略,但是我们要坚定地培养和弘扬民族自强的精神。
而民族自强的精神图腾,很大一部分就来自于文化认同和文化自信。
在培养文化认同感,提升文化自信的过程中,民族的精神和团结的力量也得到了凝聚和加强。
而文化自信的培养,民族力量的延续与发展,需要无数独具匠心的文化传播者薪火相传。
(摘编自微信公众号艺非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