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芯片”会过剩吗?英伟达台积电在赌未来,华为等中企都在牌桌上

老方说老方说 2024-10-20 10:30:55

英伟达过山车一样的市值波动让人惊心动魄,毕竟动辄是千亿规模的资金起伏,市盈率数十倍的估算,可谓刺激。

但英伟达其实只是冰山一角,从行业看,台积电、ASML、AMD等企业都是一个体系内的玩家,而且从更宏观的视角看,人工智能和中美等都是大时代的核心因素。

一叶知秋,风起云涌。从阿斯麦到英伟达,从微软到英特尔,从华为到苹果,从人工智能到网络安全,从市场到战场,从金融到经济……

有人说AI是不赚钱的,半导体是过剩的,又贵又有漏洞的Wintel联盟(Windows+Intel)危机四伏,大矛盾,大博弈。

如今真的是大时代的波涛汹涌啊。

“全世界芯片过剩时,会有人求着我们买芯片。”

任正非早就说过这个话,不过台积电等企业恐怕不赞成,或者说不想、也不能同意这个意见,很多企业和方面也不允许出现这种局面。

但规律是不能违背的,“芯片”这个东西是科技的代表之一,更是市场、商业世界的一种产物,它实际上是矛盾的一个集中点。地球是一个村,大家都想要争夺国际经济体系的制高点,如此才有主导权、话语权和利益分配权,这才是问题的本质。

不是因为小羊在上游喝了什么水,不是妥协、投降就能换来和平,没有退路就是胜利之路,我们别无选择。

现代社会,芯片是被广泛应用和使用的一种产品,中国每年都要大量进口芯片,我们本身就是最大的市场之一。同时,我们也能做芯片,也在出口芯片,尽管离最先进还有很大的差距,但大多数场景也都不需要最先进的啊。

要知道,没有市场需求,什么高科技都很难持续发展下去,不是技术先进就能天下无敌。否则当年神一样的贝尔实验室为什么最后垮了?

英伟达是要赚钱的,台积电是要利润的,如果没有人为它们买单,如果中国的半导体产业更进一步,把价格打下来后,芯片出现过剩是必然的。

英伟达的市值太高了,现在谁也无法说清楚它的支撑是什么。

如果你问黄仁勋英伟达以后靠什么赚取大量的利润,投资者由此获取多少倍的回报,恐怕他也无法告诉你答案,毕竟谁也不知道未来的真面目。

因为看不见才需要“相信”。对于黄仁勋和硅谷的很多企业家、投资人、创业者而言,他们是充满了信心,因为AI这个东西让人心潮澎湃,他们都在畅想未来的世界,他们都想要引领未来,成为名利双收的科技英雄。

如果按照黄仁勋所说,人工智能时代正在推动全球新产业革命;如果Blackwell Ultra AI芯片和下一代AI平台Rubin取得了成功;如果地球的数字孪生体被创建出来了,如果机器人大爆发,如果AI与物理世界深度结合……那英伟达现在的价值无疑是被极大的低估了。

但当华尔街表示“英伟达不贵、一代人才有一次的大机会”的时候,我们也确实要小心加小心。AI交易热潮背后,不知是谁在主导金钱游戏的节奏。

美国GDP才是多少啊,英伟达的市值占比十分之一还多,想想思科的旧事,不禁让人叹息“群体的疯狂”。当然,世界是成王败寇的逻辑,在没有失败之前,谁能说一个企业必然会失败呢?

人工智能(AI)+物联网(IoT)会带来芯片的广泛需求,但满足需求不只是一个渠道。

“芯片”会过剩吗?英伟达台积电在赌未来,华为等中企都在牌桌上

在科技或者说是人工智能、芯片等领域,中国是确定无疑的主流大玩家。无论是ASML(光刻机决定着芯片工艺的制程)还是台积电,都不能忽视中国市场的变动。

产品创新一定要围绕商业需要。人工智能需求是真实存在的,台积电当然愿意相信这点,它判断AI才刚开始,后面还意味着大量的需求,这无疑是比过去智能手机、移动互联网浪潮更大的利好。

台积电创始人张忠谋曾表示,半导体全球化没有了,随着世界各国纷纷建立芯片供应链,台积电未来面临的挑战非常严峻。微软公司创始人比尔•盖茨也曾谈及芯片问题,他认为美国的行为会促使中国花时间和大量金钱来制造自己的芯片。

盖茨还指出,美国永远无法成功阻止中国拥有强大的芯片。荷兰的ASML温宁克说, “中国有14亿人,而且聪明人很多,他们能想到我们未想到的解决方案。我们是在迫使他们提升创新能力……他们做事更努力、更专注、更快。而我们太自以为是了。”是啊,当中国把这个东西做出来,他们还能继续卖高价吗?

电影《2012》表明人类一直有“生于忧患”的危机感,对此作出反应的并不多,而任正非无疑是一个积极未雨绸缪的人。“如果他们突然断了我们的粮食,Android 系统不给我用了,芯片也不给我用了,我们是不是就傻了?”在华为“2012诺亚方舟实验室”专家座谈会上,任正非如是说。

其实不只是华为一家企业,国产半导体企业才是冰山下面的部分,无论是芯片设计还是芯片制造,我们的产业都在快速发展,增速惊人。不只在消费类电子领域,还有汽车、工业等领域,芯片都在突破。

芯片除了CPU,还有DSP、FPGA、存储器。值得注意的是FPGA(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现场可编程门阵列),它可以使硬件设计工程师能够根据他们的要求对定制的数字逻辑进行编程。美国在这方面有绝对优势,但我们国产的FPGA也已经在产业化的路上了。巨额资金和大量优秀工程师的持续投入,软硬皆备,可以说在芯片全产业上,我们是美国最大、也是唯一的挑战者。

有战略眼光和国际视野,才能先知先觉、及时响应。

现在,华为和其产业伙伴已经解决了14纳米以上的EDA工具的国产化问题,这意味着什么呢?华为轮值董事长徐直军说得很明白:

解决14纳米以上EDA工具的国产化,对我们各个业务并不意味着什么,只意味着在中国,未来任何芯片设计公司可以用国产化的EDA工具来设计芯片。

他还表示中国的半导体产业界也不能、也不会坐以待毙,肯定会自救、自立、自强。

自主可控是刚需,安全是重中之重,国产替代任重道远。这需要具备超前战略眼光和国际视野的企业家抓住机遇,顺势而为,把事业融入到更宏大的时代主题中,这样才能像华为一样取得巨大的成就。

多年前,任正非给了何庭波两万人,每年数亿美元的研发投入,“一定要站立起来”。这就是华为自2012年就开始的“备胎计划”,做任何事情,都要早有准备才行。任正非还有段话值得我们学习:“美国把芯片看得很重,欧洲也会把芯片看得很重、日本也会把芯片看得很重,就像房地产一样,世界将来会是芯片过剩的时代……”这其实是一种方向的指引。

我们每个人都在历史的进程中,崛起必然是产业崛起。英特尔是PC时代的霸主,但在AI时代,引领潮流的科技王者一定会是在中国。

0 阅读:3

老方说老方说

简介:互联网创业者,喜欢分享一切有价值的人和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