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俄乌战争两极化的未来
2022年2月24日,俄罗斯以“特别军事行动”之名发动的对乌克兰的全面进攻,成为欧洲自二战以来规模最大的军事冲突。短短几个月内,战争的火焰不仅燃遍了乌克兰的土地,也迅速蔓延至国际政治、经济和外交的方方面面,整个世界被拉入了一场地缘政治的深渊。虽然名义上,这场战争是围绕俄罗斯和乌克兰两国之间的领土争端展开,但实际上,它被广泛视为俄罗斯与西方世界的直接较量,各方势力在这个动荡的战场上表演着各自的戏码。
美国和北约将乌克兰视为遏制俄罗斯扩张的重要前哨。从战争初期,北约便以“援助乌克兰对抗侵略”的旗号向其提供大量武器、军事物资和情报支持。美国单方面对俄罗斯实施了前所未有的经济制裁,冻结其外汇储备、封锁其能源出口,同时通过舆论攻势和外交孤立加剧俄罗斯的内部与外部压力。而欧洲,在能源依赖与安全威胁的双重困境中被迫选边站队,一边寻求减少对俄罗斯能源的依赖,一边向乌克兰提供军事和经济援助。

另一方面,俄罗斯也不甘示弱,它试图通过战争证明其作为世界大国的地位不可撼动。普京政府在战场上强化军事行动的同时,也不断巩固内部权威,整合国内资源,利用民族主义情绪提升士气,强化俄罗百姓对外界“敌对环境”的认知。这一切行动的代价是俄经济在国际制裁下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同时俄军在战场上的持续投入也耗费了大量资源,内部不满情绪隐隐浮现。
如果俄罗斯赢得战争,“后冷战时代”的国际秩序将被全面改写;如果乌克兰成功抵御入侵,各种围绕俄罗斯的民族运动可能会导致俄境内和周边更多的动荡和分裂。战争的结局无论如何,都将使地缘冲突从俄乌之间扩展到更广的版图,一些与俄乌紧密相关的国家和地区可能会因此危机加剧,甚至在国际政治版图上彻底消失。

俄罗斯胜利后乌克兰的前景
如果俄罗斯在这场持久的战争中取得胜利,乌克兰的命运将几近黯淡。实际上,早在战争打响之前,俄国内的民族主义势力就已经呼吁“收回乌克兰”以振兴曾经的大俄罗斯帝国。在这些极端势力眼中,乌克兰并不是一个独立的国家,而是“东斯拉夫统一体”的一部分。俄罗斯民族主义者的蓝图甚至包括将整个乌克兰划归俄罗斯,让所有乌克兰的东斯拉夫人重新“归队”。
如果俄罗斯在战争中实现既定的目标,例如巩固对上述四州以及克里米亚的控制,乌克兰将不得不面临领土的大规模割裂。在这种情况下,一个失去工业中心、农业大区和黑海沿岸的乌克兰将经济崩溃,其主权和独立地位的意义也将极大削弱。而俄罗斯则可能通过进一步支持亲俄势力,将乌克兰残存的地区变为“缓冲国家”,从而完全剥夺其政治独立性。

战争对乌克兰所带来的破坏,不仅仅体现在地图边界的改变或直接的军事伤亡上,还包括社会、经济和人口的严重破坏。据统计,俄乌战争爆发后,乌克兰的GDP一度萎缩超过30%,而成千上万的乌克兰家庭因战火离散,人口流失问题难以估量。此外,俄罗斯意在通过战争逐步弱化乌克兰的民族认同,例如实施全面的“非乌克兰化”,禁止当地语言和文化的传播。这些行动将进一步削弱战后乌克兰在复兴之路上的信心与能力。
芬兰的地缘危机
作为欧洲北部的一个中等规模国家,芬兰在国际政治舞台上一直以中立和独立的姿态自处。2022年5月,在战争风云笼罩整个欧洲之际,芬兰宣布正式申请加入北约,成为北约东扩历史中一个重要而敏感的事件。

长期以来,芬兰作为距离俄罗斯西北边疆最近的国家之一,与俄罗斯有着漫长的历史纠葛。从20世纪初的独立战争到二战期间的苏芬战争,芬兰始终在大国势力之间左右摆动。特别是二战之后,芬兰采取了相对中立的政策,通过与苏联签订《苏芬友好合作互助条约》,既避免了被卷入华约体系,又避免完全倒向西方。这种中立被认为更多是无奈之举,因为与它共享1300公里边境线的俄罗斯(苏联)对芬兰的军事战略有着直接影响力。
如果俄罗斯最终赢得俄乌战争,乌克兰的战败可能极大提振其在东欧与北欧的信心。俄罗斯将有可能腾出手来重新审视北方邻国芬兰的位置,并把其作为下一次对抗西方的重点。虽然芬兰早已不是1940年代那个资源匮乏、军事力量脆弱的国家,但即使是在今日,其独立防御能力与俄罗斯巨大的军事机器相比仍显薄弱。俄罗斯的“胜利之师”如果再度集结,极可能对芬兰施压,迫使其在核武威慑和军事威胁前重新考虑与俄罗斯的关系。

乌克兰胜利的反扑:白俄罗斯的命运
若乌克兰成功逆转战局,并将俄罗斯的军队驱逐出其国土,这一结果无疑将成为对俄罗斯及其联盟体系的毁灭性冲击。在俄罗斯的盟友之中,白俄罗斯的处境无疑是最为危险的。
作为东欧地区最亲近俄罗斯的盟友,白俄罗斯一直是俄罗斯在欧洲东部的“桥头堡”。苏联解体后,白俄罗斯通过一系列的经济、军事和能源协议,逐步深度捆绑于俄罗斯体系。尤其是卢卡申科自1994年上台之后,为了巩固政权,他在国际舞台上选择全力站队俄罗斯,将白俄罗斯打造成俄延续东欧影响力的最重要基础。2022年俄乌战争期间,白俄罗斯不仅为俄军提供了后勤、物资支持,还允许俄军在其境内直接发起对乌克兰首都基辅的进攻。

乌克兰一旦成功,在政治道义和地缘战略上都极有可能对白俄罗斯形成反扑。首先,乌克兰对卢卡申科政权的敌意极为深刻。在战争中,白俄罗斯被视为俄罗斯发起侵略的同谋,加上卢卡申科长期对反对派的压制,使得白俄罗斯一旦失去俄罗斯的支撑,将面临内外双重压力。
事实上,白俄罗斯的内部危机早已显现。2020年总统大选后,由于大规模选举舞弊和政治镇压,白俄罗斯国内爆发了持续数月的大规模抗议活动。成千上万的民众走上街头,要求卢卡申科下台。尽管在俄罗斯的强力支持下,这波抗议最终被镇压,但政权的不稳已然是一个明显信号。

德左:俄罗斯边缘保护伞的失落
位于摩尔多瓦境内的德涅斯特河沿岸摩尔达维亚共和国(简称德左),是一片狭长区域,也是欧洲最为复杂且少有人知的未被广泛承认的分裂地区之一。自1992年短暂但激烈的摩德战争结束以来,德左事实上脱离了摩尔多瓦的直接统治,建立了一个亲俄的“独立政府”。尽管国际社会没有一个国家承认其国家地位,但德左却在俄罗斯的庇护下维持着与摩尔多瓦的对立局面,成为俄罗斯在东欧地区的重要支撑点。
德左地区不到5000平方公里,人口也不足50万,但对于俄罗斯而言,其地缘战略意义不容忽视。从冷战结束到今天,德左以其得天独厚的位置,为俄罗斯维护在东欧的军事存在提供了一个可靠的桥头堡。俄军的第14集团军常年驻扎在这里,名为“维和部队”,实为维持德左与摩尔多瓦的分裂状态,同时震慑摩尔多瓦以及与之同族的罗马尼亚靠近西方。

由于乌克兰战线急需大量兵力支持,俄军在2022年后撤离了一部分驻扎在德左的部队,将其调往战场进行作战支援。战争的消耗还进一步削弱了俄罗斯向德左提供经济和物资援助的能力。与此同时,乌克兰与摩尔多瓦的关系因共同面对俄罗斯的威胁而得到强化,这为德左蒙上了一层阴影。
如果乌克兰在战争中取得胜利,那么俄罗斯在东欧地区的影响力注定将大幅下降。届时,摩尔多瓦可能会借机采取行动,尝试彻底结束德左的分裂状态。摩尔多瓦与罗马尼亚同族同文,有强烈的历史纽带和政治诉求。而近年来,摩尔多瓦亲西方政府的崛起也让该国始终希望整合这一分裂地区,以实现国家统一和向欧洲一体化靠拢。

利比亚国民议会政权的孤立
在地中海彼岸的北非,利比亚多年来一直是全球权力博弈的一个焦点。2011年卡扎菲政权倒台后,利比亚陷入了持续的内战,现已形成东西对峙的局面。东部城市班加西的利比亚国民议会政权由哈利法·哈夫塔尔将军领导,而西部首都的黎波里则由联合国承认的民族团结政府控制。作为利比亚东部实际控制者,哈夫塔尔的国民议会政权极大地依赖外部盟友——其中,俄罗斯无疑是最关键的支持者之一。
俄罗斯介入利比亚冲突始于2016年,不同于直接派遣国家军队,俄罗斯主要通过雇佣兵组织瓦格纳集团为哈夫塔尔提供支持。从武器装备到直接参战,瓦格纳的介入使得哈夫塔尔在2019年的的黎波里攻势中表现出强大的攻势能力。作为回报,哈夫塔尔向俄罗斯提供了在利比亚的战略支点,例如向俄方开放重要的朱夫拉空军基地,并与叙利亚的阿萨德政权开展协同合作。

如果俄乌战争以俄方失败告终,那么俄罗斯国内经济和军事资源将出现根本性危机,其海外行动能力也会受到严重削弱。在这样的情况下,俄罗斯很可能无力再继续为哈夫塔尔提供武器、资金和瓦格纳部队的支持。失去了这一核心支柱,哈夫塔尔的国民议会政权将面临巨大的危机。
更为糟糕的是,利比亚本就处于动荡的多方势力对抗格局之中。哈夫塔尔所领导的东部阵营因依赖俄罗斯而可能在其孤立后陷入资源短缺的困境。与此同时,其对手的民族团结政府在土耳其的支持下逐渐壮大,这种力量的此消彼长使得东部政权的存续岌岌可危。随着平衡被打破,利比亚东部地区可能重新陷入无序的武装争斗和内乱,导致国家进一步分崩离析。
参考资料:[1]宋黎磊,常晨.俄乌冲突下中东欧成员国在欧盟内的角色变化及影响[J].俄罗斯学刊,2024,14(2):57-80

征程
俄乌战争一结束就是丹麦的末日,格陵兰岛注定要离开丹麦
用户10xxx93
现美俄有机会和条件玩三国同时也有玩新互不条约的可能性,我们做好准备了吗?
2师兄裤里
加拿大鹅第一个没[笑着哭][笑着哭]
用户10xxx93
现美俄有机会和条件玩三国同时也有玩新互不条约的可能性。我们做好准备了吗,临听故事或事故
马里乌波尔大鱼 回复 02-20 23:42
反正支持普京大帝就对了
那一刻,海阔天空
基于一点:如果乌克兰胜利
七蝉
想多了吧,俄罗斯能输吗?